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2001) 作品数:19 被引量:74 H指数:6 相关作者: 詹红兵 郑婵 冯苗 潘海波 甄啸 更多>> 相关机构: 福州大学 浙江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氯铟酞菁光稳定性及光限幅循环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借助氯铟酞菁(InPcCl)溶液在激光轰击及日照过程中UV-Vis吸收光谱的改变以研究其光稳定性,并采用开孔Z-扫描技术对其光限幅效应及其循环特性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InPcCl具有良好的光限幅循环特征和在激光轰击下的稳定性,相反,其在日光照射下的稳定性很差。提出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甄啸 冯苗 郑婵 黄娟 詹红兵关键词:Z-扫描 酞菁 四磺基酞菁锌敏化TiO_2的原位自组装合成及可见光光催化 被引量:10 2007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原位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2,9,16,23-四磺基酞菁锌(ZnTsPc)/TiO2复合材料,用FTIR,UV-Vis,XRD,Zeta电位、荧光光谱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材料进行了可见光光催化反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原位自组装的方法,不仅在TiO2颗粒表面原位生成酞菁,还在TiO2表面形成化学键(—SO2—O—Ti—)。有效地增强了ZnTsPc的敏化能力,使光生载流子形成有效的分离,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光催化能力。 钟超阳 潘海波 郭龙发 黄金陵关键词:可见光光催化 磺酸基对掺杂酞菁在溶胶-凝胶复合体系中UV/Vis吸收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5 2005年 选择、设计具有代表性无取代酞菁镍(NiPc)和周环带有4个磺酸基的四磺化酞菁镍(NiTSPc),采用溶胶-凝胶湿化学将其均匀掺入SiO2凝胶基质,制备无机基质酞菁掺杂复合光功能材料并考察磺酸基的引入对掺杂酞菁在溶胶-凝胶复合体系中UV/Vis吸收光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磺酸基的引入有助于改善酞菁的溶解性,进而实现其与溶胶-凝胶体系的稳定互溶,使酞菁均匀掺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成为可能。 詹红兵 杜育红 林春莺 赵旭成 秦静关键词:磺酸基 四取代4-异丙苯基苯氧基酞菁铅复合凝胶玻璃的结构及光限幅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湿化学工艺将四取代4-异丙苯基苯氧基酞菁铅PbPc(CP)4掺入二氧化硅(SiO2)凝胶玻璃基质,制备均匀掺杂的PbPc(CP)4复合凝胶玻璃,并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透射电镜(TEM)图像对PbPc(CP)4在复合凝胶玻璃中的存在状态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对PbPc(CP)4在液相体系和固相体系中的光限幅性能分别进行了测试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bPc(CP)4以团簇形式存在于复合凝胶玻璃中,并由于钢性结构固相基质的保护作用使其在复合凝胶玻璃相对于液相体系中表现出较强的光限幅特性。 秦静 林志鹏 詹红兵关键词:复合凝胶玻璃 光限幅 S/TiO_2纳米氧敏材料的结构与吸脱附特性 被引量:3 2008年 以TiC l3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在500℃(1h)烧结获得非金属离子(硫)掺杂TiO2的纳米粉体,利用XRD,FT-IR,UV-vis,ESEM,Zeta电位,XRF,TPD等表征S/TiO2结构特性。结果表明,硫掺杂有利于其向金红石相转变,低掺杂浓度(2at%)时,硫主要以S4+形式存在,当掺杂量为25at%时,部分掺杂硫以S2-形式替代O2-,由于两者间的电负性差异,导致表面上Ti3+、Ti4+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从而提高样品对氧气的吸附活性,使其表面的富余电子向吸附氧转移,提高了氧敏特性。S/TiO2敏感体表面的吸附氧以氧分子形式脱附(≤550℃),而在高温(≥600℃)下主要以SO2形式脱附。 韩志钟 潘海波 沈水发 李世云关键词:TIO2 氧敏特性 酞菁钴/Sn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及可见光光催化 被引量:19 2006年 以Co(Ⅱ)为模板,通过邻苯二腈在SnO2纳米颗粒表面直接原位合成酞菁钴(Co(Ⅱ)Pc)/SnO2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XRD、TG-DTA、UV-V is和FT-IR等测试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材料进行了可见光光催化反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原位合成方法能够在SnO2纳米表面上原位生成Co(Ⅱ)Pc,在可见光照射下,复合材料首先由CoPc吸收可见光,激发电子通过Co—O键注入至纳米SnO2导带,并与O2气作用形成超氧自由基,在150 m in内使罗丹明B的可见光降解率达87.1%,且其催化活性经10次循环使用,稳定性较好。 王芳 潘海波 黄金陵 陈耐生 范燕华关键词:SNO2 酞菁钴 纳米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光催化 荧光酞菁复合凝胶玻璃的光限幅行为及机理研究 2007年 采用 Sol-gel 法将两种具有较高荧光量子产率的四磺化酞菁锌(ZnTSPc)、酞菁氯镓(GaPcCl)分别植入二氧化硅凝胶基质,制备均匀掺杂的复合凝胶玻璃,并对其荧光效应和光限幅性能进行测试。从荧光发射的角度佐证了无机基金属酞菁复合材料的光限幅效应是基于酞菁分子的反饱和吸收机理。 林春莺 杜育红关键词:复合凝胶玻璃 光限幅 四苯基卟啉锌/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及可见光光催化 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溶胶-凝胶法,经400℃(4 h)烧结后,原位合成不同摩尔比的5,10,15,20-四苯基卟啉锌(ZnTPP)/T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UV-Vis,荧光光谱等表征分析,确认复合材料中TiO2为锐钛矿相,且ZnTPP在该过程中原位生成。经150 min可见光辐照,摩尔比为1∶100的ZnTPP/TiO2复合材料能使罗丹明B溶液降解率达到92%。其光催化敏化的机理为,通过ZnTPP与TiO2之间的Zn—O键,使光生载流子形成有效的分离,提高了光催化性能。 李景泉 潘海波 黄金陵 陈耐生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 可见光光催化 酞菁氯镓复合凝胶玻璃的谱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06年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湿化学工艺将酞菁氯镓(GaPcCl)掺入二氧化硅(SiO2)凝胶玻璃基质,制备出均匀掺杂的GaPcCl复合凝胶玻璃,并对复合体系的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荧光光谱等谱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GaPcCl的掺杂对凝胶玻璃基质的红外光谱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掺杂GaPcCl在复合体系中二聚体吸收峰的强度较其DMF溶液有所增大;掺杂GaPcCl在复合体系中荧光强度随浓度的增加远大于DMF溶液。 秦静 赵旭成 林爱梅 詹红兵关键词:复合凝胶玻璃 激光轰击过程中纳米碳管复合光限幅材料组成及结构的演变研究 2006年 光限幅材料在激光轰击过程中的稳定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实用化价值。文章采用红外(IR)光谱、拉曼(Raman)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孔结构分析等测试方法对纳米碳管(CNTs)复合光限幅材料在激光轰击过程中组成、结构的演变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在强激光轰击下,复合体系中二氧化硅(SiO2)基质的组成未发生显著改变且网络结构趋于完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掺杂CNTs石墨化程度提高,SiO2凝胶玻璃基质对其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轰击过程产生的热效应使得SiO2颗粒长大,由其堆积而成的孔随之增大。 郑婵 甄啸 冯苗 詹红兵关键词:纳米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