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01022)

作品数:12 被引量:199H指数:7
相关作者:角媛梅胡文英速少华杨有洁杨丽萍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梯田
  • 3篇遥感
  • 3篇哈尼梯田
  • 2篇分形
  • 1篇地景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信息提取
  • 1篇信息图谱
  • 1篇形美
  • 1篇遥感和GIS
  • 1篇遥感数据
  • 1篇遥感信息
  • 1篇遥感与GIS
  • 1篇元阳梯田
  • 1篇山地景观
  • 1篇数字高程
  • 1篇数字高程模型
  • 1篇数字高程模型...
  • 1篇水资源

机构

  • 12篇云南师范大学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篇角媛梅
  • 7篇胡文英
  • 2篇杨有洁
  • 2篇范弢
  • 2篇速少华
  • 2篇杨丽萍
  • 1篇徐旌
  • 1篇周跃
  • 1篇杨世瑜
  • 1篇范韬
  • 1篇张盼盼
  • 1篇李捷

传媒

  • 3篇云南地理环境...
  • 2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类活动对山地景观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提出山地景观是由相互联系的相对海拔较高的景观组分镶嵌构成的异质性镶嵌体,具有景观类型呈垂直地带性分布格局、多样性高、形状复杂及廊道曲度大等特点。重点从斑块复杂性、景观稳定性和多样性以及组成单元间空间联系等方面评述了人类活动对山地景观结构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可增加或降低景观斑块的复杂性,破坏山地景观的稳定性并可改变山地景观的多样性,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景观功能及动态的影响,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山地景观影响的研究重点。
角媛梅张盼盼胡文英
关键词:山地景观景观结构景观功能
哀牢山区梯田景观多功能的综合评价被引量:10
2008年
景观多功能的概念、研究内容和评价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以哀牢山区梯田景观为例,从景观的生产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等4个方面提出其多功能价值综合评价的体系和标准,并分析和评价了梯田景观的多功能价值。结果表明:(1)梯田景观美学价值的6个指标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美学价值高;(2)梯田景观生产价值的7个指标说明其生产功能低下;(3)梯田景观生态功能的7个指标说明其生态功能良好;(4)梯田景观文化价值的6个指标说明其文化社会功能很高;(5)梯田景观四种价值的顺序是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生产价值,而从景观价值的总体水平看,其价值仅为良好状态,可见高层的综合评价结果是其下一级水平的平均状态。
角媛梅
关键词:梯田综合评价
元阳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图谱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信息图谱为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变化提供了一种谱系化、定量化与定位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云南省元阳县为例,在遥感、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模型的支持下,从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式、空间扩展过程、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三方面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变化信息图谱,并对其图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征兆图谱更直观形象地揭示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模式,提供了时空复合的表达方式;土地利用斑块形态与空间扩展图谱的建立应用空间格局研究中的相关概念和方法,将微观、宏观层次的图形信息与变化过程相结合;利用等步长变距离缓冲区分析法建立的VCM曲线可直观地描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研究时段内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情况。
胡文英徐旌周跃
关键词:GIS空间分析
基于ETM+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遥感信息提取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基于ETM+遥感卫星数据,使用层次分析法、光谱响应特征阈值算法、监督分类和无监分类方法,对实验区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ETM+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可最大程度识别出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提取方法进行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信息提取具有速度快、技术操作简单、可识别类型多的特点;对林地和水域的分类识别精度可达85%以上,但对山区农村居民地的面积难以准确提取,必须借助人工解译方法,并参考其他辅助资料才能获取。
胡文英角媛梅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哈尼梯田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信息图谱研究被引量:25
2008年
以云南省元阳县为例,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变化信息图谱,对其图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征兆图谱更直观形象的揭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模式,提供时空复合的表达方式;土地利用斑块形态与空间扩展图谱的建立应用空间格局研究中的相关概念和方法,将微观、宏观层次图形信息与变化过程结合;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特征图谱建立以度量空间格局变化为目标的景观指数体系。
胡文英角媛梅范弢
关键词:信息图谱
基于遥感和GIS的元阳梯田分形美的多尺度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以哀牢山区元阳梯田为研究对象,以快鸟影像为原始数据,经矢量化得到小流域梯田田块分布图,运用Arcview计算得到梯田边缘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从分形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出发,分析梯田的分形美特征。结果表明:1.梯田是介于单调和复杂之间的景观,最利于产生审美快感;2.计盒维数的存在表明梯田边缘具有统计自相似性,不同尺度梯田部分与整体的结构相似性形成梯田的相似性与非相似性美;3.计盒维数值比较接近,但又有所差别,体现了梯田景观空间层次的复杂嵌套性,形成了梯田形状的秩序性与不规则性美;4.信息维数表明,梯田景观具有复杂精细结构和不规则的、破碎的、粗糙的形状,从而形成梯田景观的结构精细性与形状"粗糙性"美。另外,信息维数随研究幅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
角媛梅杨丽萍
关键词:元阳梯田遥感与GIS
哀牢山区哈尼梯田的分形特征被引量:25
2007年
以哀牢山区元阳县哈尼梯田为研究对象,以快鸟影像为原始数据,经矢量化得到小流域梯田田块分布图,运用Arcview计算得到梯田边缘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结果表明:(1)各地貌单元尺度上的盒子边长ε与其对应的非空盒子数N(ε)在双对数坐标下呈显著线性相关,体现出标度不变性的特征,证明梯田边缘是分形体;(2)梯田形状具有多重自相似结构,且不同尺度梯田形状的自相似程度受下覆地形限制,其自相似结构单元是田块;(3)在研究范围最大的小流域尺度,信息维数最大,梯田边缘的复杂性最高,而在面积较小的坡面尺度上,信息维数值较小,梯田边缘则较简单、结构较清晰。另外,作为刻画格局与过程独立于尺度的分形维数,其应用还存在诸多难题。
角媛梅杨丽萍
关键词:梯田分形
哈尼梯田景观地表水营养物质的时空变化被引量:6
2009年
云南哈尼梯田是一种山地农业景观,不仅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而且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本文对元阳县全福庄小流域地表水的氮、磷营养物质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梯田田水中总氮(TN)和总磷(TP)的含量及其变幅的空间分异都是春季高;梯田区河沟水中TN和TP含量都是夏季高,而含量变幅的空间分异则随采样时间的不同而有差异;森林区河沟水TN和TP含量均是夏季高,但其变幅的空间分异两者有较大差别;从小流域整体看,景观中营养物质较为贫乏,并存在营养物质含量随季节(时间)的变化而不同。营养物质含量变幅在空间上则表现出梯田田水>梯田区河沟水>森林区河沟水的特点,显示梯田景观中地表水营养物质具有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
角媛梅张贵王宇张华
基于DEM的遥感数据复原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遥感数据复原新方法。此方法将地形因子作为最主要的作用因子,不考虑卫星传感过程中的随机影响。首先,根据基础地理数据,按其等高线层生成DEM;然后,利用DEM,通过实测样点、DEM和经过纠正的遥感数据的信息融合,进行遥感数据中像元样点的坡度、坡向分析,建立DEM与遥感信息的相关关系模型,以数学统计方法描述地形因子对遥感数据的作用机理;最后,进行逐像元的遥感信息复原(归一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信息复原效果,可消除或减少地形对遥感数据的影响,增强遥感技术在山区复杂地形下的实用性。
胡文英角媛梅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数据
哈尼梯田景观空间格局与美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5
2006年
以地处哀牢山南段的元阳哈尼梯田景观为研究区,应用FRAGSTATS计算景观格局指标,运用ArcView计算并统计斑块粒度以及景观各类型间的空间邻接长度和数目比例,并分析了景观格局与美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和水梯田的比例较高,并形成耕地与林地面积都超过景观总面积40%的优势格局,缺乏水域、裸岩或裸地等景观组分;2)居民地具有斑块数目多且小而分散的格局特征;旱地形状最复杂,分布最集中,天然草地和其他园地斑块数少且分布最分散;景观中既有处于绝对优势的巨斑块,又有数目众多的中等斑块,两者相间分布形成相对破碎和连通度中等的格局特征;3)景观中各类型间的邻接类型数、邻接边长度和数目百分比的差异非常显著,绝大多数类型都与旱地的邻接比例较高,受旱地影响强烈;4)景观中水梯田面积比重大,平均斑块面积大且斑块间距小,是形成梯田规模美的重要格局特征;5)耕地与林地在景观中的均衡构架,林寨田的立体分布格局是梯田格局和谐美的重要表征;6)景观空间邻接和斑块规模特征是景观格局的重要特征,探讨景观格局特征与美学特征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角媛梅杨有洁胡文英速少华
关键词:梯田美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