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ZW025)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毓庆郭万金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诗》
  • 3篇《诗》学
  • 2篇道德
  • 2篇战国
  • 1篇道德化
  • 1篇宣王
  • 1篇引诗
  • 1篇政教
  • 1篇政治
  • 1篇人伦
  • 1篇人伦道德
  • 1篇诗传
  • 1篇诗歌
  • 1篇诗经
  • 1篇诗论
  • 1篇诗学
  • 1篇思潮
  • 1篇平王
  • 1篇评说
  • 1篇周平王

机构

  • 11篇山西大学

作者

  • 11篇刘毓庆
  • 10篇郭万金

传媒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晋中学院学报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年份

  • 5篇2007
  • 4篇2005
  • 2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孔子诗学的礼乐传统与政教倾向被引量:1
2007年
孔子于编《诗》中寄寓了文化承传与复兴的期盼,因而在孔子《诗》学中,体现着两种文化倾向,一是对礼乐传统的坚持与修复,二是对人伦道德精神及其政教意义的开掘。其政治性、功利性远过学术性。
刘毓庆郭万金
关键词:礼乐人伦道德
荀子《诗》学与先秦“诗传”被引量:3
2007年
荀子是战国末传道兼传经之儒,其《诗》学与《毛诗》非属同一系统。他一方面阐释经典喻意,推进《诗》的经典权威化进程;另一方面又以《诗》证礼,推进礼的制度化进程。其通经致用的基本精神,为汉代今文学派开启了先河。荀子当撰有"诗传",《荀子》中存有的两种"诗传"的迻录文字,披露了荀子"诗传"的基本形态。
刘毓庆郭万金
关键词:诗传
战国反《诗》学思潮与《诗》学危急被引量:3
2005年
战国是《诗》学的危急时代 ,危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时代对“诗礼”的排挤 ,二是来自诸子中的反《诗》学思潮。“竞利”“趋新”的战国时代使得传统的《诗》学被彻底的边缘化 ,而在战国影响最大的儒、墨、法、道四大学派中 ,除儒家外 ,其余三家或认为《诗》《书》蛊惑人心 ,主张焚毁 ;或认为《诗》是无用的糟粕 ,主张废弃 ;或认为《诗》只是一种知识 ,无补于治道。对《诗》均采取了一种否定态度。这使得《诗》
刘毓庆郭万金
关键词:战国《诗》学危急
子思派《诗》学及其道德化倾向被引量:1
2007年
子思、孟子、荀子代表着战国儒家中的三派,孟子代表的是王道派,荀子代表的是制度派,而子思则代表道德派。子思一派的《诗经》传本与今本《诗经》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是战国众多传本中的一种。此派于《诗》没有多少解读性的话语,而全部指向了人伦道德的兴喻与确立。《诗》在这里已不再是"礼"的说明书,而变成了修养心性、完善人格的精神法典,体现出一种新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观念。
刘毓庆郭万金
关键词:子思诗学道德化
子夏家学与《诗大序》——子夏作《诗大序》说补证
《诗大序》旧传为子夏所作。唐宋以降,异说蜂起。自20世纪疑古派兴起,“子夏说”几被彻底否定,更多的学者认为《诗大序》出自汉儒,国内高校通行的文学批评史教材,也多把《诗大序》认作是汉代之作而加以论述。论者多认为《诗序》是《...
刘毓庆郭万金
关键词:家学
文献传递
春秋世卿公族与诗礼名家——春秋十家诗学评说被引量:3
2004年
春秋"赋诗引诗",是中国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表面上公卿赋诗,千人一腔,实则各有特色。本文从春秋众多的赋诗、引《诗》者中,选出最为突出的十家,名之曰"春秋十家诗学",并对十家各自的特点一一予以评说。十家诗学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这个时代"诗无定指"的诗学观念,与寻找主观情志和客观存在之间意义联系的基本思维方式,他们对诗意不汲汲于义例训诂,而是以神遇而不以言求。这种解读方式直接影响到了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学研究方法的形成。
刘毓庆郭万金
关键词:赋诗引诗
《诗经》结集历程之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关于《诗经》结集问题,众说纷纭。考之历史,参之经文,《诗经》在成书过程中,最少进行过三次重大编辑整理。第一次编辑在周宣王时,所收皆为典礼用诗,即所谓之“正经”部分。第二次编辑在周平王时,所续主要为“变雅”及“三卫”。第三次为孔子手定,主要增“变风”部分与鲁、商二《颂》。
刘毓庆郭万金
关键词:《诗经》成书过程周宣王周平王《颂》
公孙尼子与战国诗乐理论被引量:1
2007年
《乐记》是七十子后学公孙尼子关于《诗》乐的论著。公孙尼子几乎完全忽略了诗乐的娱悦人心的审美价值,而全副精神所关注的是诗乐的道德意义。故而提出了"音与政通""乐以象德"的《诗》乐理论,以《雅》《颂》之创制,旨在节制人情,导引人心,使社会秩序化、道德化,并对《风》《雅》《颂》的音乐形象与道德内涵作了描述。反映了战国儒家学派中兴起的以道德教化拯救颓世的思想潮流。同时《乐记》也披露了关于《诗经》音乐形态的信息与不同于《毛诗》的《诗经》传本信息。
刘毓庆郭万金
关键词:乐记
楚竹书《孔子诗论》与孔门后学的诗学倾向被引量:10
2004年
楚竹书《孔子诗论》非出自孔子 ,乃孔门后学之作。其与《论语》中所体现出的孔子《诗》学 ,应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风。竹书《诗论》与孔子《诗》学之间 ,在学诗以培养人格、传承礼乐文明等文化精神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继承关系 ,但更多的是发展。竹书已不再强调《诗》的社会功能 ,不再考虑《诗》的比附性意义 ,而是在对诗意的理解中 ,把握诗旨 ,并把诗与社会、政治及历史联系起来 ,从《诗》中探寻周代社会政治盛衰之迹。呈现出由《诗》之文本入手的学术性倾向。其对孔子诗学的最大发展则在于对诗歌本质与性质的认识。
刘毓庆
关键词:《孔子诗论》《论语》
《诗小序》与诗歌“美刺”评价体系的确立被引量:2
2007年
《毛诗小序》是《诗经》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形成于战国孟子一派学者之手。《诗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将诗政治化、历史化,并由此而建立起以"美刺"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其意义指向在于国家典礼、时世变迁、政治兴衰以及社会风习等方面。在诗的政治目的性意义指向的表述中,《诗序》实际汇集了诗人之意、典礼用诗之意、诗乐之意、采诗或编诗者之意等四方面的意思。故而引起了后人的种种误解。
刘毓庆郭万金
关键词:历史化美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