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无)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印庚廖梅杰荣小军刘升平李彬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致病菌--灿烂弧菌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以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重要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16S~23S间隔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制备地高辛(DIG)标记探针,建立了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感染刺参体内灿烂弧菌的技术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人工感染刺参和健康刺参各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刺参的体壁结缔组织、肌肉组织、肠粘膜上皮、辐水管等组织的原位杂交检测呈阳性,而与健康刺参组织无交叉反应。在感染组织中,阳性信号(显色)强弱清晰,能准确反映出灿烂弧菌的侵染部位及感染程度,这为探明灿烂弧菌的感染途径、感染病程等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养殖刺参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 王印庚荣小军张凤萍王岚廖梅杰邹安革
- 关键词:刺参腐皮综合征原位杂交
- 养殖刺参“化板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2
- 2012年
- 本研究对辽宁4家刺参育苗场患"化板症"的稚参进行了病原学分析,从患有"化板症"的稚参体表病灶处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Aj2010072802A90。人工回接感染试验证实,该细菌能使稚参发生厌食、萎缩、降低附着力、溃烂、死亡等现象,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为此次"化板病"的病原菌。在此基础上,利用细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及16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这是副溶血弧菌导致海参感染的首次报道。此外,本研究针对该病原菌进行了药敏学测试,证实所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菌株对氟苯尼考等药物高度敏感,相关研究结果将为刺参疾病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王印庚郭伟丽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张正陈霞刘升平
- 关键词:刺参副溶血弧菌R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