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5KJB320126)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吕海涛韩莲花程铖杨向军李红霞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皮祖细胞用于构建血管新生的体外三维模型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采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构建血管新生的三维模型,证实体外获得的EPCs参与血管新生。方法(1)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兔外周静脉血的单个核细胞,贴壁筛选法分离EPCs,于添加了Singlequotes的EBM-2培养液中扩增,对培养14 d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2)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获取EPCs,并接种于Matrigel三维基底膜胶,Singlequotes诱导,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管形成。结果(1)培养7~9 d,光电显微镜可见细胞集落形成,呈现干细胞特性;贴壁细胞表达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呈现内皮细胞系特征;贴壁细胞用碳化青染料(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及FITC标记的I型荆豆凝集素(FITC-UEA-1)双荧光阳性,显现EPCs的生物学特性;(2)动态观察:培养2周左右,在三维胶体中形成血管结构。结论外周血来源的EPCs,经过体外诱导后,具有成血管能力,可应用于制备体外血管新生的三维模型。
- 吕海涛韩莲花程铖李红霞周亚锋杨向军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血管新生三维模型
- 兔外周血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体外扩增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从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富集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并在体外诱导培养和扩增的方法,试图证实外周血是获得血管内皮祖细胞理想来源之一。方法密度梯度法分离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采用专用的EGM-2-MV完全培养基对单个核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动态观察细胞生长过程,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荧光化学法分别鉴定培养细胞的内皮细胞表面标记和生物学功能。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专用培养基体外诱导后,4 d左右可见多数细胞贴壁生长,9 d后可见位于中间的细胞聚集成团,4周后呈铺路石样内皮细胞形态。培养12 d细胞能表达的内皮细胞表面抗原,包括Ⅷ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和钙粘素(VE-cadherin)等;并能特异性吸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UEA-1),能内吞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具备内皮细胞的功能。结论兔外周血中存在具有增殖分化潜能的EPCs,经过特定的体外诱导培养可以收集和扩增。
- 吕海涛杨向军程铖李红霞韩莲花周亚峰
- 关键词: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