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8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8110) 作品数:16 被引量:94 H指数:7 相关作者: 李雨润 袁晓铭 张中乐 魏星 孙伟民 更多>> 相关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天文地球 交通运输工程 矿业工程 更多>>
基于API规范的液化土层桩基p-y曲线修正计算公式 被引量:14 2010年 基于小型振动台拟静力试验和往返动荷载试验,将得到的静力p-y曲线及滞回曲线与基于静力方法提出的API规范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了采用目前API规范中的折减系数方法进行液化土层中桩基横向承载力计算时与实际不符并导致工程设计无法接受的原因。进行四种不同相对密度可液化土中大型振动台桩?土?承台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试验,考虑到API规范方法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性和可接受性,在不改变其基本模式前提下,提出其中土体初始模量和极限土阻力两个修正参数,以地震波输入下的振动台试验对构建的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较为吻合。 李雨润 袁晓铭 李帆关键词:桩基础 P-Y曲线 液化土层 水平振动荷载作用下桩基动力特性 被引量:7 2015年 根据波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和无限平面内圆孔辐射应力混合边值问题的计算理论,利用傅里叶展开法,求解出在水平简谐荷载作用下,考虑桩与周围土体部分脱开的物理现象时桩周土的动刚度和动阻尼。之后将其应用到Novak的无限薄层理论中,得到了在水平简谐荷载作用下单桩的动刚度、动阻尼以及桩的水平振动幅值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分析可知,在水平振动荷载作用下,桩的水平动刚度较小,水平位移起主导作用;考虑了桩与周围土体局部分离的物理现象后,计算出的桩顶水平振动幅值和频率比较稳定,其结果更接近于试验值;计算时,土体的剪切模量采用由静态试验法测得的桩顶土剪切模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更接近。 韩红霞 崔武文 李雨润关键词:动力特性 剪切模量 土体弱化等级及其与地震动关联性初探 2013年 本文采用统一观点,以地震下土体剪应变衰减为出发点,对土体弱化程度进行整体等级划分,采用简化理论模型,初步研究了土体不同弱化程度与地震动特征相对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土体的弱化程度可划分为低弱化、中等弱化、强弱化和流动破坏(液化)四个等级,土体低弱化和中等弱化状态下地表加速度的高频成分占优,而土体在强弱化和液化状态下地表加速度长周期成分显著占优;与未弱化相比,低弱化PGA变化很小,中等和强弱化的PGA增大,且强弱化下增大显著,而液化下PGA变化则不定;与未弱化相比,土层弱化下低频放大和高频滤波作用同时存在,但二者比例关系则依土体弱化程度和输入波而定;中等弱化下低频放大和高频滤波效应大略相同,强弱化低频放大作用大于高频滤波作用,而液化下对低频丰富输入波低频放大则十分显著;相对未弱化,土体弱化对高频滤波和低频放大比例关系的影响与对PGA放大效应的影响趋势一致。 陈龙伟 袁晓铭 李雨润关键词:地震动 基于实验教学启发的水力学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入手,根据水力学课程的特点,在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既有的实验设备的前提下,结合近几年对给排水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经验,合理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将水力学实验分为教学演示型和综合性实验两大类内容,并综合采用以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加入水力学相关知识的视频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分章节定期进行课堂测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李雨润 张静娟 肖成志 王朋 李静关键词:水力学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两种饱和土中桩基侧向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对于饱和砂砾土液化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与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台面波形,对饱和砂土和砂砾土侧向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试验成果为基础,对桩基在饱和砂土与砂砾土两种不同液化土中侧向动力响应特性的异同也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饱和砂砾土具有与饱和砂土类似的液化现象和特点,随着振动输入,饱和砂土孔压先逐渐升高然后又逐渐降低至低水平,而饱和砂砾土在初期迅速升高,而随后的残余孔压没有明显减低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至振动结束;饱和砂土土表加速度衰减速度要明显快于饱和砂砾土,在降低时刻上饱和砂砾土明显滞后于饱和砂土,说明饱和砂砾土较饱和砂土具有较强的抗液化能力;正弦波输入下饱和砂土中承台加速度随着孔压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又缓慢升高,而饱和砂砾土中承台加速度仅经历了先升后降的简单过程,饱和砂土中桩头加速度在振动初期的放大倍数要低于砂砾土,而在振动输入后期,饱和砂土桩头加速度要比饱和砂砾土中放大效果明显,承台位移响应时程则表现出极为相似的规律,地震波输入下的反应与正弦波略有不同。 李雨润 罗祥 张中乐 袁晓铭关键词:饱和砂土 液化 孔隙水压力 桩基 土-隧道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中传感器位置的优选 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有限元-无限元耦合分析模型,对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地震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地震动输入条件下地基-盾构隧道体系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动应变规律,根据土-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因素及特点提出了传感器的布置原则,明确了振动台试验中隧道结构的观测面位置及测点处的主要观测指标。结果表明:地基土对地震波的传播具有高频过滤、低频放大作用,地基中的加速度放大系数与埋深和加载波形有关;隧道结构动应力反应在与拱顶、拱底成30°圆心角附近达到最大,是应变量测的重点位置;结构不同高度处的加速度反应和接触土压力不同,沿结构高度布置传感器可量测各点动力差异及变化规律;观测面距离结构端部0.26D(D为结构宽度)处的端部效应可达13.58%,约为观测面距结构端部1D处的3倍,在选择主、辅观测面时应尽量远离结构端部1D。提出的量测方案为开展地铁盾构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数据采集提供了保证,亦可为其他地下结构模型试验测点布置提供参考。 王建宁 窦远明 魏明 朱旭曦 段志慧 田贵州关键词:盾构隧道 模型试验 传感器 液化土-桩-承台结构横向动力响应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2012年 总结了地震作用下桩基震害现象以及液化土-桩-承台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分析了液化土中桩基横向动力响应的研究方法,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李雨润 魏星 梁艳 袁晓铭关键词:动力相互作用 分析方法 基于OpenSees PL液化土中桩基横向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强震作用下的桩基础动力响应特性一直是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液化土中桩基振动台试验和Biot固结理论中的u-p形式公式,采用有限元软件Open Sees PL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正弦波输入下,干砂试验单桩台面、承台加速度和位移时程与模拟台面、承台加速度和位移时程从形式和数值大小上均相差不大;液化砂土试验单桩承台加速度幅值和位移与模拟承台加速度幅值和位移略有差别,但试验台面加速度和位移幅值与模拟台面加速度和位移幅值比较接近。El Centro地震波输入下也可以得到相近结论。 李雨润 孙伟民 梁艳关键词:OPENSEES PL 振动台试验 液化土 三维有限元模型 数值模拟分析 FBG传感系统在桩基侧向动力响应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液化土体中桩基侧向动力响应一直是目前岩土工程界和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振动台实验,首次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技术应用到液化土体桩基侧向动力响应分析方法中。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BG传感系统可以测得桩身侧向动力响应,与传统电阻式应变片法相比简洁方便;FBG测量土体位移同样有效可行,可代替以往加速度积分求解土体位移;后处理得到的桩基侧向动力p-y滞回曲线能更好地反映桩土之间真实的动力本构关系,并与干砂动力p-y曲线相比,探讨两种不同场地条件下桩基侧向动力响应机制与p-y曲线的发展变化模式,为以后液化土中桩基侧向动力响应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雨润 张中乐 魏星 袁晓铭关键词:桩基 液化土 振动台试验 对称四斜桩侧向动力响应及P-Y曲线规律试验研究 桩基础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港口、桥梁、输油输电塔线路以及海上作业采油平台等工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提到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然而,“一带一路”沿线重大港口发展路径恰好散落分布在主要地震带上... 邹泽关键词:饱和砂土 振动台试验 P-Y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