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24F1)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武桂珍魏强侯培森王雷李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微生物
  • 3篇病原
  • 3篇病原微生物
  • 1篇致病性微生物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生物菌
  • 1篇实验室生物
  • 1篇实验室生物安...
  • 1篇微生物菌
  • 1篇控制策略
  • 1篇化学物
  • 1篇化学物质
  • 1篇安全数据
  • 1篇MSDS
  • 1篇病例
  • 1篇病例分析

机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篇武桂珍
  • 2篇王雷
  • 2篇侯培森
  • 2篇魏强
  • 1篇卢选成
  • 1篇盖孟楠
  • 1篇李晓燕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病原微生物材料安全数据单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材料安全数据单(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是一份提供含有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材料与健康安全相关信息的书面文件。它说明了化学物质、物理伤害、生物因素的固有信息以及安全使用、处理、储藏和运输的信息。它几乎记录了与某一种危险材料相关的所有属性及安全操作信息,因此,我们形象的称MSDS为危险物品的“身份证”。病原微生物MSDS是在化学品MSDS发展到一定阶段分化出来的,并且得到迅速发展。
王雷武桂珍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生物材料安全数据MSDS化学物质
近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病例分析及其控制策略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分析研究2000--2009年文献报道的引起全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病例的病原微生物种类、感染途径、发生原因并初步探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选择PubMed、Embase、Biosis以及涵盖SCIE、SSCI、CPCI-S和CPCI—SSH的WebofScience作为数据源,以Laboratory—acquired(associated)infections为检索词,检索2000—2009年发表的有关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文献后,对获取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近10年来引起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病例的病原微生物有19种,其中细菌15种,占78.9%;病毒4种,占21.1%。报道病例83例,其中细菌性病例60例,占72.3%;病毒性病例23例,占27.7%。感染途径以摄人和吸人性感染为主,分别占32.5%和31.3%,感染主要原因为意外事故,占47.O%。结论近年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病例仍时有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为意外事故,暴露出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方面的缺陷。实验室工作人员注重安全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仍是预防控制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发生的关键。
魏强李晓燕王雷卢选成盖孟楠武桂珍侯培森
医学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保藏管理被引量:12
2009年
微生物菌(毒)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和战略资源,与生物安全、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等密切相关。医学病原微生物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引起人类各种疾病的致病性微生物。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日益得到广泛关注的形势下,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以下称“菌(毒)种”]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做好保藏管理尤为重要。我们根据新形势下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综述了菌(毒)种保藏管理有关规范及要求。
魏强武桂珍侯培森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生物菌实验室生物安全致病性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