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E200944)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杨铁军靳国永李玩幽叶黎明张洪田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有源
  • 1篇有源控制
  • 1篇声传输
  • 1篇腔结构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物理模型
  • 1篇控制策略
  • 1篇激励频率
  • 1篇共振器
  • 1篇亥姆霍兹
  • 1篇亥姆霍兹共振...
  • 1篇半主动
  • 1篇半主动控制

机构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作者

  • 2篇靳国永
  • 2篇杨铁军
  • 1篇刘志刚
  • 1篇张洪田
  • 1篇叶黎明
  • 1篇李玩幽

传媒

  • 2篇声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双层板腔结构声传输及其有源控制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子系统模态综合方法,结合阻抗-导纳矩阵法,建立了双层板腔结构向自由空间声传输及其在入射板PZT控制、辐射板PZT控制,和腔中次级声源作动等多种控制策略下,系统物理模型的统一的分析模型,导出了系统模态响应及最优次级源强度的统一的阻抗-导纳矩阵表达式。该模型表达式各部分物理意义清晰、明确,便于进行系统耦合理论、有源控制及其机理的分析和数值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双层板腔结构声传输有源控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数值计算和分析研究,重点探讨了控制方法策略及系统参数对有源控制效果的影响及其对应的控制机理。结果表明:入射板PZT作动辐射声功率最小控制策略是通过入射板、声腔和辐射板三个子系统的模态抑制或重组达到消声的目的,涉及多种复杂控制机理,对入射板、辐射板和声腔模态均有效,但对入射板模态更有效;在低频段声腔(0,0,0)模态在系统耦合响应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利用腔中次级声源作动能获得较理想的控制效果,是一种较好的控制策略;由于声腔模态与结构模态间复杂的耦合关系,使得某些频率处腔中声势能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并不一定导致系统声传输损失的增加,因此,腔中声势能最小控制策略不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声传输控制效果。
靳国永刘志刚杨铁军
关键词:有源控制声传输腔结构控制策略物理模型
基于可调频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封闭空间噪声自适应半主动控制被引量:14
2010年
针对实际中声场激励频率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研究采用自适应频率可调的亥姆霍兹共振器吸声器来跟踪激扰频率从而控制封闭空间噪声。建立了封闭声腔与亥姆霍兹共振器耦合的频域模型与时域控制模型,并给出了三种频率调谐控制算法,即亥姆霍兹共振器开口处声压幅值最小和内部声压幅值最大,以及判断内部声压幅值和开口处声压幅值的点积值趋零(点积值法)。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点积值法调频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种算法。采用并设计一种颈部面积可调的可调频亥姆霍兹共振器,利用点积值调频算法进行了单频和带宽信号激励下封闭空间噪声控制仿真和单频激励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点积值调频算法具有较好的频率调节性能和调节精度,并取得了理想的噪声控制效果,验证了理论模型正确性及调频算法的有效性。
靳国永张洪田李玩幽叶黎明杨铁军
关键词:亥姆霍兹半主动控制共振器自适应激励频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