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JQ7002)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志华王晓昌刘芳谭周权吴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污泥
  • 3篇颗粒污泥
  • 2篇活性污泥
  • 2篇好氧
  • 2篇好氧颗粒
  • 1篇絮体
  • 1篇氧化菌
  • 1篇真菌
  • 1篇丝状菌
  • 1篇自养
  • 1篇自养菌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活性
  • 1篇温度
  • 1篇污泥形成
  • 1篇细菌
  • 1篇硝化
  • 1篇硝化菌
  • 1篇粒径
  • 1篇粒径分布

机构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4篇李志华
  • 3篇刘芳
  • 3篇王晓昌
  • 2篇张婷
  • 2篇郭强
  • 2篇吴杰
  • 2篇谭周权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影响微生物聚集体的聚集度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提出了包括两层含义的污泥聚集度的概念(一是污泥空间上的物理聚集,即密实度;二是微生物种类的聚集),并将膨胀污泥、絮体污泥和颗粒污泥作为污泥聚集度的3种典型状态,以现有污泥膨胀控制理论为基本参照,结合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条件,探讨了操作条件对污泥聚集度的影响:①较高的基质梯度、溶解氧水平和有机物的复杂程度有利于提高污泥的聚集度;②动力学选择、扩散限制理论对聚集度的影响受微生物聚集体大小的控制;③细胞存储能力的评估及其对聚集度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PHB、聚磷和糖原的影响.另外,还提出了在污泥膨胀的控制中不一定要以抑制丝状菌的增殖作为控制目标,通过对丝状菌的颗粒化过程的探讨,进一步证实了污泥膨胀的控制与污泥聚集度的提高是相似的.本文提出的聚集度概念目前仍不成熟,尚无定量的描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李志华刘芳王晓昌
关键词:丝状菌絮体颗粒污泥
温度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稳定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三个序批式反应器(SBR)进行平行试验,分析了进水温度、反应器温度及曝气温度对颗粒污泥的大小、粒径分布及圆度的影响。反应器R1的温度变化范围为25~28℃,R2与R3采用水浴控制温度为(23±2)℃,结果显示R1中颗粒形成快、粒径大(1152.2~2385.5 μm),但不规则且结构较为疏松;三个反应器在后期均出现了颗粒解体。反应器温度对颗粒形成和稳定的影响要大于进水温度的影响,夏季较高的曝气温度(27~31℃)是颗粒难以形成和稳定的主要原因。夏季运行时,曝气温度高于反应器温度会强化颗粒的空间非平衡生长,加剧颗粒内部的空洞化,不利于颗粒的生长。
杨欣李志华谭周权
关键词:颗粒污泥粒径分布恒温室温度
自养菌污泥致密过程及其污水处理特性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无机碳作为基质在SBR反应器内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了氨氧化菌(AOB)、硝化菌(NOB)在颗粒密实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颗粒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自养菌形成的颗粒污泥极为密实,其密度高达1.06 g/mL,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棒状菌是其优势菌群.出水的氨氮、亚硝酸氮及硝酸氮浓度分别为4.5-15.2 mg/L、10.2-20.3 mg/L和17.9-30.1 mg/L,氨氮的去除率为78%-92%.通过分析反应器内不同形态氮的变化曲线及变化速度,发现在实验初期较短的沉淀时间是AOB富集的主要因素,且颗粒的形成与AOB的富集无明显的相关性.与此相反,硝化速率与颗粒的形成有明显的相关性,颗粒形成有利于固定NOB,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颗粒稳定化,因此,颗粒化与NOB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自养反硝化作用随着颗粒的形成而逐步得以强化.
李志华郭强吴杰张婷谭周权刘芳王晓昌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自养菌活性污泥
选择性抑制技术测定活性污泥细菌、真菌活性分布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采用放线菌酮和硫酸链霉素作为真菌、细菌抗生素以抑制其活性,以基质诱导耗氧速率为考察指标,以好氧污泥、土壤污泥以及厌氧污泥为研究对象,对选择性抑制技术测定活性污泥中细菌、真菌分布的适用性进行了系统评估.随抗生素的投加,好氧污泥和土壤污泥的耗氧速率减小,厌氧污泥的耗氧速率反而增大,此方法对厌氧污泥不适用.当放线菌酮为1mg/g、硫酸链霉素为2mg/g时,抗生素对好氧污泥的抑制功效即D值为1,但并不能通过改变投药量使土壤污泥D值接近于1,说明所用抗生素对好氧污泥活性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而对土壤污泥活性抑制不具选择性.结果表明,选择性抑制技术能够用于测定好氧活性污泥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分布,但也存在着抗生素抑制作用失效、不完全抑制和实验结果精确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抗生素选择、微生物活性指标选择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李志华刘芳郭强谭周权吴杰张婷王晓昌
关键词:耗氧速率微生物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