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44KZ0051)
作品数:
1
被引量:12
H指数:1
相关作者:
吴健平
陈中原
刘演
张立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历史地理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环境科学与工...
1篇
历史地理
主题
1篇
大型水利
1篇
大型水利工程
1篇
遥感
1篇
三角洲
1篇
水利
1篇
水利工程
1篇
良渚文化
1篇
环境地学
1篇
长江
1篇
长江三角
1篇
长江三角洲
机构
1篇
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1篇
张立
1篇
刘演
1篇
陈中原
1篇
吴健平
传媒
1篇
中国科学:地...
年份
1篇
2014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长江三角洲良渚古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起和环境地学的意义
被引量:12
2014年
鉴于遥感图像具有地表数据提取性强、对比性强等特点,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并借助图像处理、GIS软件和环境考古等手段,揭示了研究区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0-4.0 ka)古城遗址和大型土坝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古城结构、扩展趋势以及与三角洲地学环境演化之间的关系,并就影响古城的发展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良渚古城建立在长江三角洲西北山坳的古杭州湾内,距北部山麓仅2 km. 古城中心城区面积约4 km2. 遥感解译表明古城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古城建筑扩展以正南北排列为主,古城轮廓环状外延,建筑残体排列规范,已具有城市规划的雏形;第二个阶段古城建筑重心向东南扩展,其建筑排列方向也随之变化. 另外遥感解译还揭示了在古城北部存在一条大型土坝,绵延约9 km,高约7 m,宽度约50 m. 文物考古和OSL测年显示该土坝人工修筑部分形成于距今约4 ka前,是古城兴起准同时代的产物. 研究认为大坝具有多种功能,既有外围城墙的作用,也可用于拦水蓄洪、抗涝减灾,为古城农业文明服务. 遥感地貌水系综合解译表明,距今7 ka以来古杭州湾地貌成陆过程为古城的扩展打下了基础,随着距今5 ka以来的海岸线快速向海推进而发展,但受制于东部3 m等高线的分布. 以上成果展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古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依存关系以及大型水利工程修建的意义,为研究我国史前人地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
张立
陈中原
刘演
吴健平
关键词:
遥感
三角洲
良渚文化
水利工程
环境地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