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2kj123)

作品数:3 被引量:47H指数:3
相关作者:吕成文胥国麟赵来崔淑卿朱传民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储量
  • 1篇碳储量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评价
  • 1篇土地整理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机碳储...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居民
  • 1篇农村居民点
  • 1篇农村居民点土...
  • 1篇居民点
  • 1篇村居

机构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吕成文
  • 1篇胥国麟
  • 1篇崔淑卿
  • 1篇朱传民
  • 1篇赵来

传媒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3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HNSOTER的海南岛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5
2006年
基于海南岛1: 200 000土壤-地体数字化数据库(HNSOTER),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对海南岛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标准剖深下(0~100 cm),海南岛土壤有机碳储量为2.78×10^8 t.2)0~20 cm剖深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幅在0.3~18.8 kg·m^-2之间,其中1.0~5.0 kg·m^-2密度区占总分布面积的81.2%,按面积加权均值为3.3 kg·m^-2.0~100 cm剖深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幅在1.0~32.1 kg·m^-2之间,其中2.0~14.0 kg·m^-2密度区面积比重占89.7%,按面积加权均值为8.4 kg·m^-2.不同地形、岩性及土壤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有较大变异.3)从中部山地向外至沿海平原,土壤有机碳密度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但不同剖深下其分布格局仍有一定差异.0~20 cm剖深下土壤有机碳密度高值区(丰富度指数大于1)主要分布于山地以及北部玄武岩台地,0~100 cm剖深下,有机碳密度高值区(丰富度指数大于1)趋向集中于中东部山地、台地区,且其分布重心较前者明显的向东偏移.
吕成文崔淑卿赵来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芜湖市土地利用评价
该文根据芜湖市国土局1996004年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表,并利用数学模型,对芜湖市近1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1996004年面积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耕地,其次是林地。其中,林地为正增长,主要是...
胥国麟吕成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
文献传递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以芜湖市为例被引量:6
2006年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是近几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农村土地整理形式,其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前期的几个理论要点,即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效益等,并结合芜湖市农村居民点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其研究成果不但有助于我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而且可为其它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胥国麟吕成文朱传民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