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7BS08018)

作品数:15 被引量:276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瑷玲刘文鹏纪广韦李英邹县委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国土资源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土地整理
  • 6篇土地利用
  • 5篇耕地
  • 4篇土地整理项目
  • 4篇综合评价
  • 3篇丘陵
  • 3篇耕地质量
  • 2篇整治
  • 2篇土地集约利用
  • 2篇土地整理效益
  • 2篇土地整治
  • 2篇土壤
  • 2篇丘陵区
  • 2篇驻地
  • 2篇模糊综合评价...
  • 2篇集约利用
  • 2篇耕地质量评价
  • 1篇低山丘陵
  • 1篇地籍
  • 1篇地籍调查

机构

  • 17篇山东农业大学
  • 10篇国土资源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泰安市国土资...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17篇王瑷玲
  • 7篇刘文鹏
  • 5篇李英
  • 5篇纪广韦
  • 4篇邹县委
  • 3篇姜曙千
  • 3篇赵庚星
  • 3篇孙娟
  • 3篇胡继连
  • 3篇刘洁
  • 2篇王庆芳
  • 2篇李占军
  • 2篇杜静
  • 1篇高明秀
  • 1篇张建国
  • 1篇赵瑞茂
  • 1篇方颖

传媒

  • 5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土地科学
  • 2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丘陵区土地整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5
2011年
该文以莱芜市里辛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丘陵区土地整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极显著或显著;对土壤化学性状影响不显著;各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异系数,除土壤体积质量增加、土壤黏粒稍有增加外,其他均下降,整理后土壤理化性状更均匀。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原因主要是整理中注重物理措施、忽视土壤培肥,施工不规范及国家有关标准不具体等造成。今后应重视土壤培肥,规范施工,完善有关土地整理标准、明确各项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等,以确保土壤质量提高。
王瑷玲赵庚星王庆芳刘文鹏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整理土壤理化性状丘陵区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方法研究——以山东省东平县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传统预测疗法不能同时兼顾市场经济与政策对建设用地需求影响的不足,提出综合分析法,并以山东省东平县为例,将此分析法预测的用地需求与一元线性回归法、灰色系统GM(1,1)预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评价综合分析法的可信度与准确性。运用综合分析法预测东平县近期(2010年)建设用地需求为16342.36 hm^2、远期(2020年)需求为17620.79 hm^2。该分析法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有借鉴意义。
邹县委王瑷玲方颖
关键词:建设用地
基于土地整理的耕地经济价值评定及其变化被引量:15
2010年
耕地经济价值评定是土地整理重要技术工作之一,其评价结果是土地整理经济效益评价的重要依据。该文以莱芜市里辛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GIS技术、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基于土地整理的耕地经济价值评定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整理前后价值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在土地整理前后,耕地经济价值的级别空间分布、面积和总价值都发生很大改变。整理前耕地主要是旱地,经济价值级别主要为二、三和四级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7.20%,一级地很少;整理后耕地全部为菜地和水浇地,级别基本为一、二级地,占总耕地面积的99.88%。整理后的耕地经济总价值是整理前的1.286倍,土地整理经济效益显著。该研究方法对土地整理耕地经济价值评定有借鉴意义,评价结果可为莱芜市里辛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王瑷玲胡继连刘文鹏李英纪广韦
关键词:土地利用区域规划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效益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被引量:25
2008年
土地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针对当前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及应用需要,本文结合山东省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构建了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景观生态效益三大指标组成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评价指标对土地整理效益的影响建立模糊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到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的综合评价结果。研究表明,所建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评价技术方法有效可行。该研究对于定量化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和实践有借鉴意义。
王瑷玲赵庚星李占军杜静马云波
关键词:土地整理模糊综合评价法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以烟台市牟平区为例被引量:19
2011年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是解决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居住环境差和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措施,而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与计算是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基础。本研究以烟台市牟平区为例,以乡镇为单位,在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进行了测算,得到各镇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及潜力系数,并分成四级整治潜力区。结果表明,一级整治区潜力系数为51.30%,距城区较近,经济条件好,应规划为重点整治区和近期整治区;二级潜力区和三级潜力区分别规划为中期整治区和远期整治区;四级区为暂不整治区。研究结果可为牟平区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提供依据。
纪广韦王瑷玲朱忠显李英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整治潜力
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价和经济潜力评价比较研究——以莱芜里辛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被引量:22
2011年
耕地质量评价和耕地经济潜力评价都是土地整理重要技术工作之一,其评价结果是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但两者又不尽相同。本文以莱芜市里辛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GIS技术、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价及经济潜力评价的内涵、指标体系、整理前后变化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整理前耕地质量级别主要为二、三和四级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9.32%,整理后基本为一、二级地,占95.55%,整理后的耕地质量总体水平是整理前1.3026倍;整理前耕地经济潜力级别主要为二、三和四级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7.20%,整理后基本为一、二级地,占99.88%,整理后的耕地总经济潜力是整理前的1.286倍。土地整理绩效显著,但耕地经济潜力更能反映耕地生产能力。
王瑷玲胡继连刘文鹏李英纪广韦
关键词:土地整理耕地质量
基于城镇地籍调查的镇驻地土地利用特征分析——以山东省胶州市胶北镇为例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城镇地籍数据,分析镇驻地土地利用特征,提出加强和改进镇驻地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政策建议,对促进镇驻地土地集约利用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胶州市胶北镇驻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分析了土地利用现状和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建设用地、宅基地等土地利用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指标值偏大,住宅用地、绿化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指标值偏低,宅基地利用粗放、一户多宅问题突出,土地利用强度有待提高。针对镇驻地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等土地利用和管理建议。
孙娟王瑷玲姜曙千邹县委刘洁
关键词: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特征
山东低山丘陵土地整治区耕地生态价值评价被引量:25
2013年
耕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但难以定量评价。低山丘陵是中国土地整治的重要区域,整治前后耕地生态价值发生变化。该文以山东省莱芜市里辛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基于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理论,采用替代法、市场定价法等方法,探讨了低山丘陵土地整治区耕地生态价值评价方法及整理前后耕地生态价值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气体调节、营养循环、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4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整理前后总价值分别为428.61和774.90万元,耕地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其中气体调节价值最大。整理后耕地生态价值比整理前增加346.29万元,增值率80.79%,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显著,其中气体调节价值增加最多。该研究方法对耕地生态价值定量评价有借鉴意义,评价结果可为莱芜市里辛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王瑷玲刘文鹏纪广韦李英
关键词:土地利用整治耕地
镇驻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胶州市胶北镇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评价镇驻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挖掘存量土地潜力、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极限条件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分功能区进行了胶北镇驻地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表明:①胶北镇驻地未利用土地和低度利用土地1408314 m2,占总面积的35.53%,总体集约利用水平较低,集约利用潜力较大。②不同用地类型集约利用水平不同,其中工矿仓储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最低。今后应加强镇驻地建设用地整治,充分利用空闲地,盘活闲置宅基地,促进未利用工业用地投入使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制定闲置土地收费制度和宅基地流转、退出及配套政策等有关制度和政策,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王瑷玲姜曙千孙娟刘洁邹县委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
丘陵土地整理区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以莱芜市里辛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GIS技术和综合评价法,研究了丘陵土地整理区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后研究区土壤质量级别空间分布、面积和总体质量水平均发生变化。整理前,土壤质量共分为四级,各级面积比重差异不大,分别为19.07%、25.52%、26.81%和28.6%,空间分布较零散。整理后,一级和三级面积增加,二级和四级面积减少,一、二、三、四级各级面积比重差异显著,分别为26.56%、23.61%、38.19%和11.64%,空间分布相对集中。整理后土壤质量总体提高4.68%。评价方法对土地整理土壤质量评价有借鉴意义,评价结果可为里辛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王瑷玲刘凤荣王庆芳刘文鹏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壤质量丘陵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