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8-08B)
-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4
- 相关作者:沈建谈佳玉徐文其欧阳杰樊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鲍鱼保活运输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4年
- 消费市场与养殖环节的双重需求使鲍鱼保活运输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要介绍鲍鱼保活运输的机理与方法,综述目前鲍鱼保活运输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分析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 徐文其沈建
- 关键词:保活运输存活率
- 速冻方式与温度对鲍鱼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4年
- 为了研究不同速冻方式和冻结温度对鲍鱼冻结过程中的品质影响程度、产生原因及机理,本文以鲜活鲍鱼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2种速冻方法(空气速冻和液体速冻)、3种冻结温度(-20℃、-40℃、-60℃)进行冷冻,以蛋白质冷冻变性程度、肌肉组织结构和弹性作为理化和质构特性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液体速冻的冻结速率始终比空气速冻高10倍左右,盐溶性蛋白溶解度下降率低2%左右,Ca2+-ATPase活性下降速度与Mg2+-ATPase活性上升速度均略缓慢,蛋白质变性程度低,解冻后鲍鱼肌肉组织间空隙小,弹性好;冻结过程中,冻结温度越低,冻结速率越快,盐溶性蛋白损失越少,蛋白质变性程度和解冻后的弹性无明显变化;综合考虑冻结速率、品质、能耗等因素,认为液体速冻是适合鲍鱼的速冻方法,-60℃液体速冻是相对最佳的速冻工艺。
- 欧阳杰谈佳玉沈建
- 关键词:冻结速率冷冻变性
- 响应面法优化扇贝下脚料发酵制备蛋白饲料工艺被引量:2
- 2014年
- 以扇贝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对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制备蛋白饲料的工艺进行研究。探讨了培养基水分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及葡萄糖添加量对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含量及氨基态氮含量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脊岭分析得到最佳发酵工艺为: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接种比例为3∶1∶1、培养基自然水分含量、发酵时间79h、发酵温度31.4℃、接种量18.9%、葡萄糖添加量21.9%。最佳条件下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含量为64.01%,与未发酵相比提高了11.92%。
- 谈佳玉沈建
- 关键词:发酵蛋白饲料
- 扇贝加工下脚料发酵生产优质蛋白饲料菌种的筛选被引量:6
- 2012年
- 以扇贝加工下脚料为原料,选取酵母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4个菌种,采用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发酵的方法生产优质蛋白饲料。以发酵产物中氨基态氮和粗蛋白含量为指标,对混合菌种进行筛选,并确定混合菌种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发酵扇贝下脚料可提高其氨基态氮和粗蛋白含量,其中酵母菌、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发酵效果最好,最佳菌种比例为3:1:1,在此条件下所得发酵产物的氨基态氮含量为3.52%,,粗蛋白含量为61.63%。
- 谈佳玉
- 关键词:发酵蛋白饲料酵母菌乳酸菌
- 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3年
- 贝类清洗、分级、净化等前处理加工是贝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工艺可以大幅提升贝类品质与食用安全性。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的现状,回顾了中国贝类前处理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目前中国贝类加工产业链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建议。
- 徐文其沈建
- 关键词:贝类前处理
- 活品虾夷扇贝在净化过程中菌相及营养成分的变化被引量:1
- 2015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虾夷扇贝的工厂化净化工艺流程,检测分析现有工艺条件下虾夷扇贝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菌相特征、白度及营养成分随净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净化前虾夷扇贝全组织匀浆液中共鉴定出17种不同属细菌,革兰氏阴性菌占明显优势,净化后共鉴定出9种不同属细菌,其中假单胞菌、肠杆菌、动性球菌、盐球菌、希瓦氏菌、黄杆菌、埃希氏菌芽孢乳杆菌等细菌在净化后期不再检出;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随着净化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白度、水分含量随着净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而糖原、粗脂肪随净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粗蛋白含量随净化时间有少量的上升。通过无菌海水净化,虾夷扇贝的菌相种类趋于简单且营养品质有所降低。
- 樊文傅润泽沈建李国威徐文其
- 关键词:虾夷扇贝菌相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