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YBZX01)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荣军李文峰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探析——兼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意蕴
- 2011年
-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揭示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本质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在对人性本质的把握中,通过对近代市民社会无情的批判,提出了克服市民社会的异化形式,超越市民社会的政治解放从而达到人类解放的这一最终归宿。深刻探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必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即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提供重大而深刻的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的价值意蕴。
- 李文峰
- 关键词:市民社会政治国家价值意蕴
- 现代社会发展的三维历史图景及其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 2012年
- 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理论规定,不仅包含着一种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信念:现代社会既然负有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的历史使命,它也必将随着这种历史使命的终结而被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而且体现出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态度:只有从社会发展、社会批判与社会革命这三个相互联系的角度,才能科学地认识现代社会是如何"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的资本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生成与发展路径,由此把资本主义的伟大文明性与其历史狭隘性区分开来,把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时代的必然性与作为民族社会形态的局限性区分开来,把人类物化历程在商品经济阶段的客观规律与人类制度历程在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缺陷区分开来。
- 刘荣军
- 关键词:资本生产生产力发展社会批判社会革命
- 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意蕴
- 2011年
-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揭示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本质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深刻探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必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即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提供重大而深刻的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的价值意蕴。
- 李文峰
- 关键词:政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 近代市民社会的两种历史传统被引量:1
- 2015年
- 古希腊的"城邦国家"和中世纪的"城市社会"构成了近代市民社会的两种历史传统。城邦国家的兴起与衰退推动了公民政治生活向市民私人生活的转变,使得人类社会从"作为一种政治动物的人"的公共生活中发展出了一种"作为一个个人的人"的自由意志。城市公社的复兴和发展则打开了中世纪封建社会和等级社会的缺口,为近代市民社会的诞生提供了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社会要素。城邦国家和城市公社不仅构造了二者在政治上与经济上的性格差异,而且奠定了近代市民社会的公民品格和市民精神的历史基础。
- 刘荣军
- 关键词:市民社会公民生活自由意志市民精神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