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383)

作品数:4 被引量:108H指数:3
相关作者:孙鹏森刘世荣李崇巍葛剑平吕瑜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岷江上游
  • 1篇地形校正
  • 1篇亚高山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针叶
  • 1篇针叶林
  • 1篇蒸散
  • 1篇植被
  • 1篇生态水文
  • 1篇水文
  • 1篇径流
  • 1篇空间变异特征
  • 1篇环境因子
  • 1篇降雨
  • 1篇暗针叶林
  • 1篇川西亚高山

机构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山东省黄河三...

作者

  • 4篇孙鹏森
  • 3篇刘世荣
  • 2篇葛剑平
  • 2篇吕瑜良
  • 2篇李崇巍
  • 1篇张国斌
  • 1篇刘京涛
  • 1篇刘丽娟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与空间变异特征被引量:22
2007年
应用Li-cor 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研究生长季节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LAI)的时间动态,比较4种岷江冷杉林分LAI的差异性,分析LAI与海拔和坡向之间的关系,探讨林分尺度和小流域尺度上LAI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小流域LAI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明显,为单峰曲线,峰值(5.82±1.32)出现在8月中旬;4种岷江冷杉林LAI平均值为5.44±0.83,不同林分之间LAI差异极显著(p<0.001),LAI顺序为:藓类-箭竹-岷江冷杉林>草类-箭竹-岷江冷杉林>草类-杜鹃-岷江冷杉林>藓类-杜鹃-岷江冷杉林;随着海拔升高,LAI先增加,后减小,转折点出现在海拔3000m处,LAI(y)与海拔(x)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2.4086+0.0196x-0.0000033601x2(R2=0.9996,p<0.001,n=12);半阴坡LAI(5.51±0.91)比半阳坡(5.36±0.72)大,差异显著(p<0.05);林分尺度上的LAI变异系数(10.02%~12.22%)约是小流域尺度上的(19.79%~22.80%)1/2,随着海拔升高,其变化比较复杂,3800m处最大(23.09%),3500m处最小(7.64%),且半阴坡(16.58%)>半阳坡(13.44%)。
吕瑜良刘世荣孙鹏森张国斌张瑞蒲
关键词:亚高山暗针叶林植被叶面积指数
岷江上游景观格局及生态水文特征分析被引量:43
2005年
基于1994年岷江上游TM遥感影像分类,结合6个不同集水区1992、1993、1995年植被生长季降雨、径流及同期NOAA/AVHRR的N DVI数据,构建了植被保水指数作为表征植被生态水文功能分析的指标。并用此对岷江上游6个不同集水区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集水区植被组成及景观结构有显著差异;不同集水区植被保蓄降雨能力即保水指数有明显差异;不同集水区景观结构指数与保水指数之间具有很高相关性,其中边界密度、多样性指数与保水指数呈负相关,聚集度指数与保水指数呈正相关。
李崇巍刘世荣孙鹏森葛剑平
关键词:岷江上游降雨径流
岷江上游植被格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2
2005年
基于1994年岷江上游TM遥感影像分类,结合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及降雨、温度和土壤等气候环境因子,用“3S”技术对岷江上游植被格局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森林、草地和灌丛分布面积比例差异不大,其中针叶林和混交林斑块形状复杂,斑块破碎化程度较高.阔叶林和农田斑块形状简单,斑块破碎度化程度较低;郁闭灌丛和草地的斑块聚集度高,景观连通性较好,混交林斑块聚集度低,景观连通性差;岷江上游植被分布及生长与海拔、温度相关性较高,与降雨无明显的相关性.
李崇巍刘丽娟孙鹏森葛剑平
关键词:岷江上游环境因子
基于地形校正的山区蒸散时空格局模拟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实测气象数据采用Thornthwaite模型对岷江上游区域蒸散时空格局进行了模拟,同时引入山区日照时数算法对模型进行校正以提高模拟精度。结果表明.校正后的Thornthwaite模型模拟误差在0.13%~20.72%之间,与未校正结果0.72%~46.72%的误差相比有显著降低,误差平均降低5%左右。研究表明,近30年来,研究区域多年蒸散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970s初期生长季蒸散量为307.11 mm;而1980s中期上升为315.84 mm,上升8.73 mm,相当于1970s初期生长季蒸散量的2.8%。1980s中期岷江上游蒸散上升到峰值,之后开始逐步下降。到1990s末期岷江上游生长季蒸散下降为305.72 mm,与1980s中期相比下降10.12 mm,为1980s中期生长季蒸散的3.2%。
刘京涛刘世荣孙鹏森吕瑜良
关键词:蒸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