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06051A)
作品数:
2
被引量:95
H指数:2
相关作者:
陈琳
张春柏
更多>>
相关机构:
湘潭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语言文字
1篇
文学
主题
2篇
翻译
1篇
异域
1篇
异域性
1篇
杂化
1篇
诗歌翻译
1篇
主体间
1篇
主体间性
1篇
文学翻译
1篇
陌生化
1篇
陌生化翻译
1篇
互文
机构
2篇
湘潭大学
1篇
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2篇
陈琳
1篇
张春柏
传媒
1篇
中国翻译
1篇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篇
2010
1篇
2009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翻译间性与徐志摩陌生化诗歌翻译
被引量:7
2009年
本文追根溯源地考察了徐志摩陌生化诗歌翻译的哲学理据,其翻译过程的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话语间性等翻译间性是构成其追求译诗的文学新奇性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体现于徐志摩作为新诗诗人、译者、原诗诗人、目标读者四个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共同的认知和认识上。原诗诗人深刻地影响了徐志摩对诗性的唯美追求,而这种诗性的追求又与他作为新诗诗人的艺术创造力、目标读者对新诗的欣赏力等主体因素共同作用,其结果是导致前语篇的文本符号在译诗中的可见并形成互文性参引,而使得译诗表现出话语间性,成为文言格律译诗或白话新格律译诗,且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原诗。徐志摩译诗的丰富性和偏异性促使我们思考其作为诗人译者的翻译间性,以及其诗歌翻译的文学意义,而非仅仅囿于其翻译是否对等的讨论。
陈琳
张春柏
关键词:
主体间性
诗歌翻译
论陌生化翻译
被引量:89
2010年
本文分析了文学翻译的陌生化,阐述了陌生化翻译的区分特征,尝试性地定义了陌生化翻译策略的概念。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力图避免将源语文本归化成目的语读者所熟知的、或宽泛化成显而易见的内容和形式,而是借助异域化和混杂化等翻译方法将文学主题、文学手段和文学意象新奇化,以延长翻译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者的关注时间和感受难度,化习见为新知和新奇,增加审美快感。陌生化翻译是关于翻译文学的文学性问题,是形式机制。它有助于描述译者兼文学创作者的双重身份译者的翻译实践,特别是其主体性张扬的丰富的翻译艺术技巧。
陈琳
关键词:
文学翻译
陌生化翻译
异域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