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957800)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相关作者:金巍张效信曲岩何飞韩颖更多>>
相关机构:鞍山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太阳活动
  • 2篇气候
  • 1篇大雾
  • 1篇大雾天气
  • 1篇地磁
  • 1篇地磁活动
  • 1篇地形
  • 1篇电离层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天气
  • 1篇多普勒天气雷...
  • 1篇水汽
  • 1篇水汽辐合
  • 1篇特大暴雨
  • 1篇天气雷达
  • 1篇气候要素
  • 1篇强热带风暴
  • 1篇热带
  • 1篇热带低压
  • 1篇热带风暴

机构

  • 4篇鞍山市气象局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沈阳区域气候...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金巍
  • 3篇张效信
  • 2篇曲岩
  • 2篇何飞
  • 1篇肖子牛
  • 1篇陈波
  • 1篇周立旻
  • 1篇陈诗吉
  • 1篇黄富祥
  • 1篇张永超
  • 1篇宋燕
  • 1篇沈玉敏
  • 1篇李丽光
  • 1篇郑祥民
  • 1篇韩颖
  • 1篇黄光东
  • 1篇于超
  • 1篇江月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气象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Advanc...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台风梅花引发局地特大暴雨的多普勒雷达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利用NCEP1.0×1.0格点资料、常规天气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辽宁省营口市小石棚乡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背景和中尺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西伸,强热带风暴梅花登陆后转向西北移动,热带风暴东侧的西南气流将海上充沛的水汽输送到辽宁大部,贝加尔湖弱冷空气沿脊前西北气流南下,这是辽宁营口小石棚乡产生局地特大暴雨的大尺度背景。(2)特大暴雨落区附近探空环境场中存在深厚湿层、狭长的CAPE区域和相对弱的垂直风切变,比较有利于出现强对流降水。(3)强降水发生时,特大暴雨落区不断有新的中尺度对流单体生成,35 dBz回波反射率因子高度达到5 km以上,低空1.5~2.4 km高度径向速度有24 m·s^(-1)的最大风速区存在,低空西北急流变化过程与强降水的强弱变化基本同步,中低层暖湿气流呈气旋辐合起到了触发对流和加强对流的作用,中尺度强对流单体不断生成和中低空西北急流输送充沛的水汽辐合抬升是造成小石棚回波强度超过40 dBz达5 h以上主要原因。同时小石棚乡两山必一沟的山谷地形条件对此次特大暴雨的发生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金巍曲岩戴萍韩颖康晓玉
关键词:热带低压强热带风暴特大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
电离层远紫外日辉辐射反演O/N2技术被引量:2
2014年
探索了如何从空间对远紫外日辉辐射进行遥感观测,以便为检测高层大气状态提供新的监测方法。针对风云三号(FY-3)气象卫星有效载荷观测结果的数据处理,研究了利用140~180nm波段的LBH(Lyman-Birge-Hopfield)日辉辐射与OI 135.6nm日辉辐射进行O/N2反演的方法。通过研究这两个远紫外日辉观测信号的辐射特性,验证了二者的柱辐射率之比135.6/LBH与太阳活动呈相关关系。检验了太阳活动对O/N2反演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活动的变化会造成O/N2反演曲线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偏差,因此在O/N2的反演技术中必须考虑如何消除太阳活动的影响。本文的工作为FY-3载荷仪器的O/N2图像反演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永超张效信何飞陈波
关键词:大气光学
地磁活动对气候要素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地磁活动是太阳爆发现象引起地球近地空间磁场扰动的重要空间天气过程之一.地球磁场的变化具有多种时间尺度,其中从数十年到数世纪的长时间地磁场变化主要是由地核磁场引起的,而从数秒到数年的短时间地磁变化与太阳活动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统计研究表明,地磁活动与太阳活动和地球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系统的耦合现象驱动着人们探索地磁活动对地球天气和气候系统影响的研究.本文的目的就是综述国内外地磁变化对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介绍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探索地磁活动对气候要素的影响特征和可能机理过程,为深入研究地磁活动对地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提供基础和依据,以期对地磁活动和气候要素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金巍张效信宋燕何飞李丽光于超吕景天肖子牛
关键词:地磁活动太阳活动气候要素
太阳总辐照度的监测与重建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太阳总辐照度(TSI)变化是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对TSI的监测与重建是研究太阳活动驱动全球气候变化机制的重要基础。本文回顾了地基平台和卫星平台的TSI监测历程及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利用宇宙成因核素和地外天体信息重建TSI的研究进展及所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现有的地基平台和卫星平台TSI监测资料表明,太阳活动周期中TSI的变化幅度很小,不足以引起各种记录中所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但太阳物理领域迄今尚未完全解译TSI变化的物理过程,加之TSI监测资料所限,难以判定其过去或未来的变幅,需整合现有3种主要的数据合成方法,并继续坚持TSI长期监测。此外,还需利用宇宙成因核素、地外天体信息反演等新方法重建过去太阳活动所造成的TSI变化,以获得长周期TSI变化序列。
陈诗吉周立旻郑祥民
关键词:太阳活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 Nio/La Nia Cycle and the Transition Chains of Four Atmospheric Oscillations. Part I: The Four Oscillations被引量:1
2014年
The first leading modes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low-level circulation over the North and South Pacific are the Northern Oscillation (NO) and Southern Oscillation (SO),which are oscillations in sea level pressure anomalies (SLPAs)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acific Ocean.The second leading modes are the 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 (NPO) and the Antarctic Oscillation (AAO),which reflect oscillations between the subtropics and the high and middle latitudes.The transition chains of these four oscill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The general pattern of the transition chain between the NO and NPO was from the negative phase of the NO (NO-) to the positive phase of the NPO (NPO+),then from NO+ to NPO-to NO-.The whole transition chain took about 4-6 years.The general pattern and period of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SO and AAO were similar to those between the NO and NPO.In addition,the transition chains between the NO and NPO,and the SO and AAO,were almost simultaneous.The transition chains of the four oscillations were found to be closely connected,with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s of SLPAs occurring along both sides of the Equator.
PENG JingbeiCHEN LietingZHANG Qingyun
关键词:OSCILLATION
鞍山地区大雾天气气候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7
2016年
利用1951—2014年鞍山地区大雾天气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和多项式趋势法分析了鞍山地区大雾天气的空间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2014年鞍山地区年和季大雾日数呈东南部地区多、西北部和中部地区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各区域大雾日数的季节变化差异显著,东南部山区夏季和秋季(6—10月)为大雾多发季,其他地区深秋和冬季(11月至翌年1月)为大雾多发季;鞍山市各区域大雾日数趋势变化的差异较大,中部地区大雾日数呈减少的趋势,西部地区大雾日数呈弱增加的趋势,东南部地区大雾日数呈增加的趋势。近64 a鞍山地区区域性大雾过程最长持续时间为7 d,全区性大雾过程较少,一致性大雾过程仅出现8次;鞍山地区大雾天气受地形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平原地区大雾天气少、山区大雾天气多,且山区连续性大雾过程持续时间较长。鞍山地区大雾过程持续时间多集中在1—2 h,大雾天气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05—06时、08时和20时前后,大雾过程日最长持续时间为20—21 h。在1961—2010年鞍山地区大雾日数的年代际变化中,东南部山区大雾日数呈增加的趋势,中部地区大雾日数呈减少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部地区大雾日数减少明显,东南部地区大雾日数增加显著,区域性差异较大。同时,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的反馈影响可能也是鞍山地区大雾天气变化的一个原因。
金巍曲姝霖王业修沈玉敏戴萍郜凌云曲岩原久淞
关键词:大雾地形
2013年7月大连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1971—2016年大连地区逐日降水量观测资料和NCEP/NCAR(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对2013年7月大连地区降水异常偏多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7月欧亚中高纬地区维持两脊一槽环流型,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高压异常偏强,贝加尔湖附近低槽稳定维持造成冷空气频繁南下;同时,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北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西偏北,东亚夏季风偏强,有利于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暖湿水汽沿副热带高压外围持续向大连地区输送,冷暖空气在大连地区交汇,形成水汽的异常辐合区,造成大连地区降水异常偏多。高能舌、不稳定层结、异常偏强的上升运动、高空辐散及低空辐合为大连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提供了有利的热力和动力条件。
王秀萍金巍赛翰刘卫华
关键词:降水环流异常水汽辐合不稳定层结
利用F10.7和MgII构建太阳极紫外辐射长时间序列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SOHO/SEM在1996—2008年的太阳EUV观测数据,比较和评估F10.7和MgII作为EUV代理参数的代表性,不能支持Viereck等关于Mg II是比F10.7更好的代理参数的结论.通过比较对两种参数的多种回归计算结果,确立双因子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构建EUV计算模式,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SEM观测数据比较,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重建EUV数据系列.利用该模式,构建了1978年11月以来的太阳极紫外辐射数据序列.
黄富祥江月黄光东张效信
关键词:F1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