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7216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72169)
- 作品数:4 被引量:89H指数:4
- 相关作者:胡圣标程本合王社教赵文智汪集旸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渤海海域盆地热历史及油气资源潜力被引量:29
- 2000年
- 利用大地热流测量,磷灰石裂变径迹及镜质体反射率数据对浸海海域盆地进行了盆地热中恢复,结果表明,盆地现今热流值为50-75mW/m^2,背景热流值为63.6mW/m^2,而早第三纪沙河街组和东营组沉积时期(50-25Ma)古热流值达65-90mW/m^2,构造沉降史分析显示,盆地经历了早期(50-25Ma)裂谷阶段和后期(25Ma至今)热沉降阶段,其中裂谷阶段包含了两个理解谷亚旋回,热沉降阶段叠加了12Ma以来由地幔拆沉及岩石圈冷却诱发的快速均衡沉降,渤海海域盆地较低的现今大地热流值和较高的古热流值,以及典型的裂谷型构造沉降样式等支持了渤海海域盆地为板内裂谷盆地的大地构造属性,地层有机质热演化和烃源层生烃状态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海域盆地存在形成大气田的地热条件。
- 胡圣标罗毓晖等
- 关键词:热历史油气资源潜力构造-热演化有机质热演化
- 济阳坳陷沾化东区块现今地温场及热历史
- 根据区内钻井测温和镜质体反射率R资料,在该区现今地温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岩石圈和盆地尺度相结合的多期热演化模型对该区的热史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1)现今地温梯度为35.8℃/km.孤岛及垦东地区地温梯度较高,大于37℃...
- 程本合徐亮项希勇穆星
- 关键词:地温场大地热流热史模拟
- 文献传递
- 济阳坳陷沾化东区块现今地温场及热历史被引量:23
- 2001年
- 根据区内钻井测温和镜质体反射率RO 资料 ,在该区现今地温场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岩石圈和盆地尺度相结合的多期热演化模型对该区的热史进行了恢复 .结果表明 :( 1 )现今地温梯度为 35.8℃ /km .孤岛及垦东地区地温梯度较高 ,大于 37℃ /km .( 2 )古新世早期的大地热流值为 83.6mW /m2 ,相当于现代活动裂谷的热流值 .自古新世以来 ,盆地有逐步变冷的趋势 ,中间有二次回升 ,但回升的幅度逐渐变小 .现今大地热流值为 63mW/m2 ,接近全球大地热流的平均值 .( 3)该区主力烃源岩经历了持续的受热过程 ,现今仍处于“生油窗口”内 ,在深度上具有较大的油气赋存空间 ,热演化背景对油气生成有利 .上述模拟结果可以用渤海湾盆地的裂谷演化模式进行较好的解释 ,并对胜利油田沾化凹陷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 程本合徐亮项希勇穆星
- 关键词:地温场大地热流热史模拟烃源岩
- 准噶尔盆地大地热流被引量:36
- 2000年
- 根据117口钻井的测温数据和119块岩石样品热导率测试结果,计算了新疆准噶尔盆地首批35个大地热流数据。该盆地地温梯度变化于11.6 ̄26.5°C/km,岩石热导率变化较大(0.17 ̄3.6W/mK)。热流值变化范围为23.4 ̄53.7mW/m^2,平均值为(42.3±7.7)mW/m^2。热流分布的格局表现为隆起区较高。坳陷区较低。控制热流高低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盆地的类型、基底的构造形态。
- 王社教胡圣标李铁军汪集旸赵文智
- 关键词:大地热流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
- 超压盆地热演化及其对油气勘探潜力的影响——以南海北部陆缘盆地为例被引量:6
- 2009年
- 在南海北部陆缘盆地中,油气田分布与现今地温异常区有密切关系,该现象通常与油气藏形成过程中地下热流体活动及油气层的隔热作用有关。沉积盆地的热演化对生烃窗口的深度范围有较大影响;超压作用对镜质体的演化有抑制作用,在用EasyRo法计算镜质体反射率及热史恢复时应考虑超压作用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模拟计算表明超压抑制作用增加了生烃窗口的存在深度,扩大了油气勘探的范围。
- 程本合
- 关键词:热演化油气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