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4701)
- 作品数:5 被引量:87H指数:4
- 相关作者:马金辉蔡迪花张超麻清源年雁云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网络分析的交通网络评价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被引量:34
- 2006年
- 以网络分析为基础,使用节点连通性和可达性等指标,评价研究甘肃省的交通网络以及交通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平均经济——网络直径概念、功能及其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节点连通性和可达性指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且跨区域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于仅邻域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使用节点连通性和可达性指标可界定出各区域经济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范围,为整个区域的交通规划和经济区划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甘肃省交通呈聚团模式,具有空间自相关性。
- 麻清源马金辉张超
- 关键词:GIS网络分析连通性可达性
- 甘肃民勤绿洲地下水系空间分布模拟被引量:2
- 2009年
- 依据潜水自由流动的特性和水流模拟的基本原理,在GIS环境中利用反距离加权法建立了数字地下水位模型.基于DWTM利用地表水流模拟方法,研究民勤绿洲地下潜水流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表径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地下水主要来源于武威盆地流入的地下水,但也有来自周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在绿洲南端的环河灌区,地下水系的走向基本与地表潜在水系的一致,但在红崖山灌区内,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差异.
- 马金辉朱小燕潘从新
- 关键词:民勤绿洲
- 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遥感定量评价被引量:22
- 2007年
- 利用Landsat TM遥感光谱信息,构建了多维向量空间下的14个遥感定量指标,采用Fisher逐步判别分析法从这些指标中筛选出8个与沙漠化现状(非沙漠化、潜在沙漠化、沙漠化)密切相关的指标(氧化铁、地表反照率、植被指数)和反映水与植物特性的5个波段(波段1,2,4,5,7),又分辨出6个与沙漠化程度密切相关的变量(氧化铁、地表反照率、植被指数和反映土壤水分和植物水分的2个波段(波段5,7)).利用这些指标建立的判别方程对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与2000年的沙漠化程度评价结果对比,发现判别方程的精度达68.9%.结合遥感光谱信息和Fisher分类器可以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下实现沙漠化现状与程度的自动识别,与单纯使用遥感光谱信息进行分类相比,引入遥感代用指标,对于沙漠化现状与程度的分类和分级具有更好的效果.
- 马金辉蔡迪花肖桐
- 关键词:沙漠化遥感
- 甘肃省河东地区不同时段暴雨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本文利用甘肃省河东及其周边地区的200多个站点的暴雨多年最大值资料研究了10m in、60m in、6h、24h和3d 5种时段的暴雨多年最大值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时段越长空间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越强。3d和24h暴雨受东南季风影响,降雨量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水平地带性规律;10m in暴雨受地形的影响,呈现出开口朝北"U环"形态,高值区出现在东南部的陇南山地、六盘山山地,以及甘南高原北缘、东缘;60m in和6h受地形和东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属于东南-西北渐变型与"U环"型的过渡类型。
- 马金辉卢秀丽
- 兰州地区滑坡风险因素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被引量:23
- 2006年
- 滑坡作为一种典型的环境地质灾害,其危害日趋严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及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兰州地区滑坡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滑坡风险分布规律及其与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为:兰州地区滑坡受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影响较大;滑坡风险分布的集中程度为南部基岩山区和黄土梁区坡度较陡峭区域的滑坡分布较为密集,属于滑坡高风险区,而北部黄土丘陵区坡度平缓区域的滑坡分布比较分散,属于滑坡低风险区;研究区域内滑坡风险相对集中的区域面积较小,而相对分散的区域面积较大;滑坡风险沿市区两山成带状分布,且分布趋势与黄河北岸的北西西向断层、西固北岸的北北西向断层以及黄河以南的北北西向断层方向一致。
- 马金辉年雁云蔡迪花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滑坡风险地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