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362)

作品数:10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徐云强陈旭义张振辉冯世庆朱双龙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脊髓
  • 4篇脊髓损伤
  • 3篇神经缺损
  • 3篇丝素
  • 3篇缺损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皂苷
  • 2篇丝素蛋白
  • 2篇周围神经
  • 2篇周围神经缺损
  • 2篇急性脊髓损伤
  • 2篇干细胞
  • 2篇柴胡
  • 2篇柴胡皂苷
  • 2篇柴胡皂苷A
  • 2篇大鼠急性脊髓...
  • 1篇蛋白酶
  • 1篇导管
  • 1篇导管修复

机构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武警后勤学院...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郑州市骨科医...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徐云强
  • 6篇陈旭义
  • 4篇冯世庆
  • 4篇张振辉
  • 3篇李瑞欣
  • 3篇刘迎节
  • 3篇朱双龙
  • 2篇刘涛
  • 2篇曹富江
  • 2篇刘英富
  • 2篇杨晓青
  • 2篇涂悦
  • 2篇李东
  • 2篇李建国
  • 2篇李晓寅
  • 2篇段会全
  • 1篇张赛
  • 1篇梅伟
  • 1篇姜文涛
  • 1篇王庆德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确显微技术条件下构建脊髓损伤模型的脊髓离断状态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弥散张量成像是一项常用于大脑临床研究中的技术,但很少用于脊髓损伤的诊断或预后。目的:采用显微技术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评测脊髓离断情况,这为进一步的干预治疗提供良好的动物损伤模型。方法:健康SD大鼠12只在精确显微技术下制备脊髓损伤模型,6只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用核磁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观察实验组大鼠造模后脊髓离断情况,用运动诱发电位和感觉诱发电位检测大鼠神经电生理改变情况,利用斜坡实验和BBB评分评价大鼠造模后的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大鼠苏醒后双下肢全瘫、尾巴不能摆动、尿潴留;弥散张量成像图像显示其T10段脊髓完全离断;运动及感觉诱发电位波形较对照组均未引出;造模后1 d、造模后1,2,4周斜板试验角度均小于30°,BBB评分均少于10分,随时间延长,部分大鼠可见后肢刺激性反射,但无主动性功能活动,局部脊髓结构破坏严重。说明精确显微技术能成功构建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并且在弥散张量成像图像上清晰可见T10段脊髓完全离断。
李晓寅陈旭义涂悦刘英富徐云强杨晓青李瑞欣李娜李建国
关键词:脊髓损伤显微技术弥散张量成像神经电生理诱发电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腺病毒介导白细胞介素-6基因对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6 (IL-6)基因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迁移、黏附的影响.方法 将携带IL-6及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载体(Ad-IL-6-GFP)及空载体(Ad-GFP)感染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L-6 mRNA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周期;细胞迁移实验和黏附实验检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迁移和黏附能力.结果 IL-6腺病毒载体感染脊髓星形胶质细胞96 h后,Ad-IL-6-GFP组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Ad-G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结果显示,Ad-IL-6-GFP组吸光度(A)值明显降低,与Ad-GF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IL-6基因减少了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G1期[(5.40±0.90)%]的比例,而S期[(7.26±0.40)%]和G2期[(83.52 ±0.50)%]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与Ad-GF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迁移实验和黏附实验结果显示,IL-6载体能够促进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迁移和黏附能力.结论 IL-6腺病毒载体能够促进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周期进程、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
刘涛曹富江徐云强冯世庆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脊髓星形胶质细胞INTERLEUKIN-6
柴胡皂苷a影响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机体炎症水平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柴胡皂苷a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早期组织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损伤组、柴胡皂苷a 5 mg/kg组、10 mg/kg组、20 mg/kg组共5组。利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单纯损伤组注入生理盐水,药物组通过腹腔注射。所有动物分组于术后24 h处死,以损伤段为中心上下取脊髓10 mm和大鼠腔静脉血清2 m L,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和血清中TNF-α和IL-6表达水平。结果:(1)单纯损伤组大鼠脊髓组织和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柴胡皂苷a 5 mg/kg组、10 mg/kg组、20 mg/kg组大鼠脊髓组织和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单纯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柴胡皂苷a 10 mg/kg组、20 mg/kg组大鼠脊髓组织中TNF-α和IL-6表达水平低于5 m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g/kg组与20 mg/k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表达水平柴胡皂苷a 20 mg/kg组低于5 m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g/kg组与20 mg/k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皂苷a通过影响急性脊髓损伤早期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继发性免疫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10mg/kg组效果优于其他实验组,且该药物可能部分通过脊血屏障。
朱双龙陈旭义段会全刘迎节孙中磊徐云强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柴胡皂苷A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胶原/丝素导管介导雪旺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修复坐骨神经缺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胶原/丝素导管介导雪旺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所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乳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SCs),并做S-100蛋白免疫荧光鉴定;从孕14 - 15 d的SD大鼠体内取出子鼠,分离纯化获得原代神经干细胞(NSCs)进行体外培养.实验分为4组,每组10只:自体神经移植组(A组)、胶原/丝素导管介导雪旺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B组)、胶原/丝素导管移植组(C组)、单纯损伤组(D组).SCs-NSCs与胶原/丝素导管联合培养14 d后,行扫描电镜观察.分别将3种不同移植物桥接于大鼠坐骨神经10 cm缺损处,并在12周后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学检测、形态学观察及计量学分析.结果 术后12周,桥接组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坐骨神经缺损再通,且实验动物未出现明显排斥及炎性反应.神经电生理学检测坐骨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s)波幅分别为:未手术正常侧(21.00±1.83) mV,A组(15.00±1.12) mV,B组(13.00±1.06) mV,C组(6.00±0.58) mV,透射电子显微镜再生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分别为:A组(0.80±0.15) μm,B组(0.70±0.11) μm,C组(0.30±0.07) μm,D组(0.25±0.06) μm.统计结果表明: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相对C组及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s和NSCs能够在胶原/丝素导管上共同生长分化,生物相容性良好.胶原/丝素导管介导雪旺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所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神经对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具有良好的桥接和促神经生长作用.
徐云强张振辉余欣陈旭义李东李瑞欣冯世庆
关键词:雪旺细胞坐骨神经再生
钙蛋白酶Ⅰ通过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对脊髓损伤后炎症纤维化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观察钙蛋白酶Ⅰ (Calpain Ⅰ)通过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对脊髓损伤后炎症纤维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后炎症纤维化显著,钙蛋白酶Ⅰ、GSK3β、Ⅰ型胶原(Collagen 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的表达均显著升高(0.92±0.04、0.91 ±0.06、1.19±0.02、1.07±0.03,P<0.05).应用蛋白酶抑制剂SJA6017干预后,大鼠脊髓瘢痕面积缩小[对照组比模型组(3.37 ±0.04) mm2比(1.13±0.01) mm2,P<0.05]、损伤部位炎症因子[对照组比模型组(350±41) ng/L比(46 ±7) ng/L,P<0.05]及纤维化蛋白表达[对照组比模型组(290±16) μg/L比(19 ±3) μg/L,P<0.05]改善,GSK3β表达降低为0.42 ±0.02和0.35 ±0.03(P <0.05).结论 钙蛋白酶Ⅰ通过GSK3β对脊髓损伤后炎症纤维化的调节发挥作用.
刘涛曹富江徐云强冯世庆
关键词:脊髓损伤纤维化炎症
不同方法诱导脂肪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通过比较化学和生长因子两种不同诱导方法,观察评估脂肪干细胞(ADSCs)向神经元样细胞(NLCs)分化,并探讨诱导分化机制.方法 取SD大鼠腹股沟和腹膜后脂肪分离培养获得ADSCs,取其第3代细胞进行流式细胞表型鉴定(CD29、CD34、CD45、CD73、CD90、CD105)并进行实验诱导.分为化学诱导组[DMEM/F12 +5 mmol/L β-巯基乙醇(β-BME)+2%二甲基亚砜(DMSO)+ 200 μmol/L丁酸酯羟基茴香醚(BHA)]和生长因子分步诱导组[第1步:DMEM/F12+20 μg/L表皮生长因子(EGF)+2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2% B27;第2步:DMEM/F12+ 10 μg/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10 μg/L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1 μmol/L维甲酸(RA)].每天在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并在第3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诱导后神经细胞特异标志物巢蛋白(Nestin)、神经元核蛋白(NeuN)、抗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第3代ADSCs细胞表型CD34(0.57%)、CD45(0.67%)、CD29(99.38%)、CD90(96.21%)、CD73(99.80%)和CD105(97.97%).化学诱导组在诱导24 h后即出现神经元样细胞形态,表达Nestin和MAP-2,但其诱导后形态在第5天出现逆转且在第7天有部分细胞开始死亡;生长因子诱导组诱导3d时Nestin表达,1周后MAP-2、Neun和GFAP表达逐渐增加,诱导生成稳定NLCs.结论 化学诱导AD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速度较快,但其性质不够稳定,形态出现逆转且伴随细胞死亡;生长因子法能够实现稳步诱导,诱导生成的NLCs更符合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要求.
徐云强张振辉陈旭义李东冯世庆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分化神经元样细胞
胶原/丝素蛋白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10
2016年
背景:周围神经缺损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始终是医学界面临的难题。针对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组织工程支架仍处在研究阶段,理想的构建材料和制作工艺仍处于在探索研究中。目的:综述胶原/丝素蛋白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3至2016年Pub 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人工神经支架构建方法和原材料选择研究的文献,并进行总结、整理和论述。结果与结论:共纳入46篇文献。胶原蛋白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自身及其降解产物在宿主内不会发生炎症反应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生物降解速度快及物理性能差等缺点。丝素蛋白拥有较高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但其体内降解速度较缓慢。在支架制作工艺上,快速成型三维打印法可精准控制支架的孔径及其分布,孔隙结构高度整齐,可打印各种形状的支架,时间短,能够进行规模化生产。将胶原/丝素蛋白用三维打印法制备成神经支架,可保持良好生物相容性,也改善了力学性能。当今,国内外对胶原蛋白或丝素蛋白等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在神经损伤修复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同时在支架制作工艺上也不断改进,因此,胶原/丝素蛋白作为原材料并联合三维打印制作工艺有望成为未来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主要选择方式。
徐云强刘迎节李瑞欣朱双龙张振辉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丝素蛋白神经支架冷冻干燥法
柴胡皂苷a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Sa)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早期机体免疫炎性水平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20~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脊髓损伤组(B组)、SSa处理组(C组),每组24只。A组仅咬除棘突和椎板暴露脊髓;B、C组利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即刻C组给予大鼠腹腔注射10 mg/kg SSa,B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4 h每组处死18只大鼠并取出脊髓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浓度,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NF-κB P-P65和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每组其余6只大鼠分别于术后1、3、7、14、21、28 d采用BBB评分和斜板实验评价大鼠双下肢运动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A组BBB评分和斜板实验最大角度均显著高于B、C组(P<0.05),术后14、21、28 d C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B组(P<0.05)。ELISA检测示,A组TNF-α、IL-6浓度显著低于B、C组,C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A组NF-κB P65、NF-κB P-P65和AQP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C组,C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示,A组脊髓中神经细胞正常,无明显病变;B组脊髓中损伤部位可见神经元细胞,损伤处有出血、中性粒细胞浸润、神经细胞水肿;C组脊髓中可见神经元细胞,小胶质细胞轻度增生,病变较B组好转。结论 SSa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AQP4蛋白的表达,减轻急性脊髓损伤后机体炎性反应和组织水肿,从而具有一定保护神经的功能。
朱双龙段会全刘英富李光宗刘迎节黄梦强陈旭义徐云强
关键词:柴胡皂苷A脊髓损伤炎性反应水通道蛋白4神经保护
新型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丝素/胶原蛋白支架联合许旺细胞(SCs)/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共培养所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分别体外分离、培养及纯化SD大鼠SCs和ADSCs,并将SCs与ADSCs按照2∶1的比例和丝素/胶原蛋白支架共培养,来构建新型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用于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实验随机分为4组:单纯丝素/胶原支架移植组(Scaffold组)、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移植组(TEN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Autograft组)、未手术对照组(Normal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Instron5865力学试验机测试导管的力学性能,扫描电镜(SEM)观察导管内部空间结构及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术后12周分别行电生理学及形态分析学等一系列检查评估神经再生情况,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进行数据分析,如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采用Turkey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导管内部相通性良好,在三维的孔隙中及表面上有许多神经元样细胞生长并伸出长突起,细胞生长状况佳。力学试验机测试显示导管最大和平均弹性模量分别为(10.80±0.30)MPa、(8.14±0.20)MPa。根据再生神经大体观察、电生理学检查及形态学结果统计分析可得,各组实验动物都不同程度上实现缺损神经的修复再通。但从实验动物神经修复效果来讲,TENC组和Autograft组都较为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优于Scaffo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素/胶原蛋白支架联合SCs/ADSCs共培养所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化神经导管具备初步生物神经样结构,且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再生修复具有良好的桥接及促进神经生长作用。
张振辉王庆德梅伟毛克政姜文涛
关键词:丝素蛋白许旺细胞脂肪源性干细胞共培养组织工程化神经
癫痫病中医病因证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癫痫是一种脑部疾病,其特点是持续存在能够增加未来出现癫痫发作可能性的脑部持久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功能障碍等方面的后果.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以抗(癎)类药物为主,约25%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病情难以得到控制,反而转变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姚宇晨涂悦陈旭义李晓寅杨晓青张赛李建国
关键词:癫痫中医病因学中医辨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