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电子制约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
- 作品数:23 被引量:49H指数:4
- 相关作者:姜秋喜刘月平潘继飞林震鹊李帅更多>>
- 相关机构:电子工程学院安徽省电子制约技术重点实验室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接收前端三级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 2009年
- 针对单片雷达接收机中对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要求,采用CMOS0.18m工艺设计了三级级联的镜像抑制低噪声放大器。通过在低噪声放大器中接入陷波滤波器,实现对镜像信号的衰减,从而减小了后端混频器电路的设计难度。在ADS中对放大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最大供电电压为5V、信号频段为3.0~3.2GHz时,中频输出225MHz,功率增益31dB,噪声系数(NF)0.5dB,输入输出1—dB点的功率分别为-19.5和11.5dBm,对镜像信号的抑制度达22dB。
- 林震鹊兰怀亮李帅
- 关键词:雷达接收机CMOS低噪声放大器陷波滤波器
- 实值离散Gabor变换窗函数的快速求解方法
- 2009年
- 为了有效地实现实值离散Gabor变换,给出了一种基于DHT的实值离散Gabor变换窗函数的快速求解方法。该方法利用Hartley函数的正交性将原求解窗函数的双正交条件式简化,将原求解方程组分解成若干独立的子方程组,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计算量,加快了求解速度。文中还给出了实验做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在计算时间方面的优越性。
- 徐沁陶亮
- 关键词:实值离散GABOR变换窗函数信号分析
- 基于FEKO的二维散射中心建模被引量:4
- 2011年
- 为了给雷达目标回波仿真以及目标识别提供真实可靠的模板,在建立目标CAD模型的基础上,利用FEKO物理光学和矩量法相结合的算法得到目标的二维散射数据,并在小角区范围内对其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建立了目标在该角区的二维散射中心模型。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建模方法准确有效地反映了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在回波仿真和目标识别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张智莫翠琼祝强
- 关键词:FEKO物理光学法
- 基于多抽样率滤波实现离散Gabor展开与变换的快速并行算法被引量:1
- 2011年
- Gabor变换在信号处理领域一直被认为是一十分有用的时频分析工具,却因Gabor变换算法的高计算复杂性而限制了其实时应用.本文基于多抽样率滤波原理,设计了分析和综合滤波器组分别用于实现离散Gabor变换与展开,从而提出了全新的离散Gabor展开与变换快速并行算法.所设计的分析和综合滤波器组中的每一并行通道具有一致的结构并能够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FFT)及其逆变换(IFFT)减小计算量.每一并行通道计算复杂性非常小,只取决于输入离散信号的长度及Gabor频率抽样点数,并且每一并行通道计算复杂性不会随Gabor变换过抽样率增加而增大.本文对所提出的并行算法的计算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并与目前主要的离散Gabor展开与变换并行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基于多抽样率滤波实现离散Gabor展开与变换的并行算法对实时信号处理十分有利.
- 陶亮顾涓涓
- 关键词:离散GABOR变换滤波器组
- 中频带通采样技术在数字接收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数字接收机在工程应用中的数据瓶颈问题,对中频带通采样技术进行了研究,讨论并计算了不同中频信号频率与中频带宽条件下的带通采样频率,分别在窄带中频数字接收机、宽带中频数字接收机两种典型情况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中频带通采样技术在降低采样频率的同时,不会导致信息量的丢失,能够较好地从带通采样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 毕大平潘继飞
- 关键词:数字接收机带通采样采样频率
- 基于Rayleigh目标的网络雷达布站研究
- 2010年
- 网络雷达实现了雷达与雷达对抗的一体化,是雷达系统与雷达对抗系统发展的新趋势。首先介绍了网络雷达MIMO模式布站研究的现状,探讨了收发站总数一定时的网络雷达配置问题,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对推动网络雷达布站问题研究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 刘月平姜秋喜孙志勇
- 关键词:网络雷达布站
- 目标特性对MIMO雷达检测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将更通用的Rician目标模型引入MIMO雷达,并根据检验统计量的特点将目标分成三类。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MIMO雷达对较小k值时的Rician目标,球形目标和Rayleigh目标的检测性能比较接近,对较大k值的Rician目标检测性能优于Rayleigh目标和球形目标,而且k值越大检测性能越好。仿真结果为MIMO雷达的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姜秋喜刘月平孙志勇刘文术
- 关键词:MIMO雷达
- 雷达PRI调制样式识别方法综述
- 2012年
- 文章在分析雷达PRI调制样式的产生和分类的基础上,概述了目前雷达PRI调制样式识别的各种方法,并将其分为了人工识别方法和自动识别方法两大类。基于自动识别方法的共同特点,提出了“特征向量法”的概念,指出了其优缺点,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 陈晟潘继飞孙正鑫杨标
- 关键词:自动识别
- 限制雷达PRI测量精度因素分析及仿真验证被引量:4
- 2009年
- 雷达对抗侦察接收机作为一种带宽有限系统,其对脉冲雷达信号存在传输失真。详细分析了脉冲前沿的失真情况,并且讨论了当脉冲幅度发生抖动以及信号被噪声污染的情况下,失真对雷达PRI测量精度带来的影响。针对3种情况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提出了进行高精度雷达PRI测量需要克服的几个难题。
- 潘继飞姜秋喜
- 关键词:脉冲重复间隔系统带宽
- 针对频率步进雷达的一种灵巧噪声干扰方法被引量:8
- 2010年
- 根据频率步进雷达信号处理的特点,提出一种灵巧噪声干扰方式,即将干扰机接收并储存的雷达发射信号与视频噪声相卷积,经放大后转发,以获得匹配处理增益。分析了频率步进雷达信号的时频特性,阐述了灵巧式噪声干扰的机理,进行了干扰效能分析。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灵巧噪声干扰能够有效干扰步进雷达信号,具有很高的干扰功率的利用率。
- 张智赵健李帅
- 关键词:频率步进信号脉冲压缩卷积灵巧噪声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