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GL035) 作品数:7 被引量:77 H指数:5 相关作者: 醋卫华 夏云峰 李培功 杨乐 杨钰 更多>> 相关机构: 湘潭大学 厦门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独立董事的价值:来自独立董事集中辞职的证据 被引量:18 2015年 本文以中组部发布[2013]18号文件作为一起外生事件,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市场对独立董事辞职公告的反应显著为负,说明独立董事在中国公司治理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与独立性相比,保持与管理层之间良好的沟通对于独立董事发挥作用至关重要;(3)独立董事担任薪酬委员会委员有助于更好地履行职能;(4)具有地方政治联系的"官员独董"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发挥了显著作用,而具有中央政治联系的"官员独董"不仅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反而凭借特殊的身份获得了更高的津贴。 醋卫华关键词:独立董事 辞职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实证检验 本文利用2003~2010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对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行为的盈余管理动机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为新准则的实施效果提供了最新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发现:新准则执行后,扭亏公司、连... 杨钰 杨乐关键词:资产减值 会计准则变迁 文献传递 公司治理、声誉机制与权益资本成本 被引量:5 2013年 以2004—2008年"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声誉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发现研究组与参照组之间的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明显差异,回归结果表明,良好的公司声誉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研究结论不仅为声誉机制的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了机理方面的直接证据,而且也为转型经济国家在市场化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提供了政策建议。 醋卫华关键词:公司治理 权益资本成本 媒体报道倾向与公司并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以2000—2012年797起上市公司并购作为研究样本,在利用文本分析工具判断媒体报道倾向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媒体报道倾向的影响因素以及媒体报道倾向对公司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媒体对公司并购倾向于正面报道,但是在市场化水平较高、政府干预程度较低以及媒体行业竞争激烈的地区,媒体报道公司并购的正面倾向则并不明显;从结果来看,媒体报道的正面倾向会显著提高公司成功并购的概率。 醋卫华 夏云峰关键词:广告支出 政府干预 公司并购 声誉机制起作用吗--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 被引量:13 2012年 本文以证监会处罚的147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声誉机制在我国股票市场中的作用。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导致股东价值明显下降,其中声誉价值损失占股东价值损失的比例达到52.92%。在控制其他变量影响的条件下,声誉价值损失与支持性政府管制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声誉机制能够在我国股票市场发挥作用,支持性政府管制可以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提高声誉机制的自我实施效果。 醋卫华 夏云峰期权激励与管理层择机: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2016年 文章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在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中管理层的择机行为。研究发现:(1)区间定价样本择机授予期权以降低行权价格;(2)区间定价样本与单日定价样本在定价基准日之后均择机披露利好消息以提高期权价值;(3)当管理层权力较大、公司治理水平较低、最终控制人性质为国有时,管理层同时发生择机授予期权与择机披露信息行为的概率较高,而无形资产占比和公司规模则会降低管理层同时发生以上两种择机行为的概率。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已有文献对管理层择机行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于有效推行管理层期权激励计划以及抑制管理层择机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醋卫华关键词:期权激励 管理层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利用2003~2010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对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行为的盈余管理动机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为新准则的实施效果提供了最新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发现:新准则执行后,扭亏公司、连亏公司及微利公司利用减值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显著减少,但重亏公司多提减值的'大清洗'行为则没有显著减少。此外,连亏公司和微利公司少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更细致的考察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行为显著减少,而利用短期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虽有增多但不显著。 杨钰 杨乐关键词:资产减值 会计准则变迁 媒体追捧与明星CEO薪酬 被引量:30 2015年 本文以2005-2010年媒体评选的明星C E O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媒体追捧报道的动机及其对明星CEO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CEO的经营能力并不是决定其能否成为媒体追捧对象的决定因素,相反,获得上市公司的广告收入与迎合公众的认知偏好才是媒体追捧明星C E O的真实原因;另一方面,媒体的追捧报道不但没有提高公司经营业绩与明星C E O薪酬之间的敏感性,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明星C E O在公司管理结构中无形的权威和影响力,使其获得了丰厚的个人薪酬。本文研究表明,现实中的媒体可能为利益所"收买",成为公司管理层攫取私利的"鼓噪者",媒体的追捧报道不仅没有起到树立真正光辉典范的作用,反而弱化和降低了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引发了消极的经济后果。本文对媒体追捧报道的动机及其对明星C E O薪酬的影响分析,将有益于全面和客观评价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醋卫华 李培功关键词:薪酬 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