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7B329zc)
-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春丽付英李伟莉张红沈玉莲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盆腔炎从湿瘀论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2年
-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病程反复,迁延难愈,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根据近10年文献对慢性盆腔炎从湿瘀论治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包括病因病机、临床方药运用及研究进行综述,发现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因病机是湿瘀之邪蕴于胞宫络脉,致冲任带脉功能失调而致,认为治疗慢性盆腔炎应标本兼顾,注重从湿瘀论治,并加强临床微观研究。
- 付英刘春丽
-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从湿瘀论治病因病机
- 化瘀温经利湿法治疗慢性盆腔炎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化瘀温经利湿中药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regulative T cells,Treg)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瘀温经利湿中药治疗组20例和西药对照组20例,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对症状出现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的数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eptide,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和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SR、CRP及症状出现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化瘀温经利湿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促进免疫调节,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 刘春丽李伟莉程红沈玉莲张红
-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 化瘀温经利湿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流变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观察化瘀温经利湿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流变、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化瘀温经利湿中药和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相关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血流变指标,细胞因子IL-1、IL-10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患者腹痛、带下症状(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血瘀阳虚湿盛症状如腹痛、腰膝酸软、纳差食少、大便稀溏、乏力畏寒等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降低IL-1,升高IL-10,但治疗组的上述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温经利湿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综合作用优于单纯使用抗菌素,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抗炎、改善微循环和免疫调节有关。
- 刘春丽
-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活血祛瘀温经利湿细胞因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