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119)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张业顺夏定国张国政黄勇平赵云坡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家蚕
  • 2篇蛋白
  • 2篇抑制消减杂交
  • 2篇杂交
  • 2篇消减杂交
  • 2篇克隆
  • 1篇单性
  • 1篇单性生殖
  • 1篇等基因
  • 1篇等基因系
  • 1篇多角体
  • 1篇多角体病毒
  • 1篇雄核发育
  • 1篇血细胞
  • 1篇亚基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早期胚胎
  • 1篇造血
  • 1篇造血器官

机构

  • 4篇江苏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信州大学

作者

  • 3篇张国政
  • 3篇夏定国
  • 3篇张业顺
  • 2篇薛仁宇
  • 2篇曹广力
  • 2篇赵云坡
  • 2篇赵浩勤
  • 2篇黄勇平
  • 2篇贡成良
  • 1篇相辉
  • 1篇王成龙
  • 1篇郭学双
  • 1篇吴姗
  • 1篇苗雪霞
  • 1篇金伟
  • 1篇韦亚东
  • 1篇樊美珍
  • 1篇唐顺明
  • 1篇蒋剑豪
  • 1篇沈卫德

传媒

  • 9篇蚕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外源激素对体外培养家蚕造血器官造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已建立的家蚕(Bombyx mori)造血器官(HPO)体外培养系统,研究了2种蜕皮激素ecdysone和20-hydroxyecdysone(20E)以及保幼激素类似物methoprene对体外培养的家蚕HPO造血功能的调节作用。添加0.005-0.5μg/mL20E可促进5龄第2天幼虫(V-2)HPO的血细胞增殖和释放,但会抑制熟蚕开始时期(W-0)HPO的血细胞增殖和释放;添加低浓度(0.036 5μg/mL)ecdysone可以促进V-2和W-0期HPO的血细胞增殖及释放,高浓度(0.365-3.650μg/mL)ecdysone对血细胞增殖无促进作用,但有促进血细胞释放作用;添加低浓度(2μg/mL)methoprene不会阻止HPO的血细胞增殖,但抑制血细胞的释放,高浓度(20-200μg/mL)methoprene可抑制HPO的血细胞增殖和释放。此外,0.036 5μg/mL ecdysone与2μg/mL methoprene共同处理时,ecdysone可以掩盖methoprene抑制血细胞释放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ecdysone和20E对家蚕HPO的造血功能起促进作用,而methoprene则起抑制作用,ecdysone可以拮抗methoprene抑制血细胞释放的作用。
王成龙曹平生吴姗王志翔木口憲爾凌尔军
关键词:家蚕造血器官血细胞激素调节
家蚕scaffold中新微卫星标记的获得与Dll基因的遗传连锁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在进行家蚕遗传连锁图谱的整合过程中,需要寻找两个作图群体中都有多态的共有标记,但这种共有标记数量较少。为此,利用已有的简单重复序列(SSR)与家蚕基因组进行比对,寻找到匹配的scaffold,再采用SS-RHunter1.3搜索其中的SSR区域,排除掉原有SSR序列,选择重复次数在6~23之间的微卫星区域设计引物,用BC1群体的亲本及F1进行多态性的筛选,选择有多态性的标记用7019×(F50B×7019)BC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原家蚕第2连锁群上SSR位点新设计的邻近的7对引物中,有6对引物在BC1群体的亲本中有多态性,选择其中2个进行遗传连锁分析,作图结果与原有相应SSR标记的作图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根据S0207所在scaffold上开发的NS02071和NS02072之间的图距达到6.9 cM;根据家蚕大造和C108的回交一代初步定位的D ll基因的位置与后来在其所在scaffold上所设计的临近引物D ll1和D ll2的定位一致,且这两个标记在遗传连锁图上的图距为0.0 cM,表明这两个标记在遗传图上的位置重叠。由此,在较短的DNA区域内(在遗传连锁图上表现1个位点)便有多个SSR标记可供使用,将为定位家蚕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分子辅助育种及功能基因研究等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郭秋红詹帅相辉赵云坡李卫华黄勇平
关键词:家蚕微卫星标记SCAFFOLD
家蚕转录因子AP-4基因cDNA的分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AP-4(activator protein 4)是一种转录因子,在生物的生长发育中有重要作用。根据家蚕表达序列标签(EST)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克隆了家蚕AP-4(Bombyx mori activator protein4)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获的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序列同源性分析,预测了AP-4蛋白的理化性质。获得的家蚕AP-4基因cDNA的全长为1621bp,其开放阅读框为996bp,编码331个氨基酸,基因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同源性比对表明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棉铃虫AP-4和谷蛀虫AP-4推测的蛋白同源性分别为76%和54%,第45-99位氨基酸序列是一个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实时定量RT-PCR显示该基因在所检测家蚕的各发育时期中,除幼虫1龄和蛹期第4天无表达外,其它时期均有表达,其中幼虫3龄和4龄期的表达量较高。
李佳梅赵浩勤张国政夏定国张业顺唐顺明沈兴家
关键词:家蚕CDNA末端快速扩增生物信息学
家蚕第二白卵近等基因系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为探索家蚕第二白卵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建立了家蚕正常型黑卵品种菁松A的第二白卵近等基因系,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黑卵品系与白卵品系的抑制消减杂交文库,对文库中的高频次检出序列H46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明确了其3′末端序列,经半定量RT-PCR和实时定量RT-PCR证明H46序列代表的基因在黑卵和白卵系统中表达水平相差达1833倍,为正常型黑卵上调表达基因。
李翠玲张国政夏定国赵浩勤张业顺
关键词:家蚕抑制消减杂交实时定量RT-PCR
家蚕G蛋白γ1亚基(BmGγ1)的克隆及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被引量:4
2008年
异三元G蛋白是真核细胞感知外界信号后将信号传递到胞内的重要分子,参与生物体广泛的信号转导。为了研究家蚕体内G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家蚕G蛋白γ1亚基(Gγ1)的序列,设计引物验证预测序列后,克隆了家蚕Gγ1的序列,再通过酶切克隆至表达载体pET-41b(+)后,导入E.coliBL21宿主菌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融合蛋白,并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家蚕Gγ1重组GST融合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在分子质量约36 kD处出现特异性蛋白条带,重组蛋白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得到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说明已经成功克隆到家蚕Gγ1基因,并在E.coliBL21中高效表达。
章玉萍蒋剑豪赵云坡樊美珍黄勇平苗雪霞
关键词:G蛋白家蚕克隆
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桐乡株)5′端非编码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探讨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的复制与翻译机制,利用cDNA 5′末端快速扩增(5′-RACE)技术获得了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桐乡分离株(Bombyxmori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BmIFV-2)的5′端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NCR)。序列比较分析发现:BmIFV-2的5′-NCR由155个核苷酸组成,A+U含量达60.64%,其中包含1个起始密码子AUG;与坂城分离株(BmIFV-1)的5′-NCR相比,BmIFV-2的5′-NCR在5′末端缺少1个核苷酸,但核苷酸识别率为100%(即单核苷酸变异率为0),而且这个缺少的核苷酸并不影响其5′-NCR的二级结构。与已经证实具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活性的Iflavirus属的2种病毒EoPV(Ectropis obliquapicor-na-like virus)和VDV-1(Varroa destructorvirus 1)的5′-NCR相比,BmIFV的5′-NCR可能也具有IRES活性。
李明乾苘娜娜蔡顺风陈孝学金伟鲁兴萌
关键词:家蚕
抑制类胰岛素肽BBX-B8基因的表达对家蚕抗逆性的影响
2010年
家蚕类胰岛素肽(bombyxin)具有调节糖代谢、促进翅芽和造血器官细胞增殖、调控前胸腺分泌活性等功能。为探讨家蚕类胰岛素肽其它的生理功能,将Bombyxin B家族的BBX-B8基因克隆进pGEM-T载体,通过体外转录合成BBX-B8 dsRNA,研究RNAi介导的BBX-B8基因沉默对蚕体耐高温、低温和饥饿的能力及部分保护酶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给家蚕5龄2d幼虫注射1μg/μLBBX-B8 dsRNA(10μL/头)3d后,脑组织中BBX-B8的表达水平下降30.80%。给家蚕5龄3d幼虫注射1μg/μLBBX-B8 dsRNA(10μL/头)2d后,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别提高17.81%、41.86%,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给家蚕5龄3d幼虫注射BBX-B8 dsRNA 2d后进行高温(40℃,3h)和低温(4℃,3h)冲击,化蛹率比对照提高12.76个百分点;注射BBX-B8 dsRNA后禁食处理,在饥饿状态下的化蛹率比对照低9.29个百分点。研究结果提示:在家蚕5龄幼虫期抑制BBX的表达,可刺激血液中SOD活性上升,增强蚕体抗氧化能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应激反应,导致其对高温和低温的应激能力提高;家蚕的代谢活动加剧,能量消耗增加,耐饥饿能力下降。
郑小坚陆叶曹广力薛仁宇沈卫德贡成良
关键词:RNA干扰饥饿保护酶
BmNPV多角体对稳定转化细胞表达荧光蛋白的包埋现象初探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探索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多角体对外源蛋白的包埋特性,构建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的表达载体pIZT-DsRed,用该载体转染家蚕卵巢细胞系(BmN),并以吉欧霉素(zeocin)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红色荧光蛋白的BmN细胞系。进一步以野生型BmNPV感染pIZT-DsRed转化BmN细胞,发现部分多角体可以发出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Western blot检测证明多角体中含有GFP蛋白,显示BmNPV多角体可以包埋进病毒粒子以外的其他蛋白成分,表明BmNPV多角体蛋白的包埋机制中存在非特异性识别包埋的现象。
郭学双曹广力贡成良薛仁宇
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包埋外源蛋白
家蚕单性生殖早期胚胎SSH文库的构建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探讨家蚕早期胚胎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以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AMP)和双精雄核发育(BSA)技术获得的家蚕单一性别早期(2-24 h)发育蚕卵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正向和反向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在正向与反向抑制消减杂交文库中分别随机选择62个和46个克隆测序,分别获得43种和29种cDNA序列,其中25个为新的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抑制消减杂交文库中与单性生殖有关的高温、低温、辐射等诱导表达基因出现的频次较高。对部分文库序列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在两种单性生殖早期发育胚胎中存在差异表达。
王艳敏夏定国张业顺任晓俊韦亚东张国政
关键词:家蚕抑制消减杂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