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卫生局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基金(2004A011)
-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4
- 相关作者:吉晓滨王磊臧林泉谢军邓家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卫生局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形态学的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在光镜和电镜超微结构下的病理变化。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8例。另取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进行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①光镜下见对照组鼻黏膜上皮层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连续、完整,可见正常的黏膜上皮层、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模型组鼻黏膜上皮脱落,杯状细胞增生,鳞状上皮组织转化,上皮坏死,固有层和黏膜下层腺体增生,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并见特征性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②透射电镜见对照组鼻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完整,纤毛整齐,微管规则,胞质内细胞器丰富。模型组鼻黏膜上皮破损,杯状细胞破损,纤毛微管紊乱,微绒毛消失,细胞体积、核、细胞器改变,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发生脱颗粒的改变,可见巨噬细胞及浆细胞,血管扩张,浆液腺体旺盛增生。结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出现变态反应性形态学的病理改变。
- 吉晓滨柳息洪杜洪臧林泉谢军王磊
-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疾病模型鼻黏膜超微结构
-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出现的超微结构病理变化。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8例。另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见①对照组:鼻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表面有纤毛,排列整齐,纤毛内微管排列规则、清晰。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偶见表面活性物质板层体。②模型组:黏膜上皮破损。杯状细胞破损,纤毛微管结构紊乱,出现复合、短纤毛。微绒毛消失。细胞体积缩小,电子密度增加。核变形、固缩。细胞器退变、空泡化。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并见其胞膜破裂,伪足形成,脱颗粒及空泡形成。肥大细胞较多,可见巨噬细胞及浆细胞。血管扩张。浆液腺体旺盛增生。这种形态学的改变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大致吻合。结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出现形态学的改变,基本病理是上皮损害,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扩大,组织水肿,浆液腺体增生,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浸润、脱颗粒。
- 吉晓滨谢景华柳息洪臧林泉邓家德谢军王磊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疾病模型病理学超微结构
-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的病理改变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的病理变化。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的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8例。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鼻黏膜上皮脱落,杯状细胞增生,鳞状上皮组织转化,上皮坏死,固有层和黏膜下层腺体增生,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并见特征性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这种病理改变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大致吻合。对照组鼻黏膜上皮层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连续、完整、清晰,可见正常的黏膜上皮层、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结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出现特征性的炎症病理改变。
- 吉晓滨杜洪臧林泉李雯谢军王磊
- 关键词:鼻黏膜病理学
- 鼻炎症鼻-鼻窦黏膜基底膜的增厚重塑被引量:1
- 2008年
- 基底膜是位于上皮细胞和其下方的结缔组织之间的一种连续的致密网状结构。机体许多疾病可引起基底膜改变。鼻炎症的鼻-鼻窦黏膜基底膜网板可产生基底膜样的物质,使增厚重塑。其机制复杂,与感染、变态反应、机体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哮喘患者支气管黏膜网状基底膜的增厚比变应性鼻炎鼻黏膜明显。PAS染色(过碘酸-希夫反应)可测量基底膜的厚度,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可确定增厚的基底膜物质的主要成分。用皮质激素治疗基底膜的增厚,可使其减轻。目前缺乏上述内容的报告,急需更多的研究更好地阐明鼻炎症患者鼻重塑的状况。
- 吉晓滨
- 关键词:鼻黏膜基底膜变应性常年性
- 变应性鼻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观察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关系。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8只,另8只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血,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IC花环率。结果模型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lC花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细胞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发展有关。
- 吉晓滨邓家德王磊臧林泉谢军
-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系统
-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血清组胺的测定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组胺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8例。另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血清,用双抗夹心ELASA法测定血清组胺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组胺含量为(9.59±1.11)ng/mL,高于对照组的(7.62±0.96)ng/mL(P<0.01)。结论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橄榄油溶剂滴鼻可诱发豚鼠产生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和血清组胺的浓度升高,成功建立了变应性鼻炎的豚鼠动物模型。
- 吉晓滨邓家德臧林泉王磊谢军
-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组胺
- 鼻黏膜表面活性物质、板层体和相关蛋白被引量:1
- 2007年
- 鼻内存在着表面活性物质,主要由磷脂构成,磷脂酰胆碱是其主要的组成和活性部分。细胞内磷脂堆积形成板层结构,现在定义为板层体,即是表面活性物质的前体,分布在人体许多器官。鼻通过自主神经失衡、自身免疫破坏、感染、分泌性IgA缺乏等机制引起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原发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病。
- 吉晓滨
- 辛夷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辛夷对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作用和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只为正常豚鼠不做模型,用单纯橄榄油滴鼻作对照(对照组1)。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16只,其中8只以后用生理盐水滴鼻做对照(对照组2),8只用0.5%生理盐水辛夷挥发油滴鼻(辛夷组)。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血,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IC花环率。结果①对照组2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IC花环率低于对照组1(P<0.05),显示AR状态下红细胞的免疫功能降低。②辛夷治疗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IC花环率高于对照组2(P<0.05),表明辛夷治疗AR后可以提高红细胞的免疫功能。③辛夷治疗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IC花环率与对照组1相当(P>0.05),表明辛夷治疗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辛夷可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
- 吉晓滨邓家德臧林泉王磊王霞谢军
-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
- 豚鼠鼻黏膜表面活性物质板层体的透射电镜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鼻黏膜表面活性物质板层体的超微结构。方法取正常豚鼠鼻中隔黏膜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鼻中隔黏膜内存在板层体,为圆形、层状或线圈状小体,致密,散在。结论鼻黏膜存在板层体,其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在鼻功能和病理生理学中起作用。
- 吉晓滨柳息洪臧林泉王磊谢军
- 关键词:鼻黏膜表面活性物质超微结构
- 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基底膜增厚重塑的超微结构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观察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上皮下基底膜增厚重塑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方法用橄榄油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配成浓度为10%溶液作为致敏剂,滴鼻,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8例。另取8例正常豚鼠作对照。致敏结束、模型成功后,取两组鼻黏膜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见基底膜分透明板、致密板和网板三层,变应性鼻炎在网板出现胶原纤维沉积、增厚,无细胞成分。透明板、致密板无变化。结论变应性炎症可引起鼻黏膜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引起基底膜增厚重塑。
- 吉晓滨柳息洪臧林泉王磊谢军
- 关键词:基底膜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