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0-05-004)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欧成华董兆雄蒋建立蒋书虹梁成钢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咸水泉地区中深层储集层分布规律被引量:3
- 2011年
-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咸水泉地区中深层油藏具有勘探程度低、岩性复杂、井网稀、纵向厚度跨度极大等特征,多年来油气勘探一直未获突破。利用岩性、电性、物性资料,采用定性特征识别,结合综合评分、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等定量方法完成了储集层的识别与评价。结果表明,储集层以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的Ⅲ~Ⅳ类为主,主要分布在C3、X7、X8井一带,厚度由西北至东南逐渐减小,在C6与X8井一线东南逐渐消失。
- 欧成华蒋书虹梁成钢蒋建立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咸水泉地区中—深层成岩演化及其对储集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通过剖面观察、岩心描述、分析化验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咸水泉地区中—深层储集体岩石学特征、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成岩阶段及成岩演化序列,以及成岩作用对储集体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深层储集体主要由成分及结构成熟度均为低—中等的各类砂岩和部分泥灰岩组成;以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充填作用为主的破坏性成岩作用造成了储集体孔隙空间的大量损失,而以溶蚀作用为主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则使部分储集体恢复了储集性能;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发生在同生成岩、早成岩和中成岩阶段,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发生在褶皱回返引起的表生成岩阶段;受成岩作用影响,主要发育粒间孔、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孔隙结构以微细喉型为主,储集层类型以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为主。
- 欧成华董兆雄魏学斌
-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储集性能柴达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