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CXIOG-A04-08)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许炯心信忠保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植被因素对无定河流域沙尘暴的影响及其侵蚀产沙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运用基于遥感方法提取的植被指标NDVI资料、水土保持面积的统计资料、从气象站获取的沙尘暴频率资料以及从水文站获取的悬沙粒度资料,研究了植被因素对无定河流域沙尘暴频率和悬移质泥沙粒径的影响.全流域年平均NDVI的变化在总体上表现出增大的趋势,流域内毛乌素风沙区NDVI的增大更为显著.历年累积的造林和种草面积也表现出显著的增大趋势.植被覆盖状况的改善,特别是作为本区沙尘暴主要物源区的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状况的改善,导致了沙尘暴发生频率的减小.沙尘暴的减少使得进入河道的风成沙数量减少,进入河道的风成沙数量减少导致了悬沙粒度变细.建立了无定河悬沙中值粒径与沙尘暴频率Dss、全流域汛期(6—9月)面平均雨量P6-9、全流域平均NDVI和全流域林草面积Afg等4个影响变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对各个影响变量变化对悬沙粒变化的贡献率进行了估算.按照贡献率的大小,各个影响变量的顺序如下:(1)林草面积;(2)沙尘暴频率;(3)NDVI;(4)汛期降雨量.
- 许炯心信忠保
- 关键词:植被沙尘暴悬移质泥沙黄土高原
- 无定河粗泥沙产沙量的变化及其原因被引量:3
- 2007年
- 为了解决黄河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粗泥沙来源和数量问题,依据大量实测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对无定河粗泥沙产沙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定河流域d>0.05 mm粗泥沙产沙量呈现出减少趋势,这种减少与年降水量、年沙尘暴频率的减少和水土保持面积的增大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估算出最大30 d降雨量和年沙尘暴频率的变化对d>0.05 mm粗泥沙产沙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66.5%和33.5%,即沙尘暴特征的变化对粗泥沙产沙量变化的贡献率相当于暴雨特征的变化贡献率的1/2。建立了粗泥沙年产沙量与最大30 d降雨量、年沙尘暴频率和水土保持措施面积之间的回归方程,表明粗泥沙年产沙量随最大30 d降雨量、年沙尘暴频率的减小而减小,随水土保持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因此,20世纪50年代以来暴雨的减弱、沙尘暴的减弱和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增大是无定河流域粗泥沙产沙量减少的原因。
- 许炯心
- 关键词:水土保持
- 黄土高原地区沙尘暴高发带的跃变现象被引量:8
- 2008年
- 对黄土高原地区沙尘暴日数与年降水量关系的分析表明,在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着一个原生沙尘暴带和一个次生沙尘暴带,后者是人类破坏植被、改变土地覆盖状况的结果。发现原生沙尘暴带与次生沙尘暴带之间存在着跃变现象,这一现象发生在年降水量为300mm左右的地区。这表明,对于沙尘暴带的演化而言,年降水量为300mm左右的地区是一个超常不稳定带。
- 许炯心
- 关键词:沙尘暴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