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2502034)
- 作品数:32 被引量:228H指数:9
- 相关作者:马静王增平杨奇逊马伟王彤更多>>
-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衡水供电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二阶锥规划的光储系统功率平滑最优控制策略被引量:1
- 2013年
- 提出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SOCP)的光储系统(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System,PESS)功率平滑最优控制方法,不仅能够保证PESS功率平滑输出,而且能够实现其内部的有功功率最优分配(经济性),弥补了传统方法二者只能择其一的缺陷。该方法首先构建计及发电成本指标、环境污染指标以及一次能源浪费指标的PESS的2维SOCP模型,然后利用Matlab平台,应用预估-校正算法实现PESS机组间最优功率分配。基于Matlab平台与PSCAD平台的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抑制光伏输出功率的波动,而且能够给出经济性最优的功率分配策略,且不会陷入局部极小点,计算速度快,准确度高,易于工程实践。
- 马静石建磊王桐李文泉李峰王增平杨奇逊
- 关键词:二阶锥规划光伏系统
- 基于积分滑模控制的广域阻尼鲁棒控制策略被引量:12
- 2013年
- 采用混合H2/H∞鲁棒控制设计积分滑模面的过程中,由于仅使用一个公共的Lyapunov矩阵而产生了一定的保守性;与此同时,该方法也未充分考虑由于系统结构未知以及运行点变化造成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降低保守性和不确定性的广域阻尼积分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设计了积分形式的滑模切换函数,并通过边界层方法削弱抖振。在设计滑模面的过程中,首先将H2/H∞控制理论中的Lyapunov矩阵与系统矩阵分离,并对H2控制和H∞控制分别计算能使多面体各个顶点的约束条件均成立的矩阵,并将该矩阵取为积分滑模控制中的反馈增益矩阵,进而获得基于降低保守性且降低不确定性的积分滑模控制器。IEEE 4机2区域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马静郭锐王玉慧杨奇逊
- 关键词:区间振荡积分滑模控制H2H∞控制理论保守性
- 基于摄动矩阵和凸多胞体的不确定性鲁棒H_2/H_∞控制方法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区间振荡,提出一种基于摄动矩阵和凸多胞体的不确定性鲁棒H2/H∞控制方法。首先将各运行点附近的不确定性用摄动矩阵描述,再将不同运行点作为凸多胞体的顶点,构建包含多种不确定性的鲁棒H2/H∞多胞体摄动模型。在此基础上,将该模型闭环系统中的不确定性矩阵进行分离,并将各约束条件转化为线性不等式约束条件进行求解,最终获得满足多目标最优条件的状态反馈矩阵。IEEE 4机11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测量误差、参数误差以及运行点变化的影响,且能同时满足H∞干扰抑制和最优H2性能,与未考虑不确定性的H2/H∞控制方法相比,该控制方法能更迅速地阻尼低频振荡,且对多种不同运行方式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 马静王彤杨奇逊
- 关键词:区间振荡不确定性
- 基于保护映射理论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计算方法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传统小扰动稳定域未考虑系统可能出现的持续振荡和阻尼比过低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保护映射(Guardian map)的改进小扰动稳定域计算方法。首先,借助映射理论将系统从改进小扰动稳定域映射到负半平面上,并通过直和运算构成保护映射,然后利用能够精确求解Hurwitz矩阵稳定域的保护映射方法准确快速地求解出改进小扰动稳定域的边界。IEEE 4机11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保护映射的电力系统改进小扰动稳定域描绘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有效性。最后,进一步分析发电机励磁系统参数对改进小扰动稳定域的影响,对指导系统调度运行,预防系统出现小扰动失稳具有参考意义。
- 马静王上行王彤王增平
- 关键词:低频振荡励磁参数
- 基于方向权重的广域后备保护跳闸策略被引量:9
- 2015年
- 在故障元件已被有限广域集中式后备保护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方向权重的广域保护跳闸策略。根据网络拓扑及本区域内正序电流相量信息,构造基于方向权重的节点-支路关联矩阵,然后根据故障判别结果和断路器失灵判别结果构造元件-断路器关联度向量,并通过关联度向量识别并跳开关联断路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简化了后备保护的配合关系,且能够在最小范围内切除故障,对信息同步没有严格要求,在断路器信息部分缺失时也有很好的适用性及可靠性。
- 马静裴迅马伟王增平
- 关键词:继电保护广域保护断路器
- 采用多参数2阶摄动灵敏度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分析方法被引量:5
- 2013年
- 针对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多参数波动较大,造成低频振荡模态变化情况不易确定等难题,提出一种采用多参数2阶摄动灵敏度的低频振荡模态分析方法。首先推导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多参数2阶摄动灵敏度矩阵,在此基础上,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多参数2阶估计式,并根据该估计式评估电力系统在多参数变化时,系统振荡模态的变化情况。IEEE 4机和16机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即使系统中多个不确定参数变化较大,该方法也能较为准确地评估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情况,并可据此采取适当的调度措施以改善关键振荡模式的阻尼。同时,该方法避免了2阶灵敏度繁冗的求导计算,求解步骤直接、明确,并且避免了求解高维状态矩阵繁琐的计算过程,节省了计算时间。
- 王彤马静王增平王上行彭明法
- 关键词:低频振荡模态分析
- 考虑网侧控制与机端相位跳变的双馈风电机组对称故障暂态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前在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对称短路暂态特性的研究中,未充分考虑DFIG网侧变流器控制以及机端电压相位跳变等因素。为此,首先建立了综合考虑上述2种因素的DFIG故障暂态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电网三相对称故障情况下的DFIG转子电流和定子电流的瞬时表达式,分析了DFIG机端电压相位跳变以及DFIG网侧变流器控制在故障时对短路电流的作用机理,实现了电网故障下DFIG故障暂态过程更为准确的描述。时域仿真与动模实验结果均验证了短路电流表达式的正确性。
- 马静蓝新斌丁秀香王增平
- 关键词:双馈风电机组
- 适于不同运行模式的多逆变单元三环反馈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实现微网在不同模式下稳定运行,设计了一种外环采用逆变器出口电压反馈、中环采用电容电压反馈、内环采用电容电流反馈的多环反馈控制器。通过劳斯-赫尔维茨稳定判据与极点配置的方法计算控制器参数,形成了输出阻抗低频段为感性、高频段为阻性的分布式电源外特性,实现了微网内多逆变单元之间的无线通信下垂控制。所设计的多环控制器在联网运行模式下能够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输出高质量的电能,且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在孤岛运行模式下,能够保证负荷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以及多逆变单元之间功率共享,还可实现不同运行模式之间的平滑切换。该多环控制器设计简单,实用有效,易于实施。仿真结果表明其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 马静米超丁秀香王增平
- 关键词:微网逆变器
- 故障系统低频振荡特征值分析方法被引量:5
- 2014年
- 针对平衡点特征值法不能正确反映故障系统的振荡特性,以及轨迹特征值法窗口宽度难以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分析故障系统特征值的方法。利用共享因子将故障切除后的系统进行等值,再利用原网络及故障分量网络支路电流求取故障后各支路电流及功率,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等值模型,在各测点处将模型分段线性化,并结合实际受扰轨迹求解故障系统特征值的时间序列。2机和16机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实时准确地描述故障系统的时变振荡特性。
- 马静彭明法王彤杨奇逊
- 关键词: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稳定性
- 基于贡献因子的广域信号优选方法
- 2012年
- 从提高反馈信号阻尼效果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贡献因子的反馈信号优选方法。首先利用区间扩张理论和摄动理论将各反馈信号对闭环特征根的阻尼效果进行量化,并据此提出贡献因子的概念,然后利用贡献因子之和表征的系统总阻尼效果优选信号。IEEE 4机11节点系统和16机68节点系统的频域和时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贡献因子优选的反馈信号可协调不同类型的附加控制器,且适用于不同的控制规律;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整个系统的阻尼水平,且控制效果与利用全部信号的控制效果相当,在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 马静王彤王上行王增平杨奇逊
- 关键词:低频振荡贡献因子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