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050)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5
相关作者:杨敏生王进茂王连荣张军黄大庄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北方学院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抗虫
  • 5篇杨树
  • 5篇基因
  • 4篇毒蛋白
  • 4篇转基因杨
  • 4篇转基因杨树
  • 4篇抗虫性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微生物
  • 2篇抗虫基因
  • 2篇BT毒蛋白
  • 1篇幼虫
  • 1篇幼虫生长
  • 1篇幼虫生长发育
  • 1篇中肠
  • 1篇三倍体毛白杨
  • 1篇桑天牛
  • 1篇双抗虫基因
  • 1篇天牛

机构

  • 9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木兰围场国有...

作者

  • 6篇杨敏生
  • 4篇王进茂
  • 4篇王连荣
  • 3篇张军
  • 2篇牛小云
  • 2篇黄大庄
  • 2篇甄志先
  • 2篇张益文
  • 2篇籍新波
  • 1篇魏晓鹏
  • 1篇梁海永
  • 1篇田亚坤
  • 1篇张二亮
  • 1篇李立
  • 1篇缪丽萍
  • 1篇张千千

传媒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林业科学
  • 1篇河北林果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蚕业科学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转基因杨树中农杆菌残存状况分析
2009年
以转发根农杆菌741杨为材料,在继代和移栽过程中对其残存农杆菌进行追踪检测。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附加头孢噻钨纳300 mg/L可将农杆菌基本抑制;随着转化植株在含抗生素培养基中继代时间的延长,残存农杆菌的数量和活性逐步下降,在继代18个月后,无法培养出目的菌落,但转化植株一旦脱离抗生素环境,农杆菌数量和活性又将得到恢复;残存农杆菌主要分布于植株体表和茎中,且影响组培苗PCR检测结果;将转化株系组培苗移栽到花盆半月和田间6个月后,植株体表、体内均未检测到目的农杆菌,但在室内培养半个月后2个株系根际土壤中检测到目的菌落。
缪丽萍张千千张军杨敏生王连荣
关键词:转基因杨树农杆菌
转抗虫基因杨树对土壤微生物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以4年生转双抗虫基因741杨试验林为对象,研究了土壤中Bt毒蛋白的分布,及其在生长季节中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林土壤中发现了毒蛋白的存在,在转基因植株根围含量最高,距根系越远,含量逐渐降低。其毒蛋白分布趋势是根组织>根际土壤>根围土壤>地表土,其浓度一般呈10倍的等级降低,在非转基因对照植株根系周围未检测到毒蛋白存在。转基因741杨试验林中,根际、根表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存在季节变化模式,春季开始,数量逐渐增加,6、7月份数量最多,以后又逐渐下降。转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之间不同时期根际和根表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存在一定差异,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试验证明,转基因741杨在砂质土壤中Bt毒蛋白的分布与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无明显关系,具有生态安全性。
甄志先王进茂杨敏生
关键词:土壤BT毒蛋白微生物
转Btcry3A抗虫基因杨树中毒蛋白的时空表达被引量:12
2011年
转Btcry3A基因741杨(Populus×aldatomentosacl.741)目前已进入中间试验林阶段,近几年来一些学者对转Btcry3A基因741杨不同株系的抗虫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和野外测定,研究了转Bt基因741杨对目标害虫产卵、生长发育及致死率的影响(甄志先等,2007;王彦平等,2008;王永芳等,2002)。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不同株系对目标害虫表现出一定抗性。
牛小云黄大庄杨敏生李晓芬付新爽
关键词:转基因杨树抗虫基因毒蛋白
转基因杨树中外源Bt基因mRNA及其蛋白运输被引量:8
2010年
以741杨和转Btcry1Ac基因741杨抗虫株系Pb29互为接穗和砧木进行嫁接,利用RT-PCR和ELSA技术对Bt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是否在砧木与接穗间运输进行研究。RT-PCR检测结果表明:以741杨为接穗或砧木的嫩枝和嫩叶中均未检测到Bt基因的mRNA,说明Bt基因的mRNA没有在砧木与接穗间进行运输。ELISA检测发现,各嫁接处理的741杨砧木和接穗的叶片、韧皮部、木质部和髓中均检测出Bt毒蛋白的存在,证明Bt毒蛋白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在砧木和接穗间进行运输。用各嫁接处理接穗叶片在室内喂饲杨扇舟蛾幼虫,发现嫁接转基因杨树的非转基因杨可提高对杨扇舟蛾幼虫的致死率,延长发育历期,表现出一定的抗虫性。
王连荣杨敏生
关键词:嫁接抗虫性
转基因741杨对美国白蛾幼虫生长发育及其中肠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研究转基因741杨对美国白蛾抗虫稳定性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转基因741杨Pb29、Pb17两个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各龄幼虫死亡率、各龄虫体重、排粪量。试虫取食转基因741杨2周后,测定其中肠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转抗虫基因杨树饲养的美国白蛾幼虫死亡率均高于CK 5.34%,高抗Pb29饲养的幼虫死亡率为93.84%,中抗Pb17的为50.01%;存活幼虫发育不正常,发育历期明显延迟,体重增加速率和排粪量均显著降低,高抗Pb29和中抗Pb17饲养的虫体重增长率分别为CK的3.8%和36%,排粪量分别比CK少0.585 7g和0.310 5g;取食转基因无性系的幼虫中肠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Pb29对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7.93%和96.38%,Pb17的抑制率分别为36.31%和21.14%。因此,转基因741杨树对美国白蛾幼虫中肠酶的抑制作用与对其生长发育的阻滞有良好的相关性,转基因741杨无性系对美国白蛾幼虫仍具有稳定抗性。
田亚坤刘全超甄志先
关键词:转基因741杨美国白蛾抗虫性
Study on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Bt Toxic Protein Expression in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Cotton and Its Degradation in Soil被引量:1
2012年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Bt toxic protein expression in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cotton and its degradation in soil. [Method] Btcry1Ac toxic protein expression in roots, stems and leaves of transgenic cotton Guoshen GK45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the annual average content of BtCry1Ac toxin protein in the topsoil, rhizosphere soil and following cotton-growing area were explor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d assay (ELISA). [Result] The content of exogenous BtCry1Ac toxin protein decreased during the growth process of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cotton; to be specific, the content of BtCry1Ac toxin protein in cotton stems and leaves decreased more slowly and always maintained a high level, while that in roots decreased rapidly and reached a minimum level to the following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age. BtCry1Ac toxin protein was detected in topsoil of both non-transgenic and transgenic cotton-growing areas, and the content of BtCry1Ac toxin protein increased in topsoil of following cotton-growing area, which was very low in rhizosphere soil. [Conclusion] Determination of Btcry1Ac toxic protein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cultiv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nd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soil ecosystem.
张益文王连荣张连成张军籍新波王进茂
关键词:TRANSGENICBTCOTTONTOXINPROTEINMICROORGANISM
转BtCry3A基因杨树6个株系体内毒蛋白表达及对桑天牛的抗性鉴定被引量:7
2011年
为鉴定、筛选转BtCry3A基因抗虫杨树741杨对桑天牛有较强抗性的株系,选择741杨试验林中的6个转基因株系,检测外源基因整合的稳定性、可溶性蛋白和毒蛋白的表达量以及抗虫性等,并对6个转基因株系的抗虫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6个转基因株系基因组中整合稳定,各株系的木质部在整个生长季节均检测到毒蛋白表达,且呈现一定的时间序列规律,均在8-9月份达到高峰期,10月份开始急剧下降,但表达量有差异,其中CC84株系的表达量在7-9月份都明显高于其它株系;6个株系对桑天牛成虫产卵和幼虫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抗性,其中CC84株系对桑天牛幼虫的致死率达到50%,并表现出较稳定的抗虫性。根据检测鉴定结果初步认为,741杨转基因株系CC84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牛小云黄大庄杨敏生魏晓鹏李晓芬付新爽
关键词:转基因杨树毒蛋白抗虫性桑天牛
转双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抗虫性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对经过6年田间栽植的转双抗虫基因(Bt cry1Ac和API)三倍体毛白杨部分系号再次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在杨树基因组中稳定存在。同时以成树转基因系号叶片对杨扇舟蛾(Lymantria disparL.)和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幼虫进行室内饲虫试验,并对幼虫致死率及树木生长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9个转基因系号,对两种昆虫均表现出抗虫性,分别有63.15%和31.58%的系号对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表现出高抗性(校正致死率超过80%),且不同系号对两种昆虫抗性大小是一致的,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不同转基因系号对两种昆虫致死率与幼树相比均已明显下降;转基因明显抑制存活幼虫生长发育,且以不同系号所饲养幼虫的发育存在显著差异;转基因系号对幼虫致死率与其生长情况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表明外源基因转入时对生长没有产生影响。
李立杨敏生梁海永王进茂张二亮
关键词:三倍体毛白杨外源基因抗虫性
转基因抗虫棉Bt毒蛋白含量时空变化及土壤降解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转基因抗虫棉Bt毒蛋白含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土壤降解。[方法]采用ELISA法(酶链免疫法)研究和分析了转Bt-cry1Ac基因抗虫棉的根、茎和叶片组织在不同发育时期毒蛋白的含量变化及转Bt基因抗虫棉(GK45)和非转基因棉花(新陆早36号)在根际土壤、表层土壤和后茬种植区土壤中Btcry1Ac毒蛋白的年平均含量变化。[结果]BtCry1Ac毒蛋白含量在抗虫棉生长过程中均呈动态下降趋势,而根中下降的速率最快,茎和叶片次之;棉花种植区土壤表层中均检测到Btcry1Ac毒蛋白,且后茬种植区中表层毒蛋白的含量增加,而根际土中含量极低。[结论]Btcry1Ac毒蛋白的含量检测为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风险评价及转基因作物的土壤生态系统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益文王连荣张连成张军籍新波王进茂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BT毒蛋白土壤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