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103-741)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勇刘勇陈丹王维龙张晓溪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恒河猴白细胞介素-4基因的合成、原核表达及纯化
- 2011年
- 目的人工合成恒河猴白细胞介素-4(Macaca mulatta Interleukin-4,Mamu IL-4)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及纯化。方法根据大肠杆菌遗传密码偏爱性优化设计并人工合成Mamu IL-4(mIL-4)基因,克隆入pET43.1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43.1a-mIL-4,转化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DE3)-RIPL,经IPTG诱导表达。通过阳离子交换层析及稀释复性等步骤对表达的重组mIL-4蛋白进行纯化,纯化产物经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双酶切及测序证实重组表达质粒pET43.1a-mIL-4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 0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纯化复性后纯度可达95%以上;Western blot检测其能与鼠抗mIL-4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重组mIL-4蛋白,纯化的蛋白纯度较高,为其生物学活性及佐剂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 陈丹刘娟黄健刘新颖王冉史洪娜王维龙沈林李鼎锋
- 关键词:恒河猴白细胞介素-4基因合成原核细胞纯化
- 不同形式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截短、全长、全长融合等3种不同形式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核酸疫苗在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获得最佳的免疫原设计方案。方法构建经密码子优化的不同形式HBcAg核酸疫苗质粒:pRec2.0-Ct(表达截短至144 aa的Core蛋白)、pRec2.0-C(表达全长183 aa的Core蛋白)和pRec2.0-C-preS1(表达全长Core和PreS1融合蛋白),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目的抗原基因的表达。将3种核酸疫苗分别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c抗体水平,IFNγELISPOT法检测小鼠体内HBcAg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结果 3种核酸疫苗质粒经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3种核酸疫苗质粒在293T细胞中均可表达相应蛋白;经3种核酸疫苗免疫后的小鼠均产生了HBcAg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应答,其中pRec2.0-C组抗-HBc抗体水平和T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均显著高于pRec2.0-C-preS1组和pRec2.0-Ct组(P<0.05)。结论将HBcAg截短至144个氨基酸或与preS1融合均可降低其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
- 沈林陈丹张晓溪孙志丹袁京云王维龙刘新颖李鼎锋刘勇
- 关键词: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