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星火计划(2008GA710005)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 相关作者: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民倪金龙阮新明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肥料配施对杂交中稻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通过大田试验,评价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我国南方杂交中稻氮素积累与转移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叶氮积累量、茎鞘氮积累量及植株氮素积累总量在配施有机肥处理与不配施之间在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的配施有利于植株各器官氮素的积累。配施有机肥对叶及茎鞘氮的表观转运率影响差异不显著。配施有机肥的氮收获指数在成熟期以尿素配施饼肥最高,比尿素+控失剂并配施有机肥高15.2%。配施有机肥与相对应不施有机肥的氮肥利用率能提高10%左右。尿素+控失剂处理的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较高,分别比不施肥处理高50.6%,16.4%。品种间差异主要表现为叶氮积累量及氮素积累总量且在生育后期差异显著。因此,配施有机肥作基肥有利于叶氮、茎鞘氮及氮素积累总量的积累。氮素的表观运转率在不同的肥料处理及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及氮收获指数。
- 阮新民施伏芝倪金龙罗志祥
- 关键词:水稻肥料结构氮肥利用率
- 水稻苗期氮高效品种评价与筛选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 2010年
- 在3个氮素水平下对7个杂交中籼水稻品种进行水培试验,对氮素利用率与苗高、根长、单株分蘖、单株干重等4个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秧龄47d时,4个性状在3个氮素水平下差异显著,该秧龄的秧苗氮素利用效率与苗高、根长及单株分蘖数目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2*,0.97**,-0.88**;而秧龄期为37d时,4个性状在3个氮素水平下差异不显著,且氮素利用效率与4个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初步认为47d秧龄期可作为苗期氮高效品种评价与筛选的合适时期。秧龄47d时的苗高、根长、单株分蘖数、单株干物质重等4个性状的变异范围和变异系数均在40mg/l的氮素浓度下表现最大,表明40mg/l的氮素浓度可作为苗期氮高效评价与筛选的适合浓度。并发现秧龄47d时,氮素利用效率在40mg/l的氮素浓度下仅与单株干物质重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本研究初步认为,单株干物质重可作为苗期氮素效率高低的筛选指标。由于在40mg/l的氮素浓度下47d秧龄的K优52单株干物质重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最大,并且其吸氮速率与相对氮素利用效率亦最大,故初步认为K优52是一个苗期氮高效品种。
-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佘德红
- 关键词:水稻苗期性状氮素利用效率干物质重
- 施氮对高产杂交水稻生育后期叶碳氮比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1年
-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肥对水稻生育后期高产杂交水稻吸氮特性、叶碳氮比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氮量主要集中在生育前期,抽穗期前吸氮量占成熟期的70%以上。皖稻125在适量施氮及氮胁迫条件下氮素积累能力均较强,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叶碳含量基因型变异较小,且在生育后期总体呈下降趋势。叶碳氮比变异较大,抽穗期、灌浆期及成熟期在无氮区分别较施氮区高28.6%、18.3%、36.4%。适宜的叶碳氮比有利于氮素运转和产量的形成,在适量施氮下,皖稻125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为13.97和56.5 kg/kg,较汕优63高10.2%和24.4%。
-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
- 关键词:水稻碳氮比氮肥利用率
-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3026被引量:1
- 2009年
- 协优3026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强优恢复系3M026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07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07010623。
-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
-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选育
- 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Ⅱ优52被引量:4
- 2009年
- Ⅱ优52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强优恢复系OM05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品审07010621)。
-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明倪金龙
- 关键词:杂交水稻高产选育
- 协优335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 2010年
- 协优335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3M035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中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总结了该组合的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
- 关键词:杂交中稻亲本特性制种技术
- 密度与施氮量对早熟·超高产杂交水稻皖稻125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早熟、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皖稻125为材料,研究了氮肥与栽插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施氮量为180 kg/hm^2和栽插密度为27.00万穴/hm^2组合条件下产量达到最高,在中低氮肥及中等栽插密度条件下,皖稻125可以实现超高产目标。
-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
- 关键词:栽插密度施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