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265)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李玉玲恩和巴雅尔赵曼丁一刘燕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儿童
  • 9篇学龄
  • 8篇双生
  • 8篇双生子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学龄儿童
  • 5篇气质
  • 5篇基因
  • 3篇遗传度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心理行为问题
  • 2篇受体
  • 2篇受体基因
  • 2篇蒙古族
  • 2篇环境因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家庭
  • 2篇古族

机构

  • 15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14篇李玉玲
  • 5篇恩和巴雅尔
  • 4篇赵曼
  • 3篇丁一
  • 3篇刘燕
  • 2篇陈晓丽
  • 2篇关宏岩
  • 2篇弓剑
  • 1篇董河鱼
  • 1篇张玉柱
  • 1篇牧仁
  • 1篇郑玉娜
  • 1篇白丽丽
  • 1篇周艳娜
  • 1篇杜霞
  • 1篇王燕

传媒

  • 6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绿色科技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基因型与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 gene linked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基因型与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否的相关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 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147对6~12岁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筛查与测评,采用PCR技术对5-HTTLPR基因进行分型,利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5-HTTLPR基因型与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学龄双生子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总检出率为24.15%(男:27.94%,女:20.89%),各行为因子中思维问题的检出率(15.31%)最高,其他各项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低(3.40%~8.16%),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分析发现,5-HTTLPR仅与社会化问题的发生情况相关(P<0.05),含S基因的个体更易发生社会化问题.(3) 5-HTTLPR与双生子自身因素及家庭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发现,5-HTTLPR对焦虑抑郁问题存在主效应,含S基因的个体更易发生焦虑抑郁问题;性别对社会化问题存在主效应,男生更易发生社会化问题;5-HTTLPR与双生子自身因素及家庭环境因素均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5-HTTLPR与学龄双生子儿童社会化和焦虑抑郁问题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联,S基因可能是社会化和焦虑抑郁问题的易感基因.
白丽丽恩和巴雅尔李玉玲丁一
儿童注意分散度与多巴胺D2受体基因rs1079727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了解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rs1079727多态性与学龄儿童注意分散度的关系.方法 运用Carey 8~ 12岁MCTQ儿童气质问卷、自动化MassArray SNP基因型分型技术、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121例8~12岁儿童的注意分散度与DRD2基因rs1079727多态性的相关性,重点探讨了性别、分娩方式与基因交互作用对注意分散度的影响.结果 DRD2基因rs1079727多态性、分娩方式均与儿童注意分散度明显相关,GG和AG基因型儿童的注意分散度分值[分别为(4.37±0.53)分,(4.27±0.69)分]高于AA基因型儿童(4.01±0.67)分,剖宫产儿童注意分散度高分组比例(48.28%)高于顺产儿童(33.9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079727多态性与性别、rs1079727多态性与分娩方式的交互作用均对儿童注意分散度有影响,G等位基因会增加女孩发生注意分散的风险(OR值为2.231,P<0.05),顺产时A等位基因对儿童注意分散度具有一定保护作用(OR值为0.04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娩方式、rs1079727多态性及其与性别/分娩方式的交互作用共同作用于注意分散度.
李玉玲关宏岩恩和巴雅尔陈晓丽赵曼
关键词:气质学龄儿童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身体高度及其比例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前有关儿童青少年坐高、下肢长及其比值的报道多为非双生子人群的研究。为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坐高、下肢长及坐高与下肢长比值影响的相对大小,我们对796对6~18岁双生子的身高和坐高进行了测量,计算下肢长及坐高与下肢长比值,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遗传和环境相对效应。结果发现,校正年龄后,男女15~18岁年龄组坐高和下肢长的遗传度(0.63~0.78)均分别高于同性别低年龄段儿童青少年(0.31~0.68);坐高与下肢长比值的遗传度除9~11岁女生(0.84)外,其他年龄组均较低(男0.16~0.46,女0.21~0.57);共同环境因素和特殊环境因素对6~14岁儿童青少年各指标的作用较大。本研究提示,在快速发育时期,坐高、下肢长和坐高与下肢长比值对环境因素更为敏感,遗传度较低;机体越成熟,其遗传效应更强。
刘燕李玉玲
关键词:发育双生子遗传度
5-HTT基因rs6354多态性与家庭因素对蒙古族学龄儿童适应性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5-HTT)基因rs6354多态性与家庭因素对蒙古族学龄儿童适应性的影响。方法采用8~12岁儿童气质问卷(middle childhood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MCTQ)对453名小学生进行适应性测评,利用改良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improved multiple 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iMLDR)技术对5-HTT基因rs6354多态性进行分型,并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1)5-HTT基因rs6354位点为GG/GT和TT基因型的儿童适应性得分分别为(2.88±0.73)分和(3.03±0.76)分。(2)单因素分析显示,蒙古族学龄儿童适应性得分在父母受教育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亲F=2.580,P=0.037;母亲F=3.245,P=0.012)。(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受教育水平(B=-0.079,P=0.010)、rs6354多态性(B=0.165,P=0.041)是蒙古族学龄儿童适应性得分的影响因素。(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受教育水平高低是蒙古族学龄儿童适应性高低的影响因素(B=0.453,P<0.05,OR=1.573,95%CI=1.023~2.417)。结论rs6354多态性与儿童适应性呈弱相关,父母、特别是父亲受教育水平可能是影响蒙古族学龄儿童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肖阳赵曼杨伊生恩和巴雅尔李玉玲
关键词:气质适应性学龄儿童
童年中期双生子下肢长相关指标的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遗传与环境因素对童年中期双生子儿童下肢长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中年龄和性别的作用。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5~8岁171对双生子儿童下肢长相关指标进行测量,使用Mx软件拟合最佳模型,计算校正年龄前后各指标遗传与环境方差组分。结果各指标最佳拟合模型均为ACES,校正年龄后遗传度分别为:身高:男43%,女60%);坐高:男62%,女62%;下肢长:男50%,女62%;下肢长指数:男18%,女36%。身高、下肢长和下肢长指数的遗传度存在一定性别差异。结论童年中期下肢长相关指标发育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应通过加强营养与锻炼及控制相关疾病等改善下肢长度发育,促使儿童生长发育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丁一李玉玲刘燕弓剑
关键词:童年中期双生子遗传度
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学龄双生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因素,为减少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47对6-12岁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调查,运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和家庭一般情况问卷了解儿童生活环境因素。结果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1%,单项行为问题中思维问题检出率(15.3%)最高,身体不适检出率(3.4%)最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足月产对退缩行为的发生及CBCL总粗分有显著影响(P〈0.05),气质类型对思维问题的发生及心理行为问题总检出率有显著影响(P〈0.05),父亲生育年龄对思维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家庭亲密度对违纪行为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家庭适应性对思维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家庭教养方式对社会化问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儿童气质类型、是否足月产、父亲生育年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及教养方式是影响学龄双生子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
杜霞李玉玲张玉柱董河鱼丁一
关键词:心理行为问题环境因素双生子学龄儿童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旁分泌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脐带是由胚胎外中胚层和/或胚胎中胚层发育而来的组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以及高度增殖潜能的多功能干细胞。研究证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以下功能:参与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并促进免疫调节;参与受损伤组织的治疗与修复使其再生并改善特定疾病症状;抑制肿瘤增殖和迁移以及促进其凋亡等。然而目前尚未明确以上功能是间充质干细胞本身发挥作用,还是其分泌的相关因子对机体修复产生作用。主要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义、来源、生物学特性、分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更好地利用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织,以期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陈小巧牧仁李玉玲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免疫调节抗肿瘤
双生子儿童体型相关指标的遗传度及与DRD 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双生子儿童体型相关指标的相对效应,初步了解多巴胺D 3受体基因(dopamine D 3 receptor,DRD 3)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对其发育的影响,对160对4~12岁双生子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进行测量,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从口腔拭子中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SNaPshot技术对DRD 3基因4个SNP位点进行检测;运用MX软件拟合最佳结构方程模型,估算各指标遗传度;运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各指标与DRD 3基因SNP的相关性。结果发现:(1)各指标拟合的最佳结构方程模型均为ACE,校正年龄后,除女生臀围(学龄前22%,学龄70%)外,其余各指标遗传度均为学龄前期(男生身高92%、体重93%、BMI 92%、腰围86%、臀围86%、WHR 71%,女生身高92%、体重90%、BMI 92%、腰围86%、WHR 51%)不同程度高于学龄期(男生身高73%、体重70%、BMI 64%、腰围54%、臀围70%、WHR 43%,女生身高73%、体重47%、BMI 61%、腰围27%、WHR 43%);学龄前期体重、臀围及WHR,学龄期体重、BMI、腰围等指标遗传度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2)体重分别与rs 167771、rs 226082存在相关(P<0.05),身高与rs 324029存在相关(P<0.05),腰围与rs 167771存在相关(P<0.05),臀围与rs 226082存在相关(P<0.01),WHR分别与rs 324029、rs 167771、rs 226082存在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体型发育均有影响,但遗传效应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和性别差异;DRD 3基因rs 324029、rs 167771、rs 226082与双生子儿童体型发育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其丽木格鄂勇乌云达来李玉玲
关键词:双生子遗传度
学龄双生子气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学龄双生子儿童的气质类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Carey气质问卷对呼和浩特125对8—12岁双生子进行气质测评,同时运用家庭环境调查表对与气质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双生子儿童中易养型和中间偏易养型儿童占多数,易养型儿童41.6%,中间偏易养型儿童38.O%,难养型儿童11.2%,中间偏难养型儿童占6.4%,启动缓慢型儿童占2.8%。学龄双生子儿童气质类型遗传度为0.454。家庭亲密度及教养方式、卯型、双生子年龄、父亲职业、母亲文化程度及分娩方式对学龄双生子气质类型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学龄双生子儿童气质类型的分布。
徐志怡刘燕弓剑赵曼李玉玲
关键词:双生子学龄儿童气质类型家庭环境
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学龄双生子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学龄双生子儿童多巴胺D4受体(Dopamine D4 receptor,DRD4)基因多态性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作用特点。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147对6~12岁双生子儿童行为问题进行测评;采用PCR技术,对DRD4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运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双生子儿童DRD4基因多态性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与儿童性别、年龄、卵型的交互作用。结果(1)DRD4基因多态性与学龄双生子儿童焦虑抑郁、退缩、思维问题、注意力问题、社会化问题、违纪行为、攻击行为的发生及总粗分相关(P〈0.05),与身体不适行为可能也有一定相关性(p=0.067);除社会化问题外,基因型为4/6型(携带5次及以上重复序列片段的基因型)双生子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6.25%-21.25%)均高于其他基因型儿童(0-14.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退缩行为与儿童年龄有关(χ^2=4.348,P〈0.05),低年龄段(6~10岁)双生子儿童易发生退缩行为;(3)DRD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年龄的交互作用对退缩行为(χ^2=4.348,P〈0.05)和身体不适(χ^2=5.189,P〈0.05)均有影响,高年龄段对4/6型双生子儿童退缩行为和身体不适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1~12岁高年龄段检出率均为0,6—10岁低年龄段二者检出率分别为3.54%和2.65%。结论DRD4基因多态性与学龄双生子儿童行为问题存在相关性;DRD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年龄的交互作用对学龄双生子儿童退缩行为和身体不适的发生有影响。
周艳娜李玉玲
关键词:学龄儿童双生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