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JY03-B-19-2)

作品数:23 被引量:133H指数:8
相关作者:陈军营陈新建赵一丹崔琰雷志华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鹤壁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小麦
  • 12篇基因
  • 8篇脱分化
  • 8篇脱分化过程
  • 6篇小麦成熟胚
  • 6篇成熟胚
  • 5篇基因芯片
  • 4篇蛋白
  • 4篇幼胚
  • 4篇植物
  • 4篇克隆
  • 3篇蛋白激酶
  • 3篇小麦幼胚
  • 3篇激酶
  • 3篇CDPKS
  • 2篇推定
  • 2篇启动子
  • 2篇胁迫
  • 2篇基因启动子
  • 2篇PM

机构

  • 2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郑州师范高等...
  • 2篇鹤壁市农业科...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22篇陈军营
  • 21篇陈新建
  • 9篇赵一丹
  • 6篇崔琰
  • 3篇雷志华
  • 3篇张艳敏
  • 2篇白华举
  • 2篇舒文涛
  • 2篇雷振生
  • 2篇方保停
  • 2篇李香妞
  • 2篇崔党群
  • 2篇耿华春
  • 2篇许海霞
  • 2篇吴政卿
  • 2篇何盛莲
  • 2篇马平安
  • 1篇李明杰
  • 1篇林婵娟
  • 1篇阮祥经

传媒

  • 8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全国“植物生...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幼胚脱分化过程中CDPKs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2009年
为了解研究蛋白激酶(CDPKs)在小麦幼胚脱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利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芯片检测了小麦幼胚脱分化过程中CDPKs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16个CDPKs基因中,有13个基因在小麦幼胚脱分化过程中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其中上调表达基因有5个,上调2-6.5倍,下调表达基因有8个,下调2-16倍。根据已知CDPKs生物功能和它们表达变化趋势以及这些变化趋势与脱分化过程中的吻合程度分析结果,推测CPK6、BJ286005、CK211705、BJ274015和BJ246895参与了小麦幼胚脱分化过程的启动和愈伤组织的形成。
雷志华崔琰赵一丹陈新建陈军营
关键词:小麦基因表达
MYB转录因子及其靶基因在小麦成熟胚脱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正>MYB 家族成员在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和调节基因转录、控制细胞的分化、应答激素刺激和外界环境胁迫以及抵抗病原菌的侵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植物中共发现有 199个 MYB 家族成员。本研究利用 Affymet...
陈军营耿华春赵会杰赵一丹陈新建
文献传递
新型禾本科模式植物——二穗短柄草被引量:15
2008年
文章介绍二穗短柄草这一种新型的禾本科模式植物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陈军营李香妞赵一丹陈新建
关键词:禾本科二穗短柄草
大豆铁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推定蛋白结构分析
2009年
根据GeneBank数据库中大豆类铁结合蛋白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反转录方法从豫豆8号中克隆到c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752 bp,编码250氨基酸.利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cDNA的氨基酸序列与大豆(M64337.1)铁结合蛋白同源性高达98%以上.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及相关网站对其功能位点、结构功能域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具有1个FER-RITIN-LIKE功能域、2个铁结合蛋白基因家族铁结合区域的信号序列、6个磷酸化位点等重要功能位点.
陈新建王淑丽杨秋云陈军营
关键词:克隆生物信息学
植物HKT转运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8年
HKT(high-affinity K+transporter)转运蛋白即高亲和K+转运载体,是与植物耐盐胁迫有关的一类Na+或K+转运体或Na+-K+共转运体。根据HKT类蛋白的结构及具体功能的不同该家族可以分成两个亚家族,亚家族1最重要的功能区域所含氨基酸为丝氨酸,是Na+特异性载体,而亚家族2在该点则是甘氨酸,是Na+-K+的协同运输体或Na+-K+的单一转运体。具体到不同基因,不同植物,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HKT的具体作用不尽相同。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HKT类蛋白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涉及到HKT家族的命名,亚家族的分类,HKT家族各个基因同源性以及其表达部位等。对HKT的深入研究对提高作物K+的利用效率,减少盐渍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林婵娟许海霞赵一丹陈军营
关键词:植物盐胁迫
植物体内草酸(盐)的形成、降解及其作用被引量:10
2007年
草酸通常被认为是新陈代谢最终的惰性产物。近期的研究表明:在植物体内草酸(盐)可以被进一步分解,其分解产物又参与了特定的生长发育过程及抗生物胁迫反应,因此植物体内草酸(盐)的代谢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植物体内草酸(盐)的生物合成、存在形态及其被分解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作用作一简要概述。
陈峥耿华春王沙沙丁明丽陈新建陈军营
关键词:草酸盐降解
农杆菌介导小麦HMW-Glu(5+10)基因转化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以含有HMW-Glu(5+10)基因的农杆菌(EHA 105)对豫麦18号幼胚愈伤组织进行了遗传转化,得到的6株转基因再生植株.经PCR初步检测,发现有2株的基因组中5亚基基因呈现阳性,其中1株的基因组5亚基和10亚基基因均呈现阳性.表明目的基因可能已经整合到了受体基因组中.同时对影响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200μmol.L-1、菌液OD600值为0.5、侵染时间为1 h、侵染后对愈伤组织适当干燥处理等可有效提高农杆菌的转化效率.
陈军营文付喜程西永许海霞陈新建
关键词:农杆菌小麦幼胚
小麦幼胚培养特性对外源物质响应的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以豫麦49、豫麦18和兰考90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源物质(2,4D、ABA和AgNO3)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物质间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绿点率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其中以2.0~3.0mg/L 2,4~D、2.0mg/L 2,4-D+0.1mg/L ABA和2.0mg/L 2,4-D+0.1mg/LABA+5.0mg/L AgNO3浓度处理适宜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分化。在适宜浓度2,4-D、ABA和AgNO3培养条件下,3个供试品种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绿点率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其中以豫麦18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绿点率最高。
何盛莲崔党群陈军营陈新建雷振生吴政卿方保停
关键词:小麦幼胚外源物质愈伤组织
小麦成熟胚脱分化过程中MADS-box家族基因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小麦成熟胚脱分化基因芯片对脱分化过程中MADS-box家族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研究,检测到MADS-box家族转录因子基因及其靶基因共19个,上调表达基因3个,下调表达基因12个,混合表达基因4个,其中,CA730918、CK213813、BE417035、BJ276784、CA726603可能在小麦脱分化过程中意义重大。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CA670406、CK213813、CA679889、AB107992和BJ228622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相似。
刘海霞臧鑫王帮太梅兹君阎丽慧章慧玉程玉红陈军营
关键词:转录因子基因脱分化
小麦不同杂交组合F_1主要农艺性状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黑麦、硬粒小麦、小黑麦、普通小麦(中国春和豫麦1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杂交组合F1及其与亲本间株高、穗长、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芒的形状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F1间各个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以中国春×黑麦的F1株高最高(152.0cm),分蘖数最多(49个);以小黑麦×豫麦18号的F1植株穗长最长(13.3cm)、小穗数和穗粒数最多(分别为34.4和76.4);以硬粒小麦×小黑麦的F1千粒重最高(43.3g)。3个组合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而硬粒小麦×小黑麦的F1各个性状表现为负向杂种优势,说明小麦不同杂交组合F1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的复杂性。
陈军营张艳敏李香妞王红娟陈新建
关键词:小麦F1主要农艺性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