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20051D0900710)
-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春红刘吉华马大庆徐爱德董杰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化学位移伪影与股骨头缺血坏死“双线征”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MRIT2WI上“双线征”与化学位移伪影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130例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从中挑选出48例(60髋)MRIT2WI上出现“双线征”的病例,进行不同扫描序列检查。并对其中1髋进行MRI与病理对照研究。结果1.5TMRI机对化学位移伪影敏感性高于0.5TMRI机。20个股骨头T1WI改变频率编码后,单线变为3线;34个T2WI改变频率编码后,双线变为3~4线;所有病例T2WI+STIR图像双线仍然存在。大体以及组织切片上可见死骨、纤维肉芽组织和周围反应性成骨。结论化学位移伪影存在于T1WI及T2WI,且场强越高,越明显。股骨头坏死“双线征”与化学位移伪影无关。
- 刘春红马大庆徐爱德刘吉华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成像病理
-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和ECT被引量:35
- 2006年
-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FHN)的X线、CT、MRI和E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对120例疑诊FHN患者同期进行了X线、CT、MRI和ECT检查,并进行随访。从中挑选出经随访或病理证实的75例作为统计对象。结果75例患者共累及114个髋关节,X线诊断42个股骨头;CT为100个股骨头;ECT为102个股骨头,MRI为114个股骨头。结论FHN影像学表现和其病理是相一致的。MRI是本病最好的检查手段。
- 刘春红马大庆刘吉华徐爱德左书跃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ECT
-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并软骨下骨折:平片、CT与MRI和病理结果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背景:软骨下骨折是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重要合并症,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影响,然而有关软骨下骨折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目的:比较X射线平片、CT和MRI对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并软骨下骨折的敏感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82例(132髋),依次行X射线、CT和MRI检查,并对其中手术切除的16个股骨头标本进行切片、脱钙和苏木精-伊红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132髋中,平片或CT确诊软骨下骨折72髋,X射线平片51髋,CT60髋,MRI33髋。与CT相比,MRI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6%和100%,平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和96%。CT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并软骨下骨折优于MRI(χ2=10.95,P<0.05)。本组16个股骨头大体标本与影像学对照研究显示,软骨下骨折区可见液体积聚和纤维肉芽组织增生,对应于X射线和CT上软骨下裂隙状透亮影,与上述病理过程是一致的。结果说明CT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并软骨下骨折优于平片或MRI;MRI有助于观察股骨头缺血坏死后软骨下骨折的伴随征象,尤其T2WI+脂肪抑制,可评价骨折处的液体。CT检查实属X射线的更精细断层扫描。
- 刘春红杜铁桥董杰李海梅张宇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数字化骨科数字化影像技术
- 2D FIESTA序列在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MR 2D FIESTA序列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FH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的2D FIESTA的表现,并与其他常规序列的MR扫描时间进行比较。结果18例中,22髋(双侧受累4例,右侧4例,左侧10例)2D FIESTA出现股骨头坏死"线样征"。"线样征"所包绕病灶区可呈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13髋"线样征"内或邻近区显示不同信号的(类)圆形病灶。2D FIESTA的扫描时间仅为T_2WI的7.7%;为T_1WI的12.6%,2D FIESTA的扫描时间比常规MRI扫描时间短(P<0.001)。结论2D FIESTA能清楚提供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有价值的表现,并且能显著缩短扫描时间。
- 刘春红杜铁桥董杰桑春玉张宇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磁共振成像FIE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