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10G003F)

作品数:3 被引量:5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安洪蒋关鲁陈伟志邹祖银孔祥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铁路
  • 2篇膨胀土
  • 2篇路基
  • 2篇路基工程
  • 1篇地基
  • 1篇动应力
  • 1篇循环荷载
  • 1篇岩石力学
  • 1篇铁路路基
  • 1篇土地基
  • 1篇膨胀土地基
  • 1篇微型桩
  • 1篇无砟轨道
  • 1篇临界动应力
  • 1篇路用
  • 1篇路用性能
  • 1篇路用性能研究
  • 1篇抗隆起
  • 1篇荷载
  • 1篇红层泥岩

机构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作者

  • 3篇蒋关鲁
  • 3篇李安洪
  • 2篇陈伟志
  • 1篇王智猛
  • 1篇姚裕春
  • 1篇袁泽华
  • 1篇王大伟
  • 1篇孔祥辉
  • 1篇袁胜洋
  • 1篇邹祖银
  • 1篇刘勇

传媒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循环荷载下红层泥岩的动力特性及路用性能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为验证达成(达州——成都)线红层泥岩能否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填料的要求,对其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和红层泥岩路基的现场循环加载试验。由动三轴试验研究红层泥岩在循环荷载下的动强度和变形特性,引入动应力水平的概念,得到达成线红层泥岩的临界动应力水平约为30%;通过分析动剪应力比SRd与土体累积变形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红层泥岩循环累积变形的计算模型,并明确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确定方法。现场循环加载试验表明,用红层泥岩填筑路基基床底层,路基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均能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应用所提出的预测模型来计算红层泥岩路基层的累积变形,其达到稳定时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很接近,但由于现场和室内试验条件的不同及加载频率的影响,在变形稳定以前,模型计算值和实测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孔祥辉蒋关鲁邹祖银李安洪
关键词:岩石力学红层泥岩循环荷载临界动应力路用性能
低矮路堤下膨胀土地基现场浸水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为研究低矮路堤下中–强膨胀土地基浸水饱和后的变形特性,依托云桂高速铁路建设,通过人工浸水方式开展不同高度等尺寸路基现场浸水试验。试验采用砂孔、砂槽及砂垫层等方式多面浸水,并同步观测路基填土期、稳载期及人工浸水期地基表面与路基表面的变形。研究结果表明:从路基填筑开始到人工浸水结束,膨胀土地基的变形曲线呈"S"型分布。沿路基横断面方向,地基表面的膨胀变量呈"锅底"型分布,路基表面的膨胀变量呈"V"型分布,地基表面的相对膨胀量随路基填高的增加而呈线性递减。通过对比不同路基填高的相对膨胀量表明,地基表面的相对膨胀量均大于路基表面的相对膨胀量,地基表面的膨胀变形沿路基本体呈衰减变化。在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以路基表面膨胀变形为0作为控制标准确定路基临界填高的设计思路。现场试验的设计原则与实施方法也可为今后研究铁路路基下膨胀土地基胀缩特性提供参考。
陈伟志蒋关鲁袁泽华王大伟王智猛李安洪
关键词:路基工程膨胀土地基高速铁路
铁路路基下膨胀土长短微型桩抗隆起研究被引量:18
2019年
在非饱和膨胀土地区,地基隆起变形严重威胁着高速无砟铁路安全运营。为减弱或消除地基隆起变形,降低高速铁路工程投资,结合非饱和膨胀土地基气候影响深度特征,将传统微型桩改进为一种抗隆起的长短微型桩结构。再由若干基本假定、工作机制及应力路径分析,推导长短微型桩加固膨胀土地基后隆起量的计算方法。依托云桂铁路路基基床现场湿干试验,开展实际工程案例及设计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天然地基,长短微型桩可有效减弱地基隆起量,减幅约60%;增大长短微型桩桩径、缩小桩间距、优化线路标高及适当增加桩长均可减弱甚至消除地基隆起变形。基于参数敏感性、影响权重比及布桩方案分析,提出膨胀土区域无砟轨道路基基底长短微型桩的抗隆起设计原则,即推荐采用"小桩径、小桩间距"长短微型桩加固无砟轨道路基基底膨胀土,长微型桩桩长宜略大于临界桩长且不应小于大气影响深度,短微型桩桩长不宜小于大气急剧影响层深度。
陈伟志李安洪蒋关鲁姚裕春袁胜洋刘勇
关键词:路基工程铁路路基无砟轨道膨胀土抗隆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