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免耕多茬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07]05)
- 作品数:13 被引量:78H指数:6
- 相关作者:郭振斌温健郭天玲刘生学赵刚更多>>
- 相关机构:永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免耕多茬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试论如何正确对待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推广中遇到的一些认识问题被引量:10
- 2012年
- “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是本世纪初甘谷县农技推广站和甘肃省农技推广总站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利用全膜覆盖的理念,总结和完善传统地膜穴播技术。并在试验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也叫“全地面覆盖地膜+膜上覆土+穴播+留膜免耕多茬种植等技术”。该技术集成覆盖抑蒸、膜面播种穴集雨、留膜免耕多茬种植等技术于一体,有效解决了旱地小麦生长期缺水和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传统地膜小麦播种穴与幼苗错位、
- 刘广才
- 关键词:全膜覆盖穴播技术农技推广多茬种植覆盖地膜
- 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肥料效应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采用多点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旱作区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肥料效益。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能显著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和肥料利用效率。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肥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4.3%、24.7%、37.9%,平均分别为38.7%、21.0%、29.1%,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8.6、5.1、6.6个百分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肥料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14.8、25.0、13.1 kg·kg-1,平均分别为12.9、21.2、12.3 kg·kg-1,较露地条播分别增长29.0%、31.7%、23.0%。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能增强小麦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显著提高缺素区小麦的相对产量,从而降低氮、磷、钾施肥依从度。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缺氮、缺磷、缺钾区相对产量最高分别为60.0%、54.7%、89.7%,平均为58.7%、52.7%、88.8%,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3.7、3.9、2.7个百分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施肥依从度最高分别为42.6%、49.5%、11.9%,平均为41.3%、47.3%、11.2%,较露地条播分别减少3.7、3.9、2.7个百分点。
- 郭振斌刘广才李诚德高应平
- 关键词:旱地小麦穴播肥料效应
- 不同旱作区覆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采用不同覆膜方式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旱作区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小麦增产幅度和增产量以全膜覆土穴播极显著地高于全膜平铺穴播,全膜平铺穴播显著地高于膜侧沟播;3种覆膜方式小麦较露地条播(对照)平均增产率分别为73.9%、60.3%和33.3%,平均增产量分别为2 457.9、2 007.2、1 045.9 kg·hm^-2;不同旱作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增产幅度表现为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偏旱区,3个旱作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较露地条播增产率分别为90.2%、73.7%和57.8%;而不同旱作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增产量则表现为半湿润偏旱区〉半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3个旱作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较对照增产量分别为2 220.3、2 520.9、2 632.5 kg·hm^-2,特别是在年降雨量500~600 mm的旱作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平均产量达到7 183.5 kg·hm^-2,最高达到7 405.5 kg·hm^-2,创造了该区域旱地小麦的最高产量。
- 刘广才刘生学李城德段禳全朱永永
- 关键词:旱作区覆膜方式小麦
- 甘肃省旱地大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被引量:4
- 2012年
- 大豆既是高蛋白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大豆营养价值很高,大豆籽粒约含蛋白质40%、脂肪20%、碳水化合物30%。大豆蛋白是人体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居多,大豆蛋白质是"全价蛋白";豆油不含胆固醇,吃豆油可预防血管动脉硬化。大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
- 李福刘广才吴永斌高应平刘生学王彩斌周德录
- 关键词:大豆籽粒大豆蛋白质穴播旱地赖氨酸含量
- 甘肃省旱地油菜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规程被引量:2
- 2012年
- 油菜是甘肃省第一大油料作物,甘肃油菜主要分布在陇东、陇中和陇南黄土高原旱作区,常年播种面积18.89万hm2。由于大部分油菜种植区年降水只有300~500 mm,长期面临冬春夏持续干旱和低温冻害,导致油菜每667m2产量一致徘徊在150 kg左右,产量低而不稳,效益低下,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 李福刘广才李会宾刘文乾金亮刘素敏单秀章
- 关键词:旱地油菜栽培技术规程穴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
- 全膜覆土穴播对冬小麦旗叶光合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以全膜不覆土穴播种植方式为对照,比较研究全膜覆土穴播对旱地冬小麦旗叶光合、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处理提高了冬小麦灌浆中后期(花后20~35d)旗叶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SPAD值,Pn高值持续期(PAD)和叶绿素SPAD值缓降期(RSP)比对照分别增加6.5d和5.8d。全膜覆土穴播也提高了灌浆初期(花后0~15d)旗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与对照相比提前5d达到峰值,且在灌浆中期(花后10~20d)依然能保持相对较高的蔗糖供应能力。全膜覆土穴播在灌浆中后期(10~35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较强的诱导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比对照提前5d达到峰值,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始终低于对照。2种处理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在开花15d后急剧升高,但全膜覆土穴播处理的质量分数和变化幅度均低于对照。可见,全膜覆土穴播栽培的旱地冬小麦在灌浆期保持了较高的光合产物供应速率、较长的供应持续期、较低的活性氧产生速率和膜脂过氧化水平,因而后期产量和品质高于传统地膜栽培。
- 温健郭振斌郭天玲王国宇赵刚刘广才
- 关键词:冬小麦光合作用抗氧化酶
- 甘肃省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增产效果被引量:14
- 2011年
- 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是我省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之后又一旱作农业重大创新技术。该技术有效解决了旱地小麦生长期缺水和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传统地膜小麦播种穴与幼苗错位、出苗率低、人工放苗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被全国小麦专家称为“甘谷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解决的是玉米等稀植作物的抗旱、增产问题,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解决的是小麦等密植作物的抗旱、增产问题,两者的有机结合,丰富和完善了我省旱作农业技术体系。
- 李福刘广才
- 关键词:地膜小麦穴播技术旱地小麦农业技术体系旱作农业沟播技术
- 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土壤水分效应被引量:29
- 2013年
-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前期,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沟播〉露地条播;拔节~孕穗期0~20cm土壤含水量全膜覆土穴播较露地条播提高4.6—5.2个百分点,而膜侧沟播较露地条播提高2.2~2.3个百分点;1m土壤贮水量,全膜覆土穴播较露地条播增加29.0.48.0mm,而膜侧沟播较露地条播增加12.9~20.4mm。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小麦农田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使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4.1%,平均降水利用率达到71.0%;使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19.58kg·mm-1·hm-2,平均达到18.33kg·mm-1·hm-2,在旱作小麦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 李福刘广才李诚德朱永永周德禄陈其鲜单秀章
- 关键词:旱作农业全膜覆盖穴播小麦水分效应
- 张家川县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播期试验研究
- 2011年
- 从播期试验研究表明:张家川县西部区域露地大田种植最佳时间为9月17日左右,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种植时间应较露地大田最佳时间推迟13~20 d。
- 王志能
- 关键词:播期冬小麦
-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同粒不同行密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同粒不同行试验结果知,张家川县西部地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种植密度应为:每幅7行种植增产效果最好,此条件下667 m2穴数为3.50万穴,每穴按11粒计算,667 m2下籽量为38.50万粒,产量为277.10 kg,分别比处理每穴6粒和每穴18粒增产5.90%和7.20%。
- 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