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D02A15)

作品数:1 被引量:90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卫建芮雯奕张彬周博杨飞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水稻
  • 1篇全球变暖
  • 1篇热害
  • 1篇结实率
  • 1篇开花
  • 1篇开花期
  • 1篇花粉
  • 1篇花粉活力
  • 1篇花期
  • 1篇高温
  • 1篇高温热害
  • 1篇变暖

机构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1篇郑建初
  • 1篇杨飞
  • 1篇周博
  • 1篇张彬
  • 1篇芮雯奕
  • 1篇张卫建

传媒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水稻开花期花粉活力和结实率对高温的响应特征被引量:90
2007年
采用远红外增温设施在水稻开花第1天分别对4个水稻品种(南粳41、武香粳14、扬粳6号和汕优559)进行5h(10:00-15:00)高温处理(40℃),然后转入常温,观测当天及其后4d开花颖花的花粉活力及同期开花颖花成熟期的结实对高温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处理后各天颖花的花粉活力均显著下降(P〈0.05),但随开花日序的后移其下降幅度逐步减小。其中,下降最大为处理当天或其后1d,花粉在柱头和培养基上的萌发率以及花粉I-KI溶液的可染率分别平均降低了16.00、25.85和11.74个百分点,而处理后4d的降幅仅为8.49、6.63和6.02个百分点。相同的趋势也表现在同期开花颖花的结实特征上,高温处理的当天和其后4d开花颖花的结实率分别平均下降了14.04和5.95个百分点;而高温处理当天的空粒率和秕粒率平均分别提高了10.06和3.98个百分点,处理后4d分别提高了3.98和1.97个百分点。另外还发现,高温处理下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汕优559的花粉活力和籽粒结实受高温的影响最小。相关分析发现结实率、空粒率和秕粒率与柱头花粉的萌发率、花粉在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均呈显著直线相关,而花粉-KI溶液的可染率仅与空粒率存在显著相关(P〈0.05)。可见,水稻遭遇短期高温后,随着开花日序的后移高温对颖花形成的潜在热害逐渐降低,在生产实践中花粉在柱头和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可作为品种选育和高温热害发生几率、热害程度预测的可靠指标。
张彬芮雯奕郑建初周博杨飞张卫建
关键词:水稻高温热害花粉活力全球变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