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092)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8H指数:6
- 相关作者:钱邦平邱勇朱泽章王斌季明亮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桡动脉压联合体感诱发电位监测预防强直性脊柱炎术中臂丛神经损伤的效果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采用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SO)中桡动脉压联合体感诱发电位监测降低臂丛神经麻痹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收治的AS 胸腰椎后凸畸形并行 PSO 治疗的患者36例,术中采用桡动脉压监测联合上肢诱发电位监测来预防臂丛神经损伤。结果术中有2例患者复位过程中出现阳性监测指标,经及时调整体位,监测指标恢复正常,术后未出现臂丛神经麻痹症状;有1例患者发现阳性监测指标后,虽经多次调整体位,仍不能使监测指标完全恢复正常,术后存在轻度臂丛神经麻痹,经治疗1周后完全恢复正常。术中无手术操作引起的神经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桡动脉压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及时发现 AS 胸腰椎后凸畸形经 PSO中臂丛神经受压程度变化,经适当处理能有效降低臂丛神经麻痹的发生率。
- 芮琳刘兴勇马正良王巧桂华薇杨健篑晓予
- 关键词:桡动脉体感诱发电位强直性脊柱炎
-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睡眠质量的评估,探讨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2例AS患者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和胸腰椎后凸病史等临床资料,血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上测量胸腰椎后凸Cobb角。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同时采用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量表、Bath AS功能指数(BASFI)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32例患者PSQI评分为(6.8±4.2)分,HAMA评分为(9.7±8.0)分,BASDAI评分为(3.5±1.6)分,BASFI评分为(3.1±2.0)分,ODI评分为33.0±16.8,后凸畸形Cobb角59.5°±22.1°,ESR(25.4±15.5)mm/h,CRP(22.7±21.7)mg/L。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SQI总分与患者年龄、病程长短、ODI、BASFI及HAMA评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与发病年龄、后凸病史长短、ESR、CRP、BASDAI及胸腰椎后凸Cobb角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下降,与患者年龄、病程长短、疼痛、功能受损程度以及焦虑情绪等相关,主要影响因素为疼痛和焦虑情绪;而与ESR、CRP及胸腰椎后凸Cobb角无相关性,其不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
- 史本龙钱邦平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季明亮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睡眠质量疼痛焦虑
- 经椎弓根截骨对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脊柱-骨盆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oste otomy,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术后脊柱-骨盆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L,PSO矫形内固定术的21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男18例,女3例;年龄(35.6±10.8)岁(21±53岁)。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统计测量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即刻X线片的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globekyphosis,GK)、固定节段角度(angle of the fusion levels,AF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ing,PT)。结果脊柱一骨盆相关参数中,除TK和PI外,其余参数手术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L的变化与PT(r=0.59,P=0.005)、SS(r=0.64,P=0.02)、SVA(r=0.49,P=0.025)及AFL(r=0.60,P=0.004)的变化存在线性相关,胛的变化与SS(r=0.94,P0.000)的变化存在线性相关,AFL的变化与阳(r=0.59,P=-0.005)、SS(r=0.61,P=0.003)的变化存在线性相关。结论PSO能够显著地改善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LL的重建与骨盆矢状面形态的改变密切相关。
- 钱邦平季明亮邱勇朱泽章王斌俞杨蒋军
- 关键词:脊柱后凸截骨术
-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颈椎活动受限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 sing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颈椎活动受限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从2012年5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1例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中,筛选出资料完整的患者38例,其中男36例,女2例;年龄17~53岁,平均32.6岁;病程3~37年,平均10.1年。收集患者的年龄、病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全脊柱后凸最大Cobb角(global kyphosis,GK)、颈椎病变评分(mSASSS)、颈椎曲度、C2一C7矢状面平衡(SVA)、AS疾病活动性量表(bath ankylo sing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AS功能量表(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根据颈椎活动度(cervicalrangeofmotion,CROM)测量结果分组:A组,CROM〉40°;B组,CROM〈20°。采用独立t检验,比较两组间上述各参数的差异性。对于有差异的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其与CROM之间的相关性,寻找CROM的高危因素。结果:A组16例,CROM为41°~92°,平均65.8°±14.3°;B组17例,CROM为1°~19°,平均9.2°±6.6°。两组病程、BASFI、GK、mSASSS、颈椎曲度及C2~C7SVA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年龄、ODI、BASDAI、ESR、CRP无显著性差异(P〉O.05)。病程、颈椎mSASSS、颈椎曲度、C2~C7SVA及BASFI与CROM均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524、-0.895、0.494、-0.813、-0.501,P〈0.05),GK与CROM无显著相关性(r=-0.275,P=0.122)。结论:较长病程和颈椎结构性损害是AS颈椎活动受限的主要相关因素。AS颈椎活动受限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冯帆钱邦平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季明亮胡俊史本龙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颈椎活动度
-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与髋关节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髋关节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组66例AS患者,男性57例,女性9例,年龄17~53岁,平均(33+10)岁,其中50例为AS伴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A组),16例为无胸腰椎后凸畸形AS患者(B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和病程;实验室检查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影像学资料包括:胸腰椎后凸Cobb角(GK)、髋关节病变评分(BASRI.hip);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包括:As疾病活动性量表(BASDAI)、AS功能量表(BASFI)和Oswestw功能障碍量表(ODI)。运用BASRI—hip对髋关节病变进行评分,并定义评分大于2分为有髋关节病变,定义有髋关节病变组为c组,无髋关节病变组为D组。统计学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A组50例胸腰椎后凸畸形AS患者中,27例(54%)发生髋关节影像学病变,B组16例无胸腰椎后凸畸形AS患者,3例(19%)发生髋关节影像学病变(OR:5.08)。多元回归分析显示GK和病程是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髋关节病变的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BASFI评分与AS患者的髋关节病变显著相关(r=0.345,P=O.014)。结论较大GK和较长病程是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髋关节病变的高危因素,AS患者的髋关节病变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
- 胡俊钱邦平邱勇孙凌云王斌朱泽章蒋军季明亮王鑫强
-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后凸髋关节病变
- 中国大陆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保护素基因多态性研究
- 2013年
- 目的:通过骨保护素(OP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筛查,分析中国大陆汉族人群中OPG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AS患者195例(AS组)及203例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并提取基因组DNA。所有样本采用TaqMan探针法对OPG基因SNP rs2073618、rs4355801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比较AS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同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其与AS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OPG基因SNP rs2073618、rs4355801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AS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如下。rs2073618(G):71.0%、71.9%,(C):29.0%、28.1%;rs4355801(G):27.7%、26.4%,(A):72.3%、73.6%。两组在基因型频率的分布上显示,m2073618(CC):9.2%、8.9%,(GC):39.5%、38.4%,(GG):51.3%、52.7%;rs4355801(AA):52.3%、52.7%,(AG):40.0%、41.9%,(GG):7.7%、5.4%。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关联性分析,未发现AS发病的风险等位基因或基因型。结论:中国大陆汉族人群中OPG基因SNP rs2073618、rs435580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AS的易感性之间没有相关性。
- 王鑫强钱邦平邱勇蒋青江华蒋军季明亮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骨保护素基因多态性易感性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2年
-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炎症性骨关节病,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及髋关节,早期表现为滑膜炎及韧带附着点的病变,随后可引起椎体周围软组织骨化及椎体间骨桥形成,导致脊柱强直,晚期出现僵硬的胸腰椎后凸畸形。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作为AS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脊柱骨折、
- 王鑫强钱邦平邱勇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新骨形成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同部位骨密度精确性比较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比较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部位骨密度(BMD)测量精确性。方法对27例AS均行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BMD,测定并记录腰椎、股骨颈和桡骨远端BMD Z值。记录患者病程,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A组(早期组,病程<10年)和B组(晚期组,病程≥10年)。结果 A、B组腰椎BMD Z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与桡骨远端BMD Z值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腰椎BMD更低,更能反映患者的低骨量状况;B组腰椎BMD增高,股骨颈BMD更能反映患者的低骨量状况。结论在早期AS患者中,腰椎BMD具有更好的精确性,更能准确反映其低骨量状态;但在晚期AS患者,腰椎BMD精确性降低,股骨颈BMD更能准确地反映其低骨量状态。
- 胡俊钱邦平邱勇王斌俞扬朱泽章蒋军季明亮
- 关键词:强直性脊椎炎腰椎股骨颈BMD
-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生存质量与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生存质量与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门诊AS患者30例、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术的住院AS患者34例纳入研究.以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在站立位全脊柱X线侧位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评估AS疾病活动性指数、AS功能指数和Oswestry下腰痛评分.依据胸腰椎最大后凸角将患者分为轻度后凸组(<60°,29例)和重度后凸组(60°,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矢状面参数,分析生存质量与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后凸组患者在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四个维度的得分低于轻度后凸组.两组患者C7倾斜角、胸腰椎最大后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骨盆倾斜角、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7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减小致生理职能评分减少;胸腰椎最大后凸角增加致情感职能评分降低;矢状面躯干偏移增大致社会功能评分减低.手术治疗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除胸椎后凸角和骨盆入射角外其他矢状面参数均较术前改善,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评分均提高.结论 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AS患者的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较轻度后凸患者降低.C7倾斜角、胸腰椎最大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和矢状面躯干偏移改变是AS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矢状面参数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钱邦平胡俊邱勇王斌俞扬朱泽章蒋军季明亮
- 关键词:生活质量放射摄影术
- 应用骶骨-股骨头-耻骨角预测骨盆倾斜角的可行性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骨盆冠状面参数骶骨一股骨头一耻骨角(sacro—femoral—pubic angle,SFP)用于计算中国汉族成人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的可行性。方法:本组研究对象为37例中国汉族正常成人(男16例,女21例),平均年龄32.6岁(18.55岁),分为A组(男性,16例)和B组(女性,21例)。均有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包含骨盆和髋臼).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均能清晰显示脊柱和骨盆骨性标志。通过hnage—Pro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PT、SFP和骶骨倾斜角(sacralslope,SS);采用SPSS16.0软件对PT和SFP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作SFP和胛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37例正常中国汉族成人中,平均SFP为69.6。±5.5。(57.8。~77.2。),平均PT为9.8。±5.50(2_3022.60),平均SS为31.10°10.1。(22.1-46.7)。SFP和frr有显著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824(P〈0.001)。通过线性回归分析,Prr可以通过简化公式进行计算:PT=78一SFP,在±4.5。范围内,公式预测能力为78.4%。A组的SFP与PT相关性及公式预测能力比B组更好(A组:r=0.856,预测能力81-3%;B组:r=0.738,预测能力76.2%)。结论:在中国汉族成人中,当侧位x线片上股骨头显示不清,准确测量PT较困难时,可以通过公式用冠状面SFP角来计算矢状面PT值。
- 胡俊钱邦平邱勇王斌俞扬朱泽章刘臻蒋军
- 关键词:脊柱矢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