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1U2GGH000961-01)

作品数:10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许学斌黄峥金汇明史贤明阚飙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沙门菌
  • 6篇耐药
  • 5篇多重耐药
  • 3篇分子
  • 2篇低年龄组
  • 2篇血清型
  • 2篇伤寒沙门菌
  • 2篇年龄
  • 2篇年龄组
  • 1篇行为生态
  • 1篇行为生态学
  • 1篇血清型分布
  • 1篇养殖
  • 1篇致病
  • 1篇致泻
  • 1篇致泻性大肠埃...
  • 1篇人畜
  • 1篇人畜共患
  • 1篇伤寒
  • 1篇生态学

机构

  • 9篇上海市疾病预...
  • 6篇上海市长宁区...
  • 4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市宝山区...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上海市普陀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出入境检...
  • 2篇上海市静安区...
  • 2篇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黄浦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武汉市疾病预...
  • 1篇玉林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虹口区...

作者

  • 8篇许学斌
  • 6篇黄峥
  • 5篇金汇明
  • 4篇阚飙
  • 4篇史贤明
  • 3篇王传清
  • 3篇李勇
  • 3篇沈隽卿
  • 2篇冉陆
  • 2篇林玫
  • 2篇杨兴堂
  • 2篇王鸣柳
  • 2篇张建民
  • 2篇茅俭英
  • 2篇汤泓
  • 2篇曾玫
  • 2篇胡雪明
  • 2篇朱倩如
  • 2篇李晓虹
  • 2篇彭真真

传媒

  • 6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伯丁沙门菌在人和动物间的传播和风险评估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阿伯丁沙门菌(11:i:1,2)在全球范围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人群感染传播的现状和特征。方法追溯阿伯丁沙门菌自发现起至今有关人源和动物源中感染和风险暴露的文献报道,比较国外和国内的文献和案例报告的异同点。结果阿伯丁沙门菌在世界范围动物界广泛存在,能引起成人和幼儿等高危人群肠道或非肠道感染,其在国内的流行传播可能与不科学管理的养殖业有关。发达国家最终选择联合农业、食品和卫生部门开展食源性网络化监控非伤寒沙门菌的综合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结论阿伯丁沙门菌在全球动物界广泛存在,是食源性监测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动物源性的环境污染指标菌。其流行和食品加工、禽畜养殖和加工业、潜在的行为生态学传染病发病模式等相关。
黄峥陈智周晓瑛李晓虹许学斌
关键词:人畜共患风险评估
上海市蒙得维的亚沙门菌流行特征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蒙得维的亚沙门菌的耐药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基于上海市针对人群和食源、环境沙门菌的监测基线,分析蒙得维的亚腹泻和食源环境株的耐药表型和分子型特征。结果蒙得维的亚在本地区的人源和食源沙门菌型数据库中列第24位(32株)和32位(13株)。经实验室确诊的28例蒙得维的亚病例均符合食源性感染特征,易感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和20~60岁男性,城郊地区高发。人源和食源株均发现对三代头孢(头孢他啶)耐药株,近5年中食源株的多重耐药(MDR)明显增多,28.1%的人源株对环丙沙星处于耐药临界值,来自境外动物制品的蒙得维的亚菌株对抗生素多数敏感。32株人源和13株食源株的分型聚类提示存在优势克隆簇,包括3起经回顾性鉴别诊断的蒙得维的亚的成人暴发,其中2起为多重耐药(MDR-ACSSuT)的克隆暴发。MDR-ACSSuT的人源流行株与甲鱼株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同源性,与境外输入菌株间的耐药和分子型特征差异较大,2个不同克隆簇之间存在遗传进化关系。结论蒙得维的亚尚未在本地区成为优势种型,但其已通过贸易等方式不断输入国内,逐渐定殖于沿海地区的甲鱼养殖产业链和人群的消费食物链中,最终进化成稳定的MDR和非MDR克隆容易形成分散而隐蔽的食源性暴发。
李勇王春唐海丰王爱敏黄峥石维敏胡雪明顾宝柯曾玫史贤明阚飙许学斌
关键词:分子分型多重耐药
2010-2014年上海市宝山区沙门菌监测分析及能力评估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评估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基于实验室监测腹泻病例和食源性沙门菌的能力。方法 2010-2014年,遴选辖区内2家临床医院和固定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和自然水体等进行连续性主动监测和环境背景监测。分析沙门菌的年度流行曲线和菌型特征,回顾性评估监测系统中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的能力。结果 2010-2014年,监测病例和食源环境沙门菌阳性率为6.9%(269/3898)和5.3%(99/1885)。标本量最多的21~60岁组阳性率(6.2%,168/2714)显著低于标本量最少的〈12岁组(40.6%,39/96),确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1。食源带菌以猪肉最高(26.2%,44/168),其次为禽肉:鸡肉(7.8%,9/116)和鸭肉(14.3%,4/28)。人源的优势型依次为鼠伤寒、肠炎、婴儿、汤卜逊和山夫登堡沙门菌,食源菌型较人源更具多样性。人源菌株耐药特征稳定,对环丙沙星和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低,食源株的耐药率略高于人源,但有下降趋势。监测数据中2010年和2011年较其后的几年更能体现真实的沙门菌年度流行特征。结论上海市宝山区的沙门菌病例以青壮年居多,食源暴露以肉制品最高,流行曲线真实但存在偏倚,应加强监测过程的分段评估和质量控制。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食源性主动监测需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建议借助国家网络实验室平台集成暴发应对和分子分型的能力建设。
沈隽卿张月娟袁国平金凯茅俭英彭真真朱倩如杨兴堂许学斌
关键词:沙门菌
旺兹沃思沙门菌耐药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旺兹沃思沙门菌的耐药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基于上海市网络实验室连续性监测腹泻病例和环境食品的旺兹沃思沙门菌进行抗生素耐药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 2005-2012年上海市网络实验室诊断临床病例分离沙门菌4553株,居前10位的20个血清型均为A^F群,旺兹沃思沙门菌在少见的非A^F群中居首位,5岁以下和60岁以上人群普遍易感,偶见血流感染重症病例。确认食源环境沙门菌1805株,前10位血清型明显比人源更具多样性,旺兹沃思沙门菌亦在少见型中居首位,多源自牛蛙、甲鱼和淡、海水养殖鱼介类。旺兹沃思沙门菌的人源和非人源株间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GE分5个克隆族:克隆族A为多重耐药克隆,疑似暴发的2株12重耐药MDR-ACSSu T-SH009型菌株和1株6重耐药的SH009型甲鱼源菌株100%同源;克隆族B、D、E和C分别是成年人和低年龄组感染克隆,均对抗生素敏感。结论旺兹沃思沙门菌虽属相对少见菌型,近年病例数呈上升趋势。上海市近期分离的旺兹沃思沙门菌与牛蛙、甲鱼和淡、海水养殖鱼介类菌株存在高度相似性,建议对致病且多重耐药克隆加强监测,并预警餐饮机构在操作牛蛙和甲鱼时可能存在交叉污染或接触感染的暴露风险。
黄峥刘芸汤泓李颖石维敏张静李勇林征张岭金汇明王传清阚飙史贤明许学斌
关键词:低年龄组
上海市2012-2013年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监测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 基于临床医院开展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人群监测,探讨公共卫生实验室对临床实验室需求的直接技术指导的实践模式.方法 设立哨点医院,以标准化方法筛选和鉴定DEC菌型;构建DEC流行特征基线;对疑似暴发病例开展基于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2-2013年选择上海地区4家哨点医院检测7 204份腹泻标本确认的712例DEC感染病例,阳性率为9.9%.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感染351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感染292例;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感染32例;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EHEC)感染6例;DEC混合感染31例.EPEC感染以1~5岁儿童最多见,菌型均为aEPEC;ETEC流行峰值在8月,阳性率>20%,感染病例2012年聚集于1 ~ 28日龄和2013年的20 ~ 60岁人群(P<0.05),菌型以耐热肠毒素(ST)型最多(59.6%),其次为不耐热肠毒素(LT)型(27.8%)和ST/LT型(12.6%);2013年儿童感染EIEC病例明显增加(P<0.01);未监测到EHEC O157:H7,但确认2例EHEC O26:H11(eae-hlyA-stx1a)儿童病例;调查确认2012年上海地区15例新生儿ETEC聚集性感染病例与四川省自贡市新生儿病例属于同一克隆(STh-CS21-CFA/I-ClyA-EatA-ST2332-SHNL0005).结论 上海地区DEC型谱特征已发生改变,ETEC对新生儿院内感染和食源性感染性腹泻构成潜在暴发风险,需加强实验室主动监测.
汤泓李勇张平平郭家胤黄峥许浩侯琦王传清曾玫金汇明胡家瑜史贤明张建民阚飙熊衍文赵爱兰冉陆许学斌
关键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上海市宝山区2014年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及分子分型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非伤寒沙门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发热、腹泻,甚至败血症等症状,全球每年约有15万人死于非伤寒沙门菌感染[1]。沙门菌在自然界中的存活能力较强,不仅感染人畜,还极易污染食品、水源等。
沈隽卿彭真真杨红茅俭英朱倩如陈洪友杨兴堂
关键词:非伤寒沙门菌分型分析血清型分子食源性致病菌
波摩那沙门菌耐药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研究波摩那沙门菌的耐药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基于上海市网络实验室连续性监测腹泻病例和环境食品及广西地区爬行动物监测的波摩那沙门菌进行抗菌药物耐药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 2005-2012年上海市网络实验室诊断临床病例分离沙门菌4 553株,居前10位的20个血清型均为A~F群,波摩那沙门菌在少见的非A~F群中仅次于旺兹沃思沙门菌排第2位,并对低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症状有血样便和二次感染现象.确认食源环境沙门菌1 805株,前10位血清型明显比人源株更具多样性,波摩那沙门菌在少见型中列第3位,多源自甲鱼、海水贝壳类和爬行动物.波摩那沙门菌非人源分离株耐药性显著高于人源株,PFGE结果分属A和B不同克隆簇.克隆A为非流行株的多重耐药株,菌株多源自淡水养殖鱼类;克隆B为不耐药的流行株,分为B-Ⅰ(分离自低年龄组)和B-Ⅱ(分离自成年组)2个亚簇,前者与海水贝壳类动物、陆龟、蜥蜴分离株同源,后者与海水贝壳类动物分离株同源,其中1例人源株对8种抗生素呈多重耐药.结论 波摩那沙门菌属少见菌型,但对婴幼儿有较高致病性.上海市近期分离的波摩那沙门菌与2005年病例菌株存在遗传进化关系,需要对致病克隆加强监测并预警进食海鲜和爬行动物的感染风险.
刁保卫胡雪明王传清侯琦黄峥金汇明肖文佳李晓虹冉陆阚飙史贤明林玫王鸣柳许学斌
关键词:低年龄组多重耐药
源于东南亚的韦太夫雷登沙门菌在全球的传播扩散被引量:13
2016年
韦太夫雷登沙门菌源于印度,是典型的人畜共患病,依靠特殊共生能力成为南亚和东南亚区域腹泻患者、水禽、海鲜中首位非伤寒沙门菌,以人流(旅游)、物流(食品贸易)和洋流(海鲜)持续扩散至其他国家,目前已定殖于国内养殖海水贝壳类和禽类中,流行于华南地区:首次在国内规模化养殖鸡场发现韦太夫雷登多重耐药的优势克隆(MDRACSSu T),而人源的耐药株罕见;首次在国内发现部分血液感染病例的暴发。韦太夫雷登已融入中国的养殖贝壳和禽类产品的产业链和食物链中,具有全球生态扩展能力。中国近来的暴发有增多趋势,发达国家在预防和处置食源性病原的污染、输入和暴发调查的制度和经验值得借鉴。
周玫罗铭陈峰沈隽卿李迎慧张建民周晓瑛谷珍金汇明许学斌
关键词:疾病生态学多重耐药
主要爬行动物来源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目前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爬行动物中存在的沙门菌血清型及其耐药性,分析其引起人类感染的潜在危险性。方法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主要花鸟市场、繁殖基地及动物园用作宠物的动物及供观赏动物采集其粪便,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凝集反应鉴定血清型。采用KB纸片法检测菌株对常用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利用Whonet 5.3软件进行药敏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动物粪便中沙门菌检出率为30.7%,共检出28种沙门菌血清型,其中13种与人源沙门菌感染血清型一致。前4位沙门菌血清型依次为斯坦利沙门菌、汤卜逊沙门菌、西非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且不同动物来源菌株血清型分布不同。另外,在宠物龟中分离到人类暴发相关的波摩那和浦那沙门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所有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全部敏感,对四代及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次之,对四环素、链霉素敏感率最低。发现29株多重耐药菌株,其中4株为产ESBLs菌株。结论由于动物携带人感染沙门菌血清型比例较高,提示动物对沙门菌在环境中的播散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应加强宠物市场动物特别是宠物龟携带沙门菌的监测,加强宠物管理,避免在人群中引起暴发流行。
王鸣柳林玫周凌云廖和壮权怡黄君曾竣李永红赵鹏张洁宏
关键词:沙门菌爬行动物血清型抗生素敏感性
1例乳糖发酵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株的表型和分子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首次发现的乳糖发酵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株的耐药型和分子型特征,优化网络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网络参比实验室分别使用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分型鉴定、纸片扩散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对菌株进行生化特征和血清型、耐药表型和分子型的复核鉴定。结果菌株符合乳糖发酵的鼠伤寒沙门菌表型特征,耐药型为多重耐药株,PFGE图谱经本地数据库比对属于新的分子型,其遗传特征归属于本地的流行大克隆。结论乳糖发酵的非伤寒沙门菌病例菌株的发现过程和鉴定对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优化实验室检测流程、提升网络实验室的能力、阐述肠道菌遗传进化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多重意义。
杨兰萍曹晓伟黄峥石维敏陶燕金汇明许学斌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腹泻病例多重耐药生物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