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5JJD740008)

作品数:22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蒋德平刘志基张再兴陶霞波楼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黄淮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语言文字
  • 9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说文
  • 4篇字典
  • 4篇构形
  • 4篇汉语
  • 4篇汉语大字典
  • 4篇《汉语大字典...
  • 3篇异体字
  • 3篇战国
  • 3篇睡虎地
  • 3篇先秦货币
  • 3篇货币
  • 2篇战国时期
  • 2篇数据库
  • 2篇睡虎地秦简
  • 2篇文字构形
  • 2篇基于数据
  • 2篇基于数据库
  • 2篇古文字
  • 2篇楚文字
  • 1篇大系

机构

  • 15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黄淮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蒋德平
  • 3篇楼兰
  • 3篇陶霞波
  • 3篇张再兴
  • 3篇刘志基
  • 1篇刘孝霞
  • 1篇王赟
  • 1篇徐新伟
  • 1篇陈婷珠
  • 1篇周玲

传媒

  • 9篇中国文字研究
  • 4篇辞书研究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天中学刊
  • 1篇语言研究
  • 1篇龙岩学院学报
  • 1篇武夷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楚简新出字中的分化字看战国时期的“文字异形”被引量:2
2008年
文字分化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产生新出字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楚简新出字中的分化字与传世文字比较,认为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分化的不一致是导致"文字异形"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蒋德平
关键词:分化字
从楚简新出字看《龙龛手镜》增收字的构成
2011年
首次见收于《龙龛手镜》的47例楚简新出字与《龙龛手镜》中对应的增收字相比较,有三种情形:其一,16例增收字与楚简新出字之间构形、字用均相吻合。其二,21例增收字与楚简新出字之间构形吻合,且存在着音义上的联系。以上37例字,均当是传承自战国时期的古文字。由此可认为,《龙龛》中的增收字,除魏晋南北朝至唐五代时期产生的俗字、异体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传承自战国时期的古文字。其三,10例增收字与楚简新出字之间只是构形上的吻合而无音义上的联系,只构成同形字关系,其中的原因值得关注。
蒋德平
古玺文歧释审辨札记六则
2008年
本文对存有歧释的若干古玺文字作了进一步考辨,提出补充释读意见,它们是:《古玺汇编》5483■(府),5253士玺(玺),3002汋,0739■(硻),5691■(脰),5328和5329闸。
周玲
关键词:释读辨析
先秦货币文字借用现象探研
2007年
本文对先秦货币文中的借用现象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和量化统计,并将其与同时代的金文进行了相关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借用现象的产生原因、条件和影响。
陶霞波
关键词:借用构形
《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字形收录缺失拾零被引量:2
2008年
《汉语大字典》全面收录了古文字字形,有助于读者了解字源,考察相关文字的源流变化轨迹,具有重要意义。但该书在具体古文字字形收录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补正的问题,主要是误收、失收和以用定字等。
刘志基陈婷珠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古文字勘误
《汉语大字典》收《说文》小篆计量研究
2008年
本文通过《汉语大字典》属性数据库与《说文解字》数据库的匹配关联,调查得出了该字典对《说文》篆形重收、漏收等方面的若干数据。这些数据对了解《汉语大字典》收录《说文》小篆情况、清理字际关系和字形源流、统计汉字字量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一研究也能为现代辞书编纂中基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进行自动查重、查漏,从而保证辞书编纂质量提供有益的启发。
张再兴王赟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基于数据库的楚简异体字构成分析
2023年
楚简文字的显著特点是异体繁多。依据《楚文字数据库》清理异体字并对其构成进行分析,有六个方面:形体增繁构成异体,形体简省构成异体,形符选择的不同构成异体,声符选择的不同构成异体,结构类型的不同构成异体,形体讹变构成异体。据此可知:文字构形的随意性是楚简异体字构成的根本原因,形声造字方法的成熟且广泛使用是楚简异体字构成的主要途径,汉字六书的构形规则是楚简异体字构成所严格遵循的基本规则。
蒋德平
关键词:异体字汉字学
“只”字新考——兼说楚简帛文字“人”的一个变体的形成因由
2007年
通过对新出楚简"只"字、从"只"字以及若干从"人"字的定量分析,确认"只"字的"口"下部分为"人"的一种区别性变体,而"只"字正是以"口"与"人"的组合的造字意图来表达其"语已词"的本义。楚简中这种"人"的变体,既是顺应字符单位区别性逐步强化的文字发展规律的结果,又发轫于楚文字字形自身的"行草"化书写特点。通过与楚文字中从"卪"字及相关从"人"字的穷尽对比,并联系《郭店·语丛》的字形特点分析,进一步确认了"只"字"口"下部件的"人"字的归属。
刘志基
关键词:变体
《汉语大字典》“篆文楷化字”研究
2008年
本文以《汉语大字典》中有篆形但无《说文》以外书证的字头为材料,探讨《汉语大字典》的"篆文楷化字"在书证、篆形、楷化、释义等方面的问题。
张再兴刘孝霞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字书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新补字意义说略
2008年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未见于《楚文字编》的新字达900余个,它们与《楚文字编》相配合,更完整地揭示了战国楚简的字符集。新补字提前了一些通用汉字的出现时间;它们的一些新见用法丰富了其字义系统;有的新补字形有助于纠正过去的某些楚文字误释;大量新补字形更充分地显示了战国楚方域内的一些特殊字词对应关系。
徐新伟
关键词:楚文字《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