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50979049)
-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丽萍黄应平蔡露涂志英袁喜更多>>
- 相关机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温度对鳙幼鱼疲劳引起的生理变化和游泳能力的影响研究(英文)被引量:11
- 2014年
- 鳙(花鲢)在自然环境中分布于中国南部流域至阿穆尔河,是重要的经济性鱼类,具江湖生殖洄游特性。大坝建设阻碍了其洄游产卵繁殖通道,导致自然环境中其繁殖力的下降,需要有效的过鱼设施帮助鳙通过大坝等水流屏障。为了设计高效的鱼道引导鳙通过,本文通过自制密封的鱼类游泳实验装置,研究了鳙幼鱼游泳能力。测定了5个温度(5、10、15、20和25℃)下鳙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疲劳前后血清总蛋白(TP)、血糖(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评价疲劳运动引起的生理胁迫。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临界游泳速度显著提高(P<0.05)。25℃时临界游泳速度最大,为7.01 BL/s(1.19 m/s)。在疲劳运动后,血清总蛋白、血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水温低于15℃与高于15℃相比,鳙疲劳运动后血清总蛋白、血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以鳙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非适宜温度环境和疲劳运动胁迫下鱼类的生理反应。以期为鱼类生理学研究和渔业保护管理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定有效的鱼道提供数据参考。
- 袁喜李丽萍涂志英蔡露David M.Johnson黄应平无
- 关键词:温度临界游泳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