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9011)

作品数:23 被引量:81H指数:5
相关作者:刘金清吴庆祥刘引何世强蔡淑宽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图像
  • 5篇图像分割
  • 5篇网络
  • 5篇小波
  • 4篇医学图像
  • 4篇人脸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小波变换
  • 4篇脉冲神经网络
  • 4篇DM642
  • 4篇波变换
  • 3篇医学图像分割
  • 3篇特征提取
  • 3篇纹理
  • 3篇滤波
  • 3篇聚类
  • 3篇车牌
  • 2篇支持向量
  • 2篇支持向量机

机构

  • 23篇福建师范大学
  • 6篇福州外语外贸...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14篇刘金清
  • 10篇吴庆祥
  • 6篇刘引
  • 3篇邓淑敏
  • 3篇蔡淑宽
  • 3篇何世强
  • 2篇刘伟伟
  • 2篇蔡荣太
  • 1篇施文灶
  • 1篇林李金
  • 1篇邓小云
  • 1篇蔡坚勇
  • 1篇李宏伟
  • 1篇范群贞
  • 1篇罗丽丽
  • 1篇蔡娟
  • 1篇黄敏
  • 1篇朱鹏

传媒

  • 10篇计算机系统应...
  • 2篇微计算机应用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网络新媒体技...
  • 1篇西安邮电大学...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加权小波变换和FLD的表情特征提取
2017年
为了解决表情特征变化引起的人脸识别率降低问题,设计了一种人脸表情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将四个小波子带进行加权融合,接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将融合后的图像映射到低维空间,最后使用线性判别分析法(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FLD)方法进行表情特征提取,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克服表情姿势变化对人脸识别的影响,提高了人脸识别率和识别速度。
喻丽春刘金清
关键词:小波变换特征脸主成分分析FISHER线性判别
基于Simulink平台的脉冲神经网络前向传播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2015年
脉冲神经网络(SNN)被誉为第三代神经网络,近年来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优势已经在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发挥。脉冲神经网络的硬件化是实现其强大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使用相关的软件对硬件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是复杂硬件系统设计的首要问题。为了获得合理的硬件设计方案,在Simulink平台上,首先建立脉冲神经网络突触的模型,并得到较为理想的突触响应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脉冲神经网络前向传播模型。仿真结果显示,通过训练可以解决传统的异或问题。
李宏伟吴庆祥
关键词:脉冲神经网络SIMULINK突触XOR权值
基于改进的GAC模型的图像分割
2016年
利用各向同性非线性扩散的图像滤波,并改进了Li Chunming提出的GAC模型中的边缘函数和Heaviside函数,减少图像弱边缘泄露现象.采用改进后的GAC模型对肺部的CT图片,脑部的MR图片和脊椎的CT图像进行分割,取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
刘金清刘引喻丽春刘伟伟
关键词:图像分割医学图像
基于DSP的车道偏离检测与车辆前向车距检测
2020年
基于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研究了在高速路段下基于机器视觉的车道偏离检测与车辆前向安全车距检测技术.首先固定车载相机,通过相机标定获取相机的内参数和外参数,进而设计车距检测模型.该模型不但能够检测出前方车辆与无人车的距离,还能计算出前方车辆相对于摄像机光轴的偏转角度.接着在CCP偏离检测算法的基础上,设定安全和报警区来建立车道偏离模型,并对当前车辆的偏离结果作出正常行驶的评判.最后借助TI的DVSDK组件包将算法移植到嵌入式平台DSP-DM3730上测试.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车距检测模型和车道偏离模型在解决无人车的前向防撞检测和车道偏离检测等问题上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刘金清陈存弟
关键词:DSP
基于小波变换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
2017年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是基于生物视觉特性而提出的新一代人工神经网络,它在数字图像处理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研究PCNN理论模型及其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取人脸特征的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提取人脸图像低频特征,降低人脸图像的维度,然后利用简化的PCNN提取小波低频系数重构后的人脸图像的相应时间序列,并以此作为人脸识别的特征序列.最后利用时间序列和欧式距离完成人脸的识别过程.本文通过ORL人脸库进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何世强刘金清刘引蔡淑宽陈存弟周晓童邓淑敏吴庆祥
关键词:脉冲神经网络人脸识别小波变换时间序列欧氏距离
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多特征人脸跟踪算法被引量:6
2017年
为实现稳健和精确的人脸跟踪,充分挖掘了人脸中的颜色信息、梯度方向信息和空间结构信息。在人脸中提取眼睛、鼻子和嘴巴等显著特征子块作为跟踪子块,在每个子块中选择最显著的特征作为跟踪的依据,并用马尔科夫随机场建立各个子块之间的空间约束关系,实现稳健的人脸跟踪。和若干典型跟踪算法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跟踪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精确性。
蔡荣太朱鹏
关键词:图像处理人脸跟踪马尔科夫随机场粒子滤波
基于动态加权模糊核聚类算法的医学图像分割新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动态加权的模糊核聚类算法对CT医学图像进行分割.该算法对模糊核聚类算法中的特征向量进行动态加权,以自动削弱噪声特征向量在聚类中的作用,这样可以减小噪声对图像分割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种新算法对CT图像分割后,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分割图像.
刘金清
关键词:模糊核聚类算法动态加权聚类CT图像分割
单位法向量引导的自适应医学图像分割新算法
2011年
水平集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图像分割,Chunming Li等人早期的模型通过在能量方程中引入惩罚项可以避免重新初始化。但惩罚项中的函数会引起扩散率趋于无穷大的问题,因此Chunming Li等人通过改进惩罚项中的函数,解决了扩散率的问题。针对新模型采用高斯滤波去除图像噪声使图像边缘变模糊的问题,采用正则化的P-M方程滤波,去除噪声的同时保护图像边缘信息。同时,新模型仍然不能实现自适应分割。通过初始曲线内外梯度模值的信息改变曲线内法向量的方向,从而使曲线自适应地向内或者向外演化。最后,用改进的算法准确地提取出了医学图像的轮廓,算法的效率也有很大的提高。
刘金清刘伟伟吴庆祥
关键词:水平集测地线活动轮廓图像分割
基于脉冲神经网络人脸特征提取被引量:1
2014年
运用基于复杂度和最佳阈值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人眼特征定位并标准化图像,引入生物并行机制的脉冲神经网络训练输入图像,获得稳定的神经元突触强度矩阵,选取此矩阵系数作为人脸特征向量,用最近邻法则分类识别.利用该突触强度分布矩阵,注入刺激电流,神经网络中原始图像得以重建.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表情、姿态变化以及深度旋转的图像中特征定位准确,识别率较高.
邓小云刘金清吴庆祥
关键词:最佳阈值脉冲神经网络特征提取
结合2DWT和Fisherfaces的人脸特征提取新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人脸表情变化对人脸识别的影响,提出一种结合小波变换(DWT)、特征脸方法(PCA)和线性判别法(LDA)的人脸特征提取新方法。首先将人脸图像通过二维小波变换(2DWT)提取其低频分量,然后将低频图像经过PCA变换映射到一个低维空间,最后在低维空间中利用LDA方法进行人脸特征的提取。通过此方法,采用ORL人脸库和Yale人脸库进行测试,我们可实现更准确的特征提取,并有效解决表情变化对人脸识别的影响问题。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在提高人脸识别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人脸识别速度。
刘金清范群贞吴庆祥
关键词:特征提取人脸表情识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