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KS026)

作品数:16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蒲国良张万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6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社会主义
  • 7篇主义
  • 5篇政治
  • 5篇斯大林
  • 4篇政治体制
  • 4篇中苏
  • 3篇社会主义民主
  • 3篇中苏关系
  • 3篇民主
  • 3篇赫鲁晓夫
  • 2篇学术界
  • 2篇政党
  • 2篇政治体制改革
  • 2篇中国外交
  • 2篇社会主义与资...
  • 2篇十月革命
  • 2篇斯大林时期
  • 2篇中苏大论战
  • 2篇中苏论战
  • 2篇资本主义

机构

  • 16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5篇蒲国良
  • 1篇张万杰

传媒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晋阳学刊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中共南京市委...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动关系新特点被引量:3
2011年
在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并存对立的体系在各自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前提下的相互关系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认识对方的立足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彼此间攻守态势易位,对双方关系的判断都在由零和博弈转向争取双赢,双方以斗争为出发点的势不两立的对抗转向以和平共处为基点的合作,彼此间相互渗透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空前发展,双方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共同应对许多新的问题。如此种种,都提醒我们在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互动关系时需要新的思路、新的视角。
蒲国良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
不要曲解俄罗斯重印《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被引量:1
2010年
2004年俄国重印《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事引起部分中国学者的关注,这件本来极为平常和正常的事情却在我国学界持续发酵,被赋予了许多它本身并不具有的政治含义。国内学界在追踪和分析国外动态时应力避对史实和材料的误读和曲解,不宜凭个人之好恶刻意渲染某种并不存在的东西,否则难免有误导读者之嫌。
蒲国良
关键词:斯大林政治传播
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中国与资本主义的复杂关系
2008年
在全球化的时代,社会主义中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存在着多层次的复杂关系。首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作为相互对立的两种制度而存在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必然是资本主义的批判者、否定者。这一角色决定了国际上的反社会主义势力一刻也不会忘记以任何可能的手段促其演变的立场。社会主义的中国一刻也不会忘记资本主义对它的存在所构成的威胁。其次,在可以看到的将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将会长期共存,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学会与资本主义世界打交道,不仅是经济贸易的交道,还有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又是一个和平共处、和平竞争的关系。再次,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它与发达的资本主义之间又是一个现代化的先行者与后来者的关系,社会主义的中国将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许多方面的学习者的地位。
蒲国良
关键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中国外交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布尔什维克与十月革命被引量:10
2007年
十月革命是沙俄时期长期积聚的社会矛盾大爆炸的结果,是当时俄国民心向背的历史选择,没有这个条件,任何的"密谋"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布尔什维克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当时俄国各政治力量中最具组织性和战斗力的党派,加上它灵活的斗争策略与务实的纲领政策,最终在俄国各党派的角力中脱颖而出。但是,通过革命获得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在社会建设中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这一困境是批评者屡屡质疑十月革命合理性的最深层的根源之一。对于围绕十月革命的争论,我们的基本态度应该是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以现实主义的态度直面现实。
蒲国良
关键词: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执政党建设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维埃体制改革被引量:1
2008年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时期定型的苏维埃变异体制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扩大苏维埃的权限,完善苏维埃的内部结构。勃列日涅夫在赫鲁晓夫踏出的道路上又向前走了一段,使苏维埃体制在形式上更加完善和精致了。苏维埃体制比之斯大林时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是在旧体制范围内冲撞和迂回,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最核心、最根本的东西——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并没有被触动,苏维埃体制的深层矛盾并没有解决。
蒲国良
关键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历程被引量:2
2011年
从认识史的视角考察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历程,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迄今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上,主要是从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认识中界定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不是的那个东西。在第二个阶段上,主要是在自我反思与自我否定中剔除许多长期被置于社会主义名下而实际上并不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东西。这两个认识阶段目前大体已经完成。在第三个阶段上,我们则试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下,从社会主义的自我确证中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一探索目前仍在进行中。
蒲国良
关键词: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斯大林对苏联苏维埃制度建设的贡献
2009年
斯大林时期是苏维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苏联制定了新宪法,统一了立法权,确立了最高苏维埃体制,从而消除了苏维埃政权之初立法职权分散、法出多门的不正常现象。这一时期,苏联还进一步完善了民主选举制度,为活跃苏维埃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斯大林时期是苏维埃体制的框架基本定型的时期,后来的所谓改革实质上不过是一种修补和完善,总体上并未超出这个框架(戈尔巴乔夫后期除外)。
蒲国良
关键词:斯大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赫鲁晓夫主政开启中苏争吵的大门——中苏分歧的起源探析
2008年
斯大林时期,尽管中苏关系中存在着若干摩擦与不愉快,但却没有发生大的冲撞。赫鲁晓夫主政后,中苏关系进入了蜜月时期。但也正是赫鲁晓夫的主政,开启了中苏论战的闸门。当然,这决不是说双方争吵的责任应该由赫鲁晓夫个人来承担。中苏双方都曾为阻止相互关系的日益恶化进行过艰苦努力,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在历史的关键时期,中苏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两个最大的共产党终究没能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探索中形成良性互动。
蒲国良
关键词:中苏论战赫鲁晓夫中苏关系
中苏论战时期的中苏友好协会
2008年
中苏友好协会是中苏关系风风雨雨的历史见证者之一。随着中苏两党从内部分歧到公开论战,中苏友好协会的功能与活动也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与前一时期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机构萎缩、人员锐减、地位下降、活动减少与功能嬗变。经过痛苦而复杂的演变,到中苏大论战后期,中苏友协作为宣传苏联的组织已不复存在,作为对苏交流机构也基本上名存实亡。但是,中苏友协并没有彻底销声匿迹。即便是在此后中苏长期对峙时期,它仍然通过极其有限的、象征性的活动显示着自身的存在。
蒲国良
关键词:中苏关系中苏论战中国外交
斯大林时期苏联苏维埃体制的变异
2007年
斯大林时期是苏联苏维埃体制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苏维埃就形式而言,它已臻于完备。但也是在这一时期,苏维埃一步步地完成了它的象征化的过程,彻底蜕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表决器,一个名副其实的橡皮图章。它的存在,只仅仅具有象征和粉饰的意义了。
蒲国良
关键词:斯大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