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9CGJJ001Z)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卢新波黄滕李世尧郑建明王昊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经济分权与县域经济增长:以浙江省为例被引量:6
- 2011年
- 本文尝试定量分析地方经济分权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浙江省逐层推进的省管县体制改革可以作为识别经济分权政策效果的一个"准自然实验",基于该样本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分权改革有助于扩权县的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储蓄水平、人口密度、工业化程度对浙江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地方政府分权改革的合理性提供了必要的证据。
- 卢新波黄滕郑建明
- 关键词:经济分权县域经济增长省管县体制改革
- 政府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内生结构突变模型被引量:2
- 2010年
- 重大政策调整、经济危机等都会使数据生成过程①产生结构突变,但以往研究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却忽视了这种现象,引起检验势降低和计量结果失真。文章采用内生突变模型对中国1952—2007年的宏观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政府支出和GDP均为带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且存在同期的突变时点。进一步推断出:在某种程度上,政府支出性质决定经济增长的稳定路径,大的外部冲击或内部制度改革才能改变这种均衡路径;应对经济危机的"四万亿",只具有短期效应,而促进经济增长最根本的措施是对经济体制的综合性改革。
- 李世尧
- 关键词:政府支出结构突变经济增长效应
- 危机冲击推动改革突破的机理研究:以SARS危机为例
- 2010年
- 中国三十年改革的历史经验显示,每一次大的危机都触动或推动了改革的进程。"SARS危机"的爆发推动了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危机推动改革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公共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分析,本文阐明危机冲击推动改革突破的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黄滕卢新波
- 制度因素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在对几种制度因素进行度量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9个样本地区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制度因素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产权多元化和市场化有助于经济增长,而在经济最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对于中西部地区,政府适度干预有助于经济增长,总体回归结果显示政府干预与经济增长水平呈倒U型关系。
- 卢新波黄滕
- 关键词:经济增长政府干预
-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卫生公共品供给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在转型过程中,财政分权与卫生公共品供给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在机理。对1995—2008年31个省市区的数据进行面板3SLS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财政分权度越高,且卫生公共品的供给总量和人均卫生决算费用也会增多,但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将降低;市场化程度与财政分权度和卫生公共品供给正相关;竞争程度越激烈的地区卫生公共品的供给越少。
- 李世尧
- 关键词:财政分权卫生总费用城乡收入差距财政支出
- 传递成本、空间非一体化与城市经济结构转变
- 2011年
- 将东部100个城市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测算各层级城市2003—2008年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向少数核心城市集聚,而制造业向外围城市扩散。基于Duranton-Puga模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总部服务的传递成本或生产部门运输成本较高时,厂商选择空间一体化;反之,当总部服务传递成本较低并且生产部门运输成本也较低时,厂商选择空间非一体化;大量厂商生产组织方式的选择进一步影响城市的就业格局及经济结构,不同类型城市经济表现出按功能集聚的特征。
- 黄滕蔺春雷
- 关键词:经济结构转变
- 利益集团视角下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拖延与突破
- 2010年
- 在特定历史背景和体制约束下,本文从利益集团的视角来探求经济危机加快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一般机理。研究表明:利益集团对"公地"性质的国有银行信贷资金的寻租与不合作是改革拖延的原因,而经济危机和银行体制转换压力促使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突破;利益集团之间议价能力的悬殊影响拖延的长短,只有制衡和协调利益集团才能加快国有银行针对不良资产的体制改革。
- 李世尧
- 关键词:利益集团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博弈
- 危机与改革突破:来自中国的证据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定量研究了危机与中国市场化改革之间的关系,首次在数量上证明危机冲击对中国市场化改革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危机的冲击使最高(政治)决策者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下降,统治权的稳固性降低,最高(政治)决策者不得不加快市场化增量改革,以刺激经济增长来恢复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
- 卢新波王昊
- 中国改革的拖延、危机冲击与突破:分析框架与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改革进程表现出强烈的拖延—危机冲击—突破的特征。文章通过将改革拖延和危机冲击对改革的影响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试图为理解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改革"拖延与突破"现象提供理论分析基础。结论表明:随着既得利益集团数目的增加,权力结构失衡导致改革推进越来越困难;成本分担问题是影响改革能否推进的主要因素;危机冲击通过影响改革相关方的成本分布推动改革突破;如果危机推动了改革突破,危机有利于社会总福利增加。
- 卢新波黄滕
- 关键词:利益集团拖延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