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GJHZ200808)

作品数:3 被引量:71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瑞玉肖宁廖玉麟徐凤山张均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中国海
  • 1篇多样性
  • 1篇软体动物
  • 1篇生境
  • 1篇生态习性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双壳
  • 1篇双壳类
  • 1篇双壳类软体动...
  • 1篇区系
  • 1篇区系特点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习性
  • 1篇壳类
  • 1篇棘皮动物
  • 1篇海洋生物
  • 1篇海洋生物多样...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篇张均龙
  • 1篇徐凤山
  • 1篇廖玉麟
  • 1篇刘瑞玉
  • 1篇肖宁

传媒

  • 3篇生物多样性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海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11年
中国海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1950年成立后开始大规模系统进行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迄今已有千篇论文和约200部专著出版。主要专著《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已出版47卷,其中27卷为海洋生物,5年计划编写中17卷;《中国动物志》"脊椎动物"鱼类11卷,哺乳类1卷;《中国海藻志》8卷,待出版4卷,编写中3卷。另外,《海洋科学集刊》已出版的50卷中有22卷是海洋生物的专刊;另有《西沙群岛生物考察专辑》6卷。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黄宗国,1994)集成国内外文献,记载物种20,278种(内有化石种及异名应除去)。2008年出版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刘瑞玉主编)记录22,629现生种,比1994年相同门类多5,118种,仅次于澳大利亚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主要进展是取得了中国海翔实可靠的物种鉴定、编目和分布数据。此外还参加了国际"物种2000"计划项目,交出的"中国生物名录"比2008年名录显著增多。全部物种正进行"世界海洋物种登录"(WoRMS),可供与世界不同海域和生境的种类多样性作比较研究。完成国家标准《海洋生物分类代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发布)的修订,纠正了种名和分类系统的错误,增补了物种,保证了作为国家标准的高水平,待付印。完成全国濒危物种评估,负责编写《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3、2卷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结果发现濒危物种显著增多。1997–2000年"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环境资源调查"的结果进一步显示陆架海域生物多样性和主要资源衰退,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中国参加了国际重大项目"海洋生物普查计划",进行了浮游动物普查,提交了中国国家汇总报告——中国海生物多样性研究,交PLoS ONE出版。全面加强了多样性和濒危种的保护,全国已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3个,特别保护区21�
刘瑞玉
关键词: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国海
中国海典型生境双壳类软体动物多样性特点被引量:12
2011年
中国海域广阔、海岸线绵长、环境复杂、包含的生境多样,对中国海典型生境中双壳类软体动物多样性的分析,可以反映中国海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区系特点。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贝类学家的报道,对不同典型生境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多样性特点、生活环境、生态习性进行了阐述,对不同海区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由于沿岸水、冷水团及黄海暖流的影响,黄海的区系组成最为复杂;受台湾暖流和黑潮暖流的影响,东海的多样性呈现出随纬度降低、离岸越远,暖水种增加且暖水性增强的特点;南海由于南部濒临赤道,北部属亚热带,存在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场等多种生境,其多样性最高。到目前为止,中国海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共记录有1,104种,分属于77科393属,其中渤海有68属87种,黄海121属175种,东海195属337种,南海的种类最多,297属822种。
徐凤山张均龙
关键词:软体动物双壳类生态习性生境
中国海棘皮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区系特点被引量:26
2011年
棘皮动物是大型底栖动物的重要类群和组成部分。本文从种类组成和区系分布类型两个方面分析了各海区棘皮动物的多样性特点,讨论了温度、海流和水团等海洋环境因素对棘皮动物分布的影响。目前中国海域棘皮动物已记录有591种,包括海百合纲44种,海星纲86种,海胆纲93种,海参纲147种,蛇尾纲221种。黄、渤海和东海、南海的种类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黄、渤海棘皮动物仅59种,东海200多种,南海约450种。呈现从北往南种数逐渐增多,暖水性也逐渐增强的分布特征。值得提出的是,黄海夏季冷水团的存在使黄海较深水域常年保持了显著较低的水温环境,以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 vadicola)和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等为优势种的冷水群落得以存在和发展,数量上占绝对优势;黄海区系属于北太平洋温带区系的一个次级生物地理单元。但是在这591种棘皮动物中,只有34种是居于北太平洋温带区域,仅占总种数的5.8%;557种是暖水种(约占94.2%),其中大多数种类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因此总体来说,中国海域棘皮动物区系暖水性成分占压倒性优势。
廖玉麟肖宁
关键词:棘皮动物多样性中国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