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875)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郑钦玉高中良罗明华方宣钧傅大雄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显性矮秆基因
  • 2篇小麦
  • 2篇基因
  • 2篇矮秆
  • 2篇矮秆基因
  • 1篇等基因
  • 1篇等基因系
  • 1篇等位
  • 1篇育种
  • 1篇株高
  • 1篇株粒重
  • 1篇显性矮源
  • 1篇粒重
  • 1篇近等基因
  • 1篇近等基因系
  • 1篇基因系
  • 1篇基因型
  • 1篇基因型检测
  • 1篇复等位基因
  • 1篇矮化

机构

  • 2篇西南大学
  • 1篇海南省热带农...

作者

  • 1篇阮仁武
  • 1篇余东
  • 1篇高中良
  • 1篇傅大雄
  • 1篇方宣钧
  • 1篇郑钦玉
  • 1篇罗明华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Rht_3理想株高突变体的基因型检测被引量:1
2007年
本研究采用4BS染色体携带Rht3基因的小麦显性矮源“矮苏3”(55-60cm),经辐射与化学诱变,获得了一系列株高在70-85cm、具小麦育种理想株高的突变体。采用形态标记、生化标记及分子标记对上述理想株高突变体进行了基因型检测。经成熟种子萌发试验的生化标记检测表明,理想株高突变体仍具有显性矮秆基因Rht3成熟种子α-淀粉酶活性低而抗穗萌的特性。经采用位于4BS染色体上的“易组太谷核不育基因MN2(4BS)”作为形态标记基因来定位理想株高突变体携带的半显性矮秆基因,证实了理想株高突变体携带的半显性矮秆基因与MN2(4BS)连锁、因而与Rht3基因同位于普通小麦4B染色体上。基于通常认为Rht3与隐性矮秆基因Rht。同为4BS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经采用Ellis等开发的“perfect marker”SSR特异引物的分子标记检测,在矮苏3及其理想株高突变体上同时扩增出了与Rht-Blb相同的237bp的特征带。以上3种类型的基因标记检测的结果,均有利于说明矮苏3的理想株高突变体携带Rht3突变衍生的复等位基因,因其具理想株高而又抗穗萌,可望作为半显性创新矮源用于高度集约化的小麦“分子设计育种”,以克服小麦育种目前局限于使用隐性矮源的局面,实现自“绿色革命”以来小麦育种矮源的升级换代。
傅大雄余东阮仁武罗明华方宣钧
关键词:小麦显性矮秆基因复等位基因矮化育种
小麦显性矮秆基因对株高、株粒重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4个普通小麦品种与13个不同显性矮源杂交回交数代以上产生的4套近等基因系,于2006年在非竞争群体条件下开展了近等基因系的二因素品系比较试验,研究矮源及轮回父本遗传背景两个主因素对近等基因系株高株粒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3个显性矮源在本试验统一遗传背景条件下株高为38.3-73.2 cm,显性矮源株高与株粒重呈高度正相关(r=0.868 9)。显性矮源株高提高到62.4 cm以上时,既可达到或超过轮回父本单株生产力,从而作为新型矮源应用于小麦矮化育种。其中,具有SWO7,RHT21,SWO5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使轮回父本株高(92.6 cm)分别降低到73.2,72.4,69.5 cm。但具有SWO2和SWO4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高分别是59.7,56.9 cm,均达5%的显著差异。显性矮源对株粒重的影响上,具有SWO5,SWO7矮源近等基因系的株粒重17.6,15.9 g,显著高于其他矮源(14.0 g以下)和轮回父本(14.0 g)。RHT10矮源对轮回父本的株高和株粒重的影响最大,使轮回父本株高株粒重分别降低了58.7%,57.1%。推荐株高在60-75 cm的显性矮源SWO5、SWO7、Rht21、奥尔森、雨D用于小麦矮化育种。
高中良郑钦玉
关键词:显性矮源株高近等基因系株粒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