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6610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海华张杰韦道领应一梅杨世关更多>>
- 相关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ICAR-BF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采用有效容积为18L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R)和7.5L的生物滤池(BF)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首先通过实验确定ICAR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并使BF挂膜成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组合工艺处理猪粪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33±2℃I、CAR水力停留时间为6h、进水COD浓度为7000~8000mg/L时,组合工艺运行稳定;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在95%和93%左右,悬浮固体(SS)去除率在99%以上,是适于养殖场废水处理的一项新工艺。
- 张杰岳建芝李海华杨世关
- 关键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生物滤池猪粪废水有机负荷率
- IC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在(33±0.5)℃下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经过59 d启动成功;当进水COD浓度为411.6 mg/L,HRT为0.8 h,相应的有机负荷COD为12.3 kg/(m3.d)时,其COD去除率能稳定在87%左右,日产气率15 m3/(m3.d)左右,出水VFA浓度HAc为41.2~43.6 mg/L;污泥床反应区COD去除量占总COD去除量的77%以上,远大于精细处理区;启动完成后,反应器底部形成了颗粒污泥,镜检发现颗粒污泥表面分布着丝状菌,内部则以杆菌和球菌为主。
- 张杰成庆利李海华应一梅韦道领
- 关键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厌氧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厌氧颗粒污泥
- 厌氧处理原理及其在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9
- 2006年
- 介绍了厌氧处理原理,并对厌氧处理低浓度废水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高效厌氧反应器及组合工艺为这一发展提供了可能。高效厌氧反应器中以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为首选,其结构及运行特性决定了它在处理低浓度废水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但中国EGSB的应用仅处于研究阶段,尚未有生产规模的ECSB;组合工艺对低浓度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极高,出水中COD、NH3-N、TP和SS浓度均可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对生活污水、稀释后的工业有机废水等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 张杰韦道领应一梅李海华
- 关键词:低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
- 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基质降解的动力学模型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了研究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的运行规律,依据IC反应器中有机物降解特性,假设IC反应器精细处理区和污泥床区水力流态分别为推流和全混流、基质降解速率与微生物浓度之间符合一级反应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基质降解动力学理论模型,根据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的试验结果,确定了平均温度为(33±0.5)℃条件下的动力学参数;然后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大多≤10%,二者吻合较好,证明该动力学模型可为IC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的实际运行和数据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 丁一张杰李海华岳建芝杨世关张百良
- 关键词:IC反应器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猪场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