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4144)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王利祥丁军桥于明泉吴晓甫王佛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星型
  • 1篇荧光薄膜
  • 1篇三苯
  • 1篇三苯胺
  • 1篇树枝状
  • 1篇凝胶
  • 1篇凝胶剂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性
  • 1篇咔唑
  • 1篇小分子
  • 1篇联苯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纤维
  • 1篇胶剂
  • 1篇分子
  • 1篇苯胺
  • 1篇TNT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丁军桥
  • 2篇王利祥
  • 1篇景遐斌
  • 1篇王兴东
  • 1篇马志华
  • 1篇王佛松
  • 1篇吴晓甫
  • 1篇于明泉

传媒

  • 2篇应用化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四联苯臂星型小分子凝胶剂的TNT薄膜荧光传感器
2015年
基于具有三苯胺中心核、咔唑外围和四联苯连接臂的星型荧光小分子三(4″″-(3,6-二叔丁基-咔唑-9氢-9-基)-(1,1':4',1″':4″',1:4,1″″-四苯基)-4-基)胺(N5),采用溶液旋涂的方法制备了用于检测三硝基甲苯(TNT)饱和蒸汽的高效荧光传感薄膜。不同于具有单苯连接臂的模型化合物三(4'-(3,6-二叔丁基-咔唑-9氢-9-基)-(1,1'-二苯基)-4-基)胺(N2),N5由于长共轭臂的存在,容易在苯类溶剂中通过π-π相互作用组装形成凝胶。同时,其旋涂薄膜具有细小纳米级纤维状的组装形貌,表面出现一定的多孔结构,有利于气体分子的渗透。因此,应用于TNT蒸汽的检测,化合物N5薄膜表现出比N2薄膜更快的荧光淬灭响应速度和更高的淬灭效率。特别是TNT传感特性几乎不受化合物N5膜厚的影响,当膜厚为94nm时,在1和30min的淬灭程度仍然可以达到44%和90%。
于明泉吴晓甫丁军桥王利祥
关键词:凝胶剂TNT
三苯胺为中心核的咔唑树枝状主体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2014年
以三苯胺为中心核,第二代的齐聚咔唑为树枝,设计合成了树枝状主体材料H2A。树枝状化合物H2A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优异的热稳定性(Tg=351℃),其三线态能级为2.84 eV。采用H2A作为蓝光铱配合物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的主体材料,制得的蓝光磷光器件的启亮电压为4.8V,最大功率效率为7.0 lm/W,两项指标均优于以4,4',4″-三(N-咔唑基)三苯胺(TCTA)为主体材料的相应器件(6.0 V,6.1 lm/W)。
王兴东王淑萌马志华丁军桥王利祥景遐斌王佛松
关键词:咔唑热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