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014RJZA015)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旺军王景升李靖范瑞李翠环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半固态搅拌铸造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加入不同质量分数SiC和Mg的(Al基体、Al-4 wt.%SiC、Al-4 wt.%高温氧化SiC,Mg的质量分数从0~4 wt.%以1wt.%的含量递增)铝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温氧化的SiC颗粒能够防止铝液对SiC颗粒的侵蚀,SiC颗粒表面没有发现孔洞.在Al-4 wt.%高温氧化SiC-3 wt.%Mg铝基复合材料中形成了Si和MgAl2O4,其屈服强度、抗拉伸强度和硬度最大,但当Mg的质量分数超过3 wt.%时,其屈服强度和抗拉伸强度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过量Mg的加入,会使复合材料中SiC颗粒表面的SiO2与Mg反应后继续与铝液进行反应,这将削弱SiC颗粒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
- 惠鹏飞刘慧玲李靖王景升
-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 不同形貌钡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在650、750、850、950℃下制备钡铁氧体,发现不同温度下制备的钡铁氧体形貌、大小以及分布明显不同.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不同形貌钡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红外光谱显示,聚苯胺的吸收峰由于钡铁氧体的掺入发生轻微的蓝移,证明2物质之间有化学相互作用.煅烧温度在750℃以上时,所制备的钡铁氧体结晶良好,并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钡铁氧体的形貌由棒状变成片状或球形.850℃煅烧制备的钡铁氧体分散性良好,部分呈片状,其与聚苯胺组成的复合材料吸波性能最好,当涂层厚度为4mm时,它在6.9GHz频率取得最大反射损耗值-17.1dB,在5.7~8.7GHz频率反射损耗均低于-10dB,说明制备出了分散性良好、形貌独特的钡铁氧体,可以有效提高钡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 冯旺军王景升李靖赵星郑文谦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原位聚合法吸波性能
- 核-壳结构SrFe_(12)O_(19)-NiFe_2O_4复合纳米粉体的吸波性能被引量:8
- 2012年
- 以Fe(NO3)3、Ni(NO3)2和Sr(NO3)2为主要原料,通过两步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核-壳结构SrFe12O19-NiFe2O4磁性纳米复合粉体。采用XRD、TEM、VSM及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合成的粉体的结构、形貌及吸波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粉体的相结构与NiFe2O4含量有关,当SrFe12O19与NiFe2O4的质量比为1∶2、烧结温度为1050℃时,复合纳米粉体的相与NiFe2O4接近,核-壳结构SrFe12O19-NiFe2O4纳米复合粉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51.4emu/g)比单体SrFe12O19纳米粉体(42.6emu/g)的大;但矫顽力(Hc)(336Oe)比单体SrFe12O19纳米粉体的小,在SrFe12O19与NiFe2O4的矫顽力5395~160Oe之间。在频率为8~18GHz范围内,微波吸收逐渐增强,当频率为12GHz时,SrFe12O19-NiFe2O4纳米复合粉体的微波吸收达到最大值-9.7dB,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吸波材料。
- 陈映杉冯旺军李翠环李瑞山范瑞杨华
- 关键词:NIFE2O4核-壳结构吸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