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34040)

作品数:17 被引量:45H指数:5
相关作者:洪新李秋菊毛佳君林姜多陈文彬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上海市钢铁冶金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冶金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中低温
  • 6篇熔融还原
  • 5篇铁浴
  • 5篇粉尘
  • 4篇还原率
  • 4篇钢渣
  • 4篇不锈钢粉尘
  • 4篇不锈钢渣
  • 3篇磁选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模拟
  • 2篇动力学模型
  • 2篇毒性浸出
  • 2篇预还原
  • 2篇铁矿
  • 2篇铁浴熔融还原
  • 2篇氢还原
  • 2篇力学模型
  • 2篇浸出
  • 2篇还原动力学

机构

  • 16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市钢铁冶...

作者

  • 17篇洪新
  • 13篇李秋菊
  • 4篇毛佳君
  • 4篇林姜多
  • 3篇王强
  • 3篇王秀
  • 3篇陈文彬
  • 3篇李心林
  • 2篇王兴庆
  • 2篇刘旭隆
  • 2篇付辉龙
  • 2篇孙菲
  • 2篇俞晓
  • 1篇钟军华
  • 1篇郭杰
  • 1篇尤静林
  • 1篇徐建伦
  • 1篇王道净
  • 1篇张捷宇
  • 1篇郑少波

传媒

  • 6篇上海金属
  • 4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特殊钢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材料与冶金学...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锈钢粉尘中低温氢还原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分析了不锈钢粉尘的矿相结构,并对粉尘中各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进行计算,采用自行设计的竖直螺旋管输送反应器,对不锈钢粉尘在中低温条件下进行氢还原实验,探讨了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粉尘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长还原时间达到300 s,反应温度从500到700℃,还原率从39.36%升高到64.30%.
毛佳君李秋菊王道净洪新
关键词:不锈钢粉尘还原率
含铬物料铁浴碳氢还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对低品位铬矿和不锈钢粉尘进行铁浴熔融还原,研究了底吹H2对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还原条件下,含铬物料还原效果良好,铬收率达97%以上,且终渣残铬均低于0.1%;底吹H2可加速反应进程.
付辉龙牛帅陈文彬洪新
关键词:不锈钢粉尘熔融还原
微尺度氧化铁粉的低温还原机理被引量:6
2012年
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低温条件下(450、500、550和600℃),氢气还原微尺度氧化铁的还原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随氧化铁粉粒径减小和反应温度升高,初始反应速率加快,后期反应速率减慢。这是因为反应后期生成大量铁须,铁须之间形成搭桥,导致还原后的粉末严重烧结并致密化,阻碍气体的扩散,致使反应速率减慢。且随着粉体粒径减小,粉体表面吸附能增大,粉体致密程度提高,反应后期的粘结现象更加严重,反应速率相应减慢。采用Hancock-Sharp方法分析微尺度氧化铁粉恒温还原的动力学过程,发现前期阶段Fe2O3→Fe3O4,在500℃以下,相界面化学反应的阻力所占的比例较大,表明此阶段的反应控速环节为界面化学反应,温度超过500℃时,则由界面化学反应机理和相转变机理共同控制,点阵结构由Fe2O3的斜方六面体结构转变为Fe3O4的立方结构;后期阶段Fe3O4→Fe,由于粉体发生粘结,还原反应的控速环节转变为扩散控速。
王秀孙菲林姜多李秋菊洪新
关键词:氢气还原动力学
不锈钢渣熔融还原中铬在铁浴和熔渣间的分配行为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锈钢渣铁浴熔融还原中反应温度、炉渣碱度、渣中Al2O3含量及铁水初始铬含量对铬在铁浴和碱性炉渣间分配行为的影响。试验在石墨坩埚内进行,还原剂为碳饱和铁水中的碳。试验结果表明,对影响渣中铬还原因素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炉渣碱度>渣中Al2O3含量>铁水初始铬含量>反应温度。此外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对试验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和优化,以获得对渣中氧化铬还原的最佳参数。
郭杰林姜多刘之彭李秋菊洪新
关键词:不锈钢渣熔融还原模式识别
中低温碳氢还原-磁选不锈钢渣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铁浴终还原炉产生并重整的含H2和CO混合气体为还原气,采用自主设计的间歇振动式斜直管移动床反应器对不锈钢渣进行预还原,探索了不锈钢渣在中低温条件下进行固态还原磁选以初步分离不锈钢渣中有用金属的可能性,对处理后的不锈钢渣进行了毒性浸出.结果表明,在磁场强度200mT、振动/间歇比1:2、炉温700~750℃、CO/H2体积比1:4的条件下,可同时获得较高的磁性物产率、TFe品位和Fe回收率,分别为10.53%,49.33%和98.2%.处理后所得磁性物质中CaO,MgO,Al2O3,SiO2等杂质氧化物的总含量从80%降到40%以下,尾渣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李心林刘旭隆李园超李秋菊洪新
关键词:不锈钢渣中低温毒性浸出
氧化铁微粉气相还原过程的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
2009年
考虑到微小尺度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提出了一维传热、传质与化学反应的耦合模型对氢气还原氧化铁微粉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采用全隐式有限容积法对偏微分方程组作数值求解,得到不同温度、气体初始浓度和矿粉粒径条件下矿粉的还原率,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模拟结果给出了气体在固相内的扩散分布行为,及不同条件下完全还原氧化铁微粉所需要的时间,根据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的扩散行为,可知气体内扩散对微细氧化铁粉气相还原速率起重要作用.粒径为200~300μm的微粒完全还原所需时间在450~1400s之间.
李秋菊洪新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传热传质还原率
低品位赤铁矿的磁化焙烧—磁选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自行设计的非标管式气氛炉对低品位赤铁矿在中低温下进行预还原,然后在弱磁场下进行磁选。实验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为800℃、还原粒度小于100μm、还原时间30 min、磁选粒度为30μm、磁选强度为150 mT时,经过二次磁选可获得品位61.13%、回收率76.28%的铁精矿。
王强李心林李秋菊洪新
关键词: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中低温
不锈钢渣中氧化铬还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通过实验考察了铁浴还原中不锈钢废渣碱度、渣中Al2O3含量、反应温度以及铁水的铬含量对氧化铬还原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渣碱度为0.9~1.4的试验范围内,以渣碱度为1.1时渣中最终铬含量最低;Al2O3含量对初期的反应速率有很大的影响;与反应温度和铁水中铬含量的影响相比,不锈钢渣的组成对铬在渣金间分配比更为重要。
刘之彭毛佳君李秋菊洪新
关键词:不锈钢渣铁浴熔融还原
微尺度氧化铁粉还原过程的动力学模拟
2012年
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中低温条件下,氢气还原不同粒度氧化铁的过程,并提出了多颗粒反应料堆动力学模型,以模拟氧化铁微粉在中低温下的还原过程。该模型包括了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和颗粒间的气体扩散方程,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计算得到不同粒度铁矿粉组成的反应料堆在不同温度下,还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根据气体浓度在反应过程中的行为得知化学反应和气体扩散在反应速率控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数值模拟数据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王秀孙菲林姜多李秋菊洪新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还原率中低温气体扩散
高磷铁矿石熔融还原中铁浴和熔渣间磷分配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铁浴与CaO-SiO2-MgO-Al2O3-FeO-2.3%P2O5熔融还原渣系间磷分配行为的热力学实验研究,考察了高磷铁矿石熔融还原中温度、炉渣成分、CO2/CO气氛对磷在铁浴和熔渣间分配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渣金间磷分配行为的氧势为(%FeO)控制的炉渣氧势,CO2/CO控制的气氛氧势则要高于该氧势,但是气氛氧势与该分配行为的氧势仍存在相关性。在光学碱度为0.65~0.69的范围内,a3O/22-/γPO3-4随着光学碱度的上升而升高;在高光学碱度条件下,温度对于渣中磷酸根活度系数的影响不大。
林姜多王秀李秋菊洪新
关键词:高磷铁矿磷分配比熔融还原光学碱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